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节度使府,赵光美的洗尘压惊宴开场。
除了得赵光美这个重量级嘉宾,李重进兄弟与幕僚之外,南唐尚书令钟谟与户部尚书冯延鲁也都在列。
李重进作为主人,首先开场:“诸位莅临扬州,重进忝居地主,略备薄酒,为各位接风洗尘,亦为三殿下压惊。”
“那就谢过李相公了。”
赵光美从容应对,全然不像个青涩少年,让对面钟谟饶有兴趣。
“三殿下平安无事,可喜可贺啊,老夫为殿下贺。”
“岂敢,钟令君乃是前辈,客气了。”
赵光美刚想寒暄几句,与这位南唐重臣拉近一下感情,不想李重赞不阴不阳道:“钟令君怕是该为唐国贺才对吧!”
“呃……李将军何出此言啊?”
“幸好三殿下平安无事,否则手足情深,赵官家必定龙颜大怒,你唐国能承受如此雷霆震怒吗?如今也算躲过一劫,难道不值得庆幸吗?”
钟谟摇头道:“事实摆在眼前,一来三殿下平安无事,二来……我唐国也从未行刺,赵官家明察秋毫,岂会迁怒江南?”
“是吗?不过也真是奇怪,整个淮南都为三殿下担惊受怕,结果……三殿下竟一直在唐国驿馆之中,此事……”
李重赞今日阴阳怪气,欲言又止,意图却再明显不过。
冯延鲁笑着打个哈哈:“是老夫眼拙,有眼不识三殿下。”
“此事也怨不得冯尚书,你虽去过东京,出入宫廷,但没见过三殿下是正常的……可奇怪的是,三殿下竟也一声不吭……累的冯尚书平白担惊受怕。”
短短几句话,道出一种可能,也可以说是诛心揣测。
冯延鲁出使宋国,在东京汴梁待了那么久,颇得厚待,进场出入宫禁。而赵光美是皇室要员,见面的机会很多……
所以他说有眼不识就值得怀疑了,在这个前提下了,赵光美与冯延鲁私下暗中接触数日有余,这就耐人寻味了。
果然,钟谟看向二人的目光顿时警惕了不少。
赵光美心知肚明,在东京的时候,他甚少参与国事,故而并不曾与冯延鲁打过照面,最多不过是听闻其名声罢了。
李重赞这么说,目的还是为了挑拨离间。
“冯尚书,光美少不更事,玩心甚重,与你开个玩笑,别见怪啊!”赵光美年纪小,只得打个哈哈。
没想到李重赞不依不饶:“玩心甚重?也是三公子年纪还小,爱开心玩笑……不会今日前来宣旨,也是开玩笑吧?”
“……”
赵光美终于有些生气了,脸色板起道:“皇帝圣旨,岂可玩笑?李将军请慎言。”
“好好好,慎言。”
“李将军还是好好查查,刺客究竟是何人,幕后何人主使,行刺意图何在……但凡一点进展,都比在此间饶舌要好。”
“你……”
李重赞刚要生气,便咽了回去,冷笑道:“进展不是没有,现已查明,刺客乃是唐国人,文献太子李弘冀的东都侍卫……”
“哦!”
早已知晓此事的赵光美淡淡应了一声,眉眼未动,反应相当冷淡。
“所以,唐国还是需要给个交代。”
“交代什么啊,此事倒是得麻烦李相公给个交代了。”
赵光美也不客气,上来绕开了李重赞,直接将火烧到了李重进身上。
“哦?需要什么交代?”
李重进也眯起了眼睛,显然不大情愿,也没有把赵光美放在眼中。
“东都侍卫?李弘冀都死了一年多了,哪还有什么侍卫,不过是些许奸佞余孽罢了。唐国余孽跑到我宋国来作案,唐国朝廷恐怕也始料未及。
当然,倘若是有人暗中与之勾结,相信唐国主会有适当处置,此事我们管不着。但在大
宋境内,唐国奸佞潜入淮南多时,为何丝毫没有察觉到?此事,李相公怕是有失职之嫌吧!”
“确实是本官的疏忽,扬州地处水陆要冲,来往客商颇多,但凡进出几个人,不可能面面俱到,都注意到啊!”
李重进道:“不管怎么说,累得三殿下遇险,都是罪过……本爵会立即安排人详尽调查。”
看样子,李重进适应新身份的速度很快,不过一会会似乎便带入了国公角色。
“好,那就有劳李相公了。”赵光美欣然道谢,并甩给李重赞一个冷眼。
李重赞赶紧岔开话题:“三殿下,张娘子怎地没有同来呢?”
“哦,她身体不适,多休息两日。”赵光美淡淡回答,心中却多了几分警惕,要是他敢打张含灵的主意,绝不客气。
“哦……听闻陈桥之变前夜,这位张三娘子曾与三殿下并肩作战,几番峰回路转,不知是怎样一回事啊?”
李重赞岔开话题的能力当真是生硬的厉害,而且选择的话题相当直白敏感,竟然问起了陈桥兵变。
这才几个月,表面上看似一切平稳,但陈桥兵变却一直是大宋上下心照不宣的禁区,全都避而不谈。
李重赞却在这样的场合,故意提到了陈桥兵变,甚至连赵光美与张含灵一同前往的细节都知晓。
赵光美敏锐地意识到一个问题,他与张含灵在陈桥兵变之夜的往来作为,也就从定力院到皇宫,知晓的人不算多。
那么,李重赞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显而易见,东京城里有人与李重进暗通消息,甚至是有所勾结。
赵光美不露声色,淡定道:“陈桥之夜,我与家母前往定力院上香祷告,恰好遇上张老夫人和张小娘子等人。
不过是寻常偶遇,哪里有什么惊心动魄可言,李将军从何处道听途说而来啊?”
李重赞并不在意,似乎也根本没有打算得到回复,好像只是为了验证,或者间接示威。
“兴许是我听错了吧……三殿下,官家将来会南征一统天下吗?”
话锋一转,又一个敏感问题随即而来。
“……”
毫无疑问,这是个致命的陷阱问题,是问给唐国人听的。
如果赵匡胤有意一统天下,那么早晚会对唐国动手,考虑到自身安危,唐国便不得不认真考虑和淮南合作。
倘若赵光美否认?那岂非说明赵匡胸无大志?这样一个君王,又有何可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