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闪烁。
顾白开始踱步。
刁德三也是深吸一口气。
虽然他表情仍然是一副不耐烦,想要立马揭穿顾白这个穿越者的样子。
但比之前,已经好很多了。
“行。”
“那你就讲讲这所谓的诗圣杜甫吧。”
“让我见识见识他的与民同忧、与国同愁!”
刁德三的说话,依然语气犀利。
但顾白,却兵不着急。
反而又开口,说起了故事:
“少年阿杜的成绩,不太理想……”
“二十四岁那年,进士落榜。”
“不过他家境颇为殷实。”
“于是乎,杜甫过起了裘马轻狂的快意日子。”
“他在那时,结识了李白与高适。”
“李白你们都听我提过了,是蓝星炎国的诗仙。”
“而这位高适,在诗作方面的造诣也不低!”
“他和李白一样,同属豪放派,当然,他的文风偏向边塞。”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涯谁人不识君?】”
“此句,就出自高适的笔下!”
顾行讲得很慢。
张谋导演为了增加节目效果,特意吩咐后台根据顾行话语间的意境,更改灯光、背景音乐。
忽然间,顾行就吐出了一句诗。
这让沉浸在原先氛围中的众人一愣,随后掀起轩然大波。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声声振耳!
许多听众的心中,一股激情奔腾升起!
千古绝句!
诗王易岑和诗魔苏鬼卿,似乎也没几句达到如此境界吧?
不舍、安慰、奋勇、豪气!
如此多的情感,竟然全部在一句诗中蕴藏着!
顾行并没有停下。
“三十五岁,杜甫又在长安进行科举考上,却还是落榜。”
“直至后来向皇帝献赋,才得到了贵人的赏识。”
“杜甫做官后,郁郁不得志的同时,也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和沉沦。”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被攻破,杜甫无奈只能开始辗转多地。”
“谁都没想到,蓝星地表最强盛世之光,竟会被安史之乱,灌了砒霜!”
“从此,大唐由盛转衰!”
繁华的长安啊!
盛极的文坛啊!
飞扬的玄宗啊!
在安史之乱后,全部变得黯淡!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这是杜甫,回忆开元盛世时,唐朝府库与人民家中的富裕!”
来了!
终于来了!
杜甫的诗,它终于来了!
刚刚还口不择言的观众,此时也下意识的闭上了嘴。
听着杜甫那道路坎坷的故事,不禁有些惆怅。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好一句,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这一刻,品着这短短四句。
盛唐繁茂,人人安居乐业的情景,仿佛也浮现在众人脑海之中。
直播间更是毫不吝啬的夸赞了起来。
【不错不错,这诗挺不错的!】
【确实还可以哈,尤其是那句,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我仿佛看到了那稻谷满收,百姓祥和笑意的场景。】
【是啊,如果盛唐真的有诗中写的那么多,那当时的人们究竟该多么幸福啊!】
【是不错,可重点是在这里吗?我们是来听他讲故事的?明明是他嘲讽诗坛的,怎么这首诗就能比过易岑和苏鬼卿了?】
【额...诗写的极好,但真要跟易岑和苏鬼卿比,好像还不太行吧?】
很快,不少人也反应过来了重点。
诗是好诗,他们也夸了。
但你说拿这首诗去跟他们的易岑和苏鬼卿比,无不是天方夜谭。
对此,刁德三也是发出了质疑。
“这首诗还行,但比起诗王易岑和诗魔苏鬼卿的巅峰之作,差距不小!”
“顾行你觉得,凭借这首诗真的能比得过我们地星炎国的诗坛吗?”
章巍也是冷笑着补充道:“既然被称作圣人,不可能就这一首诗吧?”
“况且这首,你要说是好诗,我不否认,但他能叫得上是巅峰之作吗?”
“我看啊,无非就是你拿着别人事先做好的诗,到舞台上来伪装穿越者吧?”
三连问!
章巍丝毫不掩饰,他想要戳穿顾白这个“假穿越者”的热忱。
在他看来,节目已经播出这么长时间了。
就算顾行真的有提前准备,他肯定也剩不下多少东西。
现在只不过,靠着拉情绪,来引起共鸣!
章巍毫不讲情面的话,就是为了打破这种共鸣!
让观众们明白,这是《穿越者问答》,不是《大唐诗圣特播》!
但顾行,
却没有鸟章巍。
也没有回应刁德三的话,只是再次开口,讲述着杜甫的故事。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一个华发早生的壮年人,背负行囊,逃难到了川省,在锦官城西郊,黄泥涂壁,茅草覆顶。”
“造了个简陋居所。”
“是的,他就是杜甫。”
“李白诗仙,杜甫诗圣,二人被后人称之为大李杜。”
“不过,相比于李白年少成名,杜甫是死后成名。”
“而杜甫留下的一千五白首诗,大半都是在这茅草屋里写下的。”
顾行的目光,有着淡淡的忧桑~
观众们,透过他的双眼,似乎看到了杜甫的沉郁顿挫、忧国忧民!
“其实,蓝星穿越到其他世界的穿越者,很多很多。”
“在文抄诗词时,他们几乎都会不约而同的选择李白!”
“只因——”
“李白的诗,浪漫豪放,一出口,就能吊打所有!”
似乎为了佐证自己的说法,顾行侧身,整个人在灯光的勾勒下,变得锐利硬朗!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画风突变。
一句又一句的震撼的妙语,随着顾行的口中,喷吐而出——
仿佛千万人齐颂!
“你们一直说李白算什么诗仙?”
“这就是诗仙写下的诗句!”
“你们的诗王诗魔……笑话罢了~”
顾行的话,很不客气。
但是,
评委席上,却无一人反驳!
他所诵的哪一句,放在炎国,放在地星,不是被传颂万载,经典永不灭的存在?
先前顾白特意营造了,盛唐转衰的哀凉氛围。
而此刻,
他所念出的李白的诗词。
却宛如踩踏在冰河上的铁骑,踏碎地星炎国人,对于自己诗坛历史的推崇!
就好似,经历了那安史之乱一般。
…………
评委席上。
刁德三,目光痴迷。
即便顾行没有继续,他也还沉浸在刚才拿一句句豪放大气,浪漫瑰丽的诗句中。
心都快被震麻了!
即便腹中有无数墨水,他也想到准确的词语、句子,来形容这些诗。
“可恶啊,怎么不是整篇!”
“全都是某一首,摘下的某一句诗!”
都不是一首完整的诗!
这让刁德三,心中犹如千万只蚂蚁爬过,痒不可耐!
他忍不住开口道,“顾行,你能把诗念全吗?我想多听听。”
顾行看了他一眼,心中暗笑。
你这老家伙,刚刚讽刺是不是讽刺过劳资?
哼!
你就为你的无知傲慢,慢慢等待吧!
劳资就吊着你!
“相信大家,已经明白,为何李白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现在,我要开始讲述……”
“杜甫的一双枯手,如何在茅屋中刻下了半个颓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