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章 唯有这第三条路可选了(1 / 1)锦衣卫佥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元朝国号就是忽必烈采取刘秉忠的建议,才确定下来的。

刘秉忠不仅仅帮忽必烈出谋划策打天下,还在元朝推行汉法,刘秉忠向忽必烈上万言书,阐明了“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天下”的主张,说服忽必烈建立礼乐,推行科举,还推荐了大批汉族知识分子进入朝廷,使得忽必烈“得中土心”,得到了汉族读书人的拥戴。

另外刘秉忠还帮元朝建立了元上都和元大都。

就这经历,妥妥的牛逼克拉斯。

自此之后,姚广孝就开始寻找机会,寻找明主,想因缘际会,成就一番伟业。

洪武十五年,马皇后病逝,太祖朱元璋挑选天下高僧随侍诸王,为马皇后诵经祈福,姚广孝看到朱棣之后,认为朱棣龙行虎步、日角插天、视瞻不凡,将来必成就一番伟业,便上前主动结实朱棣,说出了一番“臣奉白帽著王”的豪言壮语。

白帽著王,也就是在“王”上加“白”,正是“皇”字。

朱棣听了之后,说不心动那是假的,历史上的皇子有哪个不想当皇帝?更何况朱棣本来就是雄才大略、野心勃勃之人。

于是,朱棣将姚广孝带回了北平,让他主持庆寿寺,当然,这只是表面掩护而已。有了庆寿寺主持的身份,姚广孝可以随时出入燕王府而不受怀疑,借这些机会,姚广孝帮着朱棣分析时局、出谋划策,成了朱棣的主要谋士。

为了帮朱棣成就大业,姚广孝还利用自己与儒释道三教首领关系莫逆的优势,帮朱棣四处搜罗人才,然后推荐到燕王府中担任要职,丰满朱棣的羽翼。

可以这么说,朱棣走上造反的道路,有一大半是姚广孝的功劳。

两人相对而坐,沉默了许久,朱棣才一脸惨然地开口说道,“大师,朝廷大军尽起,来势凶猛,当今之际,如之奈何?”

在前殿讨论军情时,朱棣表现地自信满满,那是给手下人看得,如果那个时候,朱棣表现出一丝惧怕之意,手下的将领就会心灰意冷,搞不好就会寻找后路。

姚广孝在讨论军情时,一言不发,默默地看众人和朱棣的分析,心中在盘算应对措施。

身为朱棣的谋士,与朱棣相交多年,姚广孝自然知道朱棣的五胜五败论,只是为了鼓舞士气而已。

“殿下,奉天靖难是大业,必然面临千难万险,怎么能刚遇到点难关,就心生退意?”姚广孝没有回答朱棣,反而反问道。

“呃!”听了姚广孝的话,朱棣有些语结,随即深吸一口气,将脸上的难色变了,赧然说道,“本王知道奉天靖难定有千险万阻,只是一时情急失态而已……”

看到朱棣重新振作,姚广孝也不再纠结,慢慢说道,“殿下,目前北平城只有三万五千兵力,七成以上还是降卒,除此之外,北平城的百姓也不过十万之数,如果朝廷有三、五十大军前来,固守北平城应该不是问题……”

朱棣听了之后,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但是,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固守北平城,必须冲出北平城,进行反攻,这样才能打开局面……”姚广孝双目微闭,沉吟了一下,说道,“所以,我们必须外寻援兵!”

“本王也是这么考虑,但如今之时局,谁肯出兵来援?”朱棣皱了皱眉头。

这个问题,朱棣早就在考虑了,思来想去,没有想到去哪里寻找援兵。

“殿下,为今之时,或有三路援兵可寻!”姚广孝微微笑了笑,伸出三个手指,说道。

朱棣听了姚广孝的话,顿时喜上眉梢,激动地说道,“请大师教我……”

“其一是各地藩王,尤其是临近的塞王!”姚广孝说道,“皇帝削藩之举,可谓自绝于天,各地藩王已经看出了皇帝的心意,必然人人自危,殿下起兵靖难之举,他们也在观望,殿下可以派人游说他们,加入其中……”

“此策本王也想过,且不说能否说服各地塞王,就算说服了他们,他们还要突破重重封锁,远水解不了近渴……”朱棣摇了摇头,说道。

“只要能说服一两个藩王举事,以策应殿下靖难,到时候朝廷就必然分兵,北平城的压力就会减小,我们就有机会反击,突破朝廷的围堵。当然要说服藩王,需要一定的时间。”姚广孝又举出第二根手指,说道,“至于这第二路援兵嘛,殿下可想过草原?”

朱棣听了之后,赶紧摇头,“不行不行,本王奉天靖难,打得是大义名分,如果与蒙古鞑子合作,名不正言不顺,到时候就会被天下人唾骂……”

见到朱棣毫不犹豫地否定了自己的建议,姚广孝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一条是姚广孝故意说的,他怕朱棣脑子不清醒,真的一时冲动联络蒙古部族,那就坏了菜了,朱棣就成了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了。

“既然这两条路殿下都觉得不妥,唯有这第三条路可选了……”姚广孝伸出了第三根手指,说道。

“这第三条路是什么路?”朱棣看到姚广孝一脸神秘的样子,开口问道。

姚广孝将手指指向东北方,淡淡地说道,“宁王!”

“宁王弟?”朱棣听了之后,摇了摇头,说道,“宁王弟性子寡淡,整日与黄老为伍,哪怕对皇帝削藩之事有所不满,也不会起兵助我……”

“殿下,老衲现在讲得不是宁王会不会起兵,而是北平城的援兵!”姚广孝说道,“宁王在塞外,封地东连辽左,西接宣府,地域达数千里,治下九十余城,手下兵士有数万之众,而且与关外的羁縻卫所关系甚好……”

姚广孝的话刚落音,朱棣就明白了姚广孝的意思。

现在大明的各地藩王虽然不满朱允炆削藩的政策,但都不想做出头鸟,哪怕朱棣已经举兵造反了,藩王们也只想隔岸观火,坐收渔利,根本不想淌这趟混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