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童们年龄尚小,干的活无非也就是擦拭尘灰、烧火添柴、打水浇菜一类粗活。
一位位道人领着道童自去处理活计。
“王仁!谁是王仁?”一麻脸道人搞道,身旁还领着两个童子。
“我!我是王仁!”小王仁听到自己的大名,举起手蹦跳两下。
“子瑜哥,那我先去啦!”小王仁眨眨眼道。
“嗯,去吧。”陈子瑜微笑道。
主殿前,监斋与那黄道人还未离去,仍在说着话。
“黄师弟,听说这一批招的道童有个会。识文断字的?”
清容道人揣着袖子,好奇地问道。
“卢师兄,确有此人,你瞧,就是那个孩子。”
黄道人脸上无甚么表情,指着大殿前孤零零的陈子瑜道。
此时陈子瑜看着身旁的道童们一个个走光,唯独他没有安排活计,也是有些摸不着头脑。
抬头看去,正见着那黄道人正向他招手示意,于是连忙小跑过去。
“无量寿福!小童陈子瑜见过监斋师叔、黄师叔。”陈子瑜恭敬作揖。
“不错,子瑜是吧,看你知书达礼、谈吐得体,想来并非普通农家子弟吧?”清容道人抚须笑道。
陈子瑜沉默片刻,脸上似陷入回忆,实则内里结合记忆极速思考着该如何回答。
不过须臾,他拱手作出回答,脸上显露出悲戚的表情。
“师叔明鉴!小童先考乃一介书生,曾考取秀才,后在乡中教书。
先考虽严厉,却也时常教导小子如何识书明理,先妣慈爱非常,家庭和睦。
后家乡遭难,饥荒肆虐,小子家中断粮,背井离乡,家父家母先后饿死,将最后口粮留给小子。
如今…天人永隔,哀恸逾恒,如今……只余小子一人苟活于世了。”
陈子瑜说着说着,脸上涕泗横流,哀痛欲绝。
清容道人脸上笑容收敛,露出悲悯的表情。
黄道人面无表情的脸上更显严肃。
“唉…好孩子!好孩子!这伏龙观以后便是你家了!”清容道人叹息一声,安慰道。
“卢师兄,这孩子还没安排活计,您看,这怎么安排?”黄道人出言道。
清容道人思杵片刻,有了想法。
“便让这孩子去服侍师父吧,师父他老人家最喜欢孝顺的孩子了。”
安排了陈子瑜的去处,清容道人便转身离去,忙着其他事去了。
“多谢黄师叔相助!请受小子一拜!”陈子瑜深深作了一揖。
“无妨,小子,以后你便去伺候师父他老人家,也就是咱们伏龙观的观主,可要好好衷心用事!”
黄脸道人低沉回答道,脸上露出一丝惊心动魄的笑容。
“小童明白!”陈子瑜点头回答道。
听了那黄道人一番吩咐后,陈子瑜自去火房取了一份食盒,这是专门给观主准备的,里面有一份咸菜,一大碗白粥和两个馒头。
从前殿侧门穿过,没走几步,就见几间云房紧邻在一起,观主住在最中间,旁边则是他几个正式徒弟所居,如监斋清容道人、上座清怀道人以及那个道号清远的黄道人等。
观中道士其实并无几个,正式的道士都是有朝廷颁发的道牒的。
除了逸真道人和他几个徒弟外,其余都是不在列的火居道人,在此任职做事讨个俸禄,也可下山还俗,并无多少限制。
再下面的就属于陈子瑜他们这些刚入观的洒扫童子了,除非被逸真道人或是其下门人收为弟子,否则就是长大后选择在山上当个火居道士,亦或是下山在观中店铺中任职。
陈子瑜端着饭盒就到了观主所居云房一侧,轻轻问道:“观主,该用早膳了。”
“进来吧。”一个苍老却不失洪亮的嗓音传出。
“吱吖...”
