“殿下…”杨一南作揖。
长公主清冷的目光投向湖面,清脆的声音响起:“我听许宁宴说,案件的线索再次断掉了?”
杨一南侧过头,看着这位气质清冷的长公主,声音温和道:“今早去府衙提审赵县令,但他已被灭口。”
许七安吃惊,没想到赵县令这么快被灭口,他在案牍库查找资料,是以不知晓此事。
长公主若有所思:“周赤雄背后任有幕后黑手?”
长公主敏锐嘛…杨一南心想,随后叹道:“想来是的,如今线索全集中在周赤雄身上,可他已逃往云州,。”
杨一南知晓周赤雄背后那人是齐档核心成员,但具体是哪一位便不清楚了。
长公主“嗯”了一声,对于杨一南会判定周赤雄逃往云州没有感到意外,而在地书群中,三号也拜托二号帮忙缉拿周赤雄。
逃往的路只有两条,一条通往西域,距离遥远,异国他乡,而另一条则是云州。
云州匪患横行,大奉对那边的掌控力极为薄弱,是以聪明人都能想到,周赤雄更有可能前往云州。
几人沉默下来,如今线索断去,整个案件好似无从下手。
婊婊在一旁努力听着,面上毫无惊讶,显得深不可测。
“你今早在案牍库中,有寻到有用的线索吗。”杨一南看向沉思的许七安。
许七安摇头:“没什么发现,不过我一直疑惑一件事,妖族为什么要炸毁桑泊湖。这样做,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许七安继续说道:“而且镇国剑并没有丢失,魏公对封印物的态度也很是暧昧。”
杨一南点头,鼓励道:“有什么想法,你可以说出来,本官替你分析一二。”
许七安给了他一个白眼,杨一南这个家伙倒是在自己面前显摆起官架子来了。
随后许七安缓缓说道:“我查阅了许多资料,发现这些事情,很诡异的锁定在500年这个时间。”
“所以你一直在寻找500年前后的高品强者?”杨一南捧哏。
长公主皱眉,声音淡然:“大奉五百年来,几乎没有高品强者诞生。”
那就是已有的强者…许七安凝神思考,最后突兀问俩人:“监正是五百年前晋升一品?”
说完这句话后,长公主与许七安不约而同的想到一个人,初代监正!
既然当代监正五百年前晋升一品,那初代监正去哪了?高品不会轻易死亡,那么他会不会被当代监正封印在桑泊湖中?
当然不是初代监正…杨一南暗自翻了个白眼,打断胡思乱想的俩人:“陛下今日下旨,于明日打开城门,不再封城……所以不会是你们想的那个人。”
许七安心中摇头,说不定元景帝这个平衡狂魔,就是有意放出初代监正,成为用来制衡当代监正的工具。
见许七安不以为然的样子,杨一南没好气的说道:“你那在桑泊湖下可有发现?封印阵法的是哪条体系所布置?”
许七安回忆着在湖中见到的一切,随后说道:“封印阵法的石柱上刻有佛文,应该是佛家出手封印无疑。”
杨一南点头,继续为俩人分析:“那么我假设,桑泊底下的东西是佛门封印在大奉,妖族炸毁桑泊释放封印物,陛下与魏公并没有想追回封印物的意思,再加上监正老师装病…不想插手此事”
杨一南说道这里,许七安与长公主若有所思,如果是这样,那这一切也能串联起来。
佛教想传教中原,于五百年前与武宗皇帝联手,共同推翻五百年前那一脉腐朽的皇室,而后被大奉背刺,出尔反尔,提起裤子不认人,将佛门赶出中原。
说明五百年前,佛门是有大能来过中原,而封印也是在那个时候布下的。
见俩人将信将疑,杨一南继续说道:“五百年前还发生了一件事。”
许七安向他望来。
长公主清冷接口道:“甲子荡妖?”
杨一南点头:“以如今佛门跟大奉的关系紧张,所以朝中才会对封印物视而不见,元景帝才会下令打开城门给予方便。因为他们知晓被封印在桑泊湖下的东西,会去找西域佛门的麻烦。”
许七安道:“你的意思是封印物与南方妖族有关?”
杨一南点头肯定:“五百年前甲子荡妖后,大多数普通妖族沦为佛门奴隶,而另外一些万妖国的余孽选择潜伏,一心想要复国,夺回十万大山。”
说完这些,杨一南摊手:“所以呢?这些有利于我破案吗?陛下可是要求在半个月内找出朝中的谍子。”
许七安与怀庆哑口无言,亏他们一直对封印物极为重视,如今看来,真是够蠢的。
二公主就很开心了,虽然她听得云里雾里的。但是看到一向强势的长公主被杨一南说的哑口无言。
她就很开心,仿佛自己出了口恶气,心想:怀庆?也不过如此嘛…
许七安看着算是自己顶头上司的杨一南,一脸无奈道:“你既然早就猜到这些,为什么不提前跟我说一声?”
看他的样子,明显早把这些线索串联起来,只是一直没与自己说而已。
杨一南斜眼望着许七安,无辜道:“你也没问我啊,而且我的任务是破案,又不是追回封印物…”
长公主轻笑一声:“外人皆以为杨大人武力出众,却不知杨大人智谋也是一绝,本宫如今可算见到了。”
杨一南不在意的说道:“这些线索都是许七安找出来的,我只是把他们串联起来而已,并不需要什么智谋。”
杨一南可不认为自己能在破案上与许七安比肩,他只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而已。
四人沿着湖边继续散步,暖洋洋的日光照在几人身上。
就在这时,长公主突然停下脚步,她对杨一南与许七安二人说道:“本宫与临安有事相商。”
杨一南看了临安公主一眼,这骄傲的红裙少女一下变得凶巴巴起来:“我们俩有什么好商量的,不谈,不谈,杨一南我们走。”
临安不傻,杨一南这么优秀,除了不会作诗,其他地方她都很满意,怀庆这摆明了是准备挖墙脚了。
临安公主准备战略性撤退,她又说不过怀庆,到时候脑子一热,被怀庆说服了咋办?
最后,在长公主的威逼利诱下,二公主气势汹汹地留了下来。
杨一南则和许七安往另外一边走去,反正他们是不准备回那个平台与其他皇子皇女们打交道的。
俩人沉默走了一段距离后,在确保没有其他人能听到俩人谈话时,许七安停下脚步,他满脸严肃的望向杨一南:“你那首诗是自己创作的?”
杨一南憋着笑,随意说道:“不是,是我那夜与监正老师闲谈时得知。”
许七安面色一变。
只听杨一南的话继续传来:“监正老师说这是百年前一位故人酒后所创,如今故人已死。”
许七安面色怪异,将信将疑:“那你还敢送给名砚花魁?不怕被人揭穿?”
杨一南翻了个白眼,似笑非笑:“难道有人会去向老师求证不成?”
对不起监正老师,又让你背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