开门的却是监斋清容道人。
“师父您用膳吧,徒儿告辞了。”清容道人朝里头恭声说道,转头又拍拍陈子瑜的肩膀,走了。
陈子瑜进去把食盒中的粥菜放好,才抬头看向床榻上盘坐的老道人。
这个老道长看着慈眉善目,须发皆白,身形高大却瘦的浑身无半两肉,不时咳嗽两声,显然是病魔缠身。
“孩子,过来让我看看。”老道长并不着急用膳,反而朝陈子瑜招招手。
陈子瑜闻言向前几步。
看着眼前身材瘦弱却如仙姿清举般朗朗而照的少年,老道长目中露出一丝欣赏之意。
显然是听清容道长说过他的身世由来以及本性纯孝了。
“观主,快用膳吧,这粥菜都快凉了。”陈子瑜提醒道。
老人家年纪大了,最看不得这人间悲剧了,看着陈子瑜,却又回想起自己年轻时云游四方,求仙访道的经历。
想到当时自己和某个员外的女儿一见钟情生下的儿子,若非后来夭折,到了自己这般年纪,孙子也该这么大了吧。
“唉...”老道长在心里叹息一声,一时回忆汹涌忘了时间。
听到陈子瑜提醒,心里越发觉得这孩子亲切了。
“孩子,你若是愿意的话,别叫我观主了,叫我一声阿爷可好?”老道长慈爱地看着陈子瑜。
陈子瑜顿时愣住了,没反应过来,这老道长咋突然让我当他孙子呢?
回过神来,陈子瑜迟疑地叫道:“阿...阿爷!”
“好!好...好咳...咳咳!”老道长脸上笑开了花,一时间高兴地剧烈咳嗽了起来。
这还得了?陈子瑜赶忙上去端起痰盂接上,拍抚老道长的胸口,过了半响,老道长才缓过气来。
“阿爷,可感觉好些了?”陈子瑜关心道。
“好多了,好多了,不过阿爷这病啊是好不了了,也撑不了几年了。”老道长拍拍陈子瑜的手,摇摇头面色平静道。
陈子瑜心下一沉,对于这个新认的慈心阿爷也满是好感,不忍心的安慰道:“阿爷哪能说这种话,您慈悲心肠,道心坚定,神仙定会许您长命百岁的!”
卢老道被陈子瑜逗得哈哈大笑:
“子瑜啊,老道我年轻时候就立志云游四方,寻仙访道,妄图找个神仙拜师学习仙术,长生不老。
后来走遍雍国,甚至远走周边诸国,人迹罕至之地,也没找到个神通广大、长生不死的神仙。
只是听闻了许多传说仙迹,比如咱们这幽宁地界伏龙道人斩恶蛟的故事,如今病榻缠绵,正好去这幽冥地府看看有无鬼神在否?问问它们这世间有神仙否?
要我说啊,这世间虽无神仙,却有异人术士,也无非些戏法幻术罢了,还不如老道这身练了一辈子的武艺,要不是年少轻狂被小人下了暗算,贫道哪能这般于床榻间等死。”
见老道长谈兴正浓无心用膳,陈子瑜只好亲自端起粥饭,小口小口地喂起来,尽尽当孙子的义务。
老道长欣然接受,膝下承欢尽天伦之乐,好久没有这么开心过,眼睛笑得都眯了起来。
“话说这其中最有可能存在仙人的啊就属这传说中的落星墩了,传说上千年前曾有一颗硕大陨石落入幽水、渭水、漕江三水汇流之中,平时不显踪迹。
每三年江水稍降,江上迷雾弥漫,有龙光射斗之奇景方才显露,奇怪的是,远远看去其上有亭台楼阁,人影绰绰。有人曾驾船前去,却始终靠近不了半分。
也有人传说侥幸进去过那落星墩,里面全是仙人,带出来甚么东西被众人哄抢抬至天价...”
陈子瑜思量,这倒是颇有奇异之处,心下连忙把这听到的地点记下来。
这顿饭吃的是爷孙尽欢,老道长算是讲开心了,陈子瑜也听尽兴了。
伺候着老道长用完早膳,待陈子瑜端起碗盏,用茶水漱了漱口,老道长这才表示累了。
陈子瑜稀里糊涂地认了个爷爷,伺候着爷爷躺下,提着食盒自个退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