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 掌印(1 / 1)海里飞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蜈蚣岭。

这山位于姜台县东八十里处,十分贫瘠,没甚物产,也不高耸。

但这里地貌特殊,谷涧幽深,又起伏连绵数百里,山脊犹如一条蜈蚣般蜿蜒,由此而得名。

只因太过荒僻,本来就甚少人来,而且据说山脉深处,是一片巨大的沼泽,里面穷山恶水,连年瘴气弥漫,不仅有毒,而且遮蔽视线。

人一走进去,随时都可能迷路,活活失陷在泥沼之中。

再加上不知何时,深处时常传出野兽嘶鸣,夜啸满月,恐怖异常。

于是这几年,就连周边的山民,也不愿轻易深入其中。

此时已是深夜。

天空中铅云如铁,不时有银蛇爆空,传来天围震荡,仿佛是在酝酿着一场暴雨。

就连空气中,都荡漾着肉眼可见的水汽。

“呼~吸~呼~吸~”

而伴随着延绵悠长的呼吸声,昏暗的月色下,一道身影劈开草色,就在半人高的野地里劈出一条白浪。

这寂静的蜈蚣岭,今夜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杨显。

远处的山脚下,是两棵古榕耸立,冠如华盖,千千万气根如瀑,垂挂下来,深深扎进大地之中。

宛如一道千丝门户,将进入蜈蚣岭的道路遮蔽。

杨显远远望着,就想起出发前季惜惜老妈子般的碎嘴:

“阿显,虽然不知道你为什么非要找老虎,但要知道一点,咱们姜台县位于乾国北方,地形以平原为主,老虎并不多见,倒是常有野狼伤人的事情发生。”

“只是刚好爹爹几年前在蜈蚣岭上的林场给我买药参的时候,听林场的总把头说过,那蜈蚣岭自十年前,深处便时常有虎啸之声,伴随群鸟惊飞。就猜测大概是哪里来了一只巨虎,盘踞丛林,占山为王。”

“你既然非要去,我也不拦你,只是刚刚老猎人的话,你都记住了么?要多带些挠钩、铁索、毒箭、药酒、雄黄、驱虫粉等等,保温保暖,避开里面的蛇虫鼠蚁。”

“另外爹爹说过,山野之中的危险超乎寻常,也许地上的一道沟、树上的一条叶都能致命。在进山之后,千万不要硬冲,先到第一个山口,一块‘仙人指路’的大石头右手边,走半里路,去王家林场里修整。那林场的总把头和爹爹是旧相识,总会照顾一二。。。。。。”

想到这里,杨显就是心里一暖,嘴角勾起一丝微笑。

并且行了这大半夜,奔出近百里,饶是以此时杨显《松鹤绵掌》第二层的功夫,也觉得手脚有些酥软。

干脆就按季惜惜的指引,顺着方向,走向她说的那处林场。

暗夜深沉,但杨显晋升之后,不仅前胸、两臂肌肉逐渐膨胀、体力大增,还耳聪目明,能够夜视。

于是便在这荒芜得几乎看不出路径的山道上,上下腾挪着。

不多时,就远远的看到,一处悬崖边上,两块天然的巨石门户之间,一道人高的木质鹿角拦住了去路。

王家林场,到了。

杨显一喜,大踏步走过去。

但知道,这林场存储着大量木料,夜里都会有人值班巡逻,为了避免误会,就同时喊着:

“王把头在么?长风镖局杨显前来拜山!”。

声音趁着夜风推送,穿过石门之后,就在不远处开始扭曲,化为怪声回荡在山谷当中。

半晌,林场里没有回音。

杨显立刻觉得有些不对,脚步一顿,旋即提起注意力,轻轻靠近。

此刻,黑暗的林场里,安静异常,没有一丝声响,就好像密封在琥珀里的图画,一切都被定格在了某个时刻。

“惜惜说,这片林场,总把头姓王,每年冬天都会组织伐木人进山,按树木年轮砍下后,就地搭成筏子,推进这蜈蚣岭边上的滑沟河。”

“这筏子既是运输工具,也是货物,和人一起顺着河水一路向下,过一百二十多里,直到河口的汝州县。王家操持这行多年,靠着放排发了家,挣下不少的产业。”

一边走,杨显脑中一边划过记忆:

放排,是幽州一种古老的行当,十分危险,有一句俗话形容:

‘挖煤的埋了没死,放排的死了没埋!’

这可是个体力活,非常累。一般选择在春汛时候,雨水足且绵,河流里水线高,激流奔涌,筏子一放下去,速度极快,也就一个白天的功夫,就能到达汝州县。

也正是因为危险而暴利,这放排从来都不是普通人能涉及的行当,大部分是半涉黑的性质。

这王家的林场,里面至少养着三四十号人,而且都是真正不怕死的狠人。

毕竟,怕死的早都沉进河底里喂鱼了。

因此,此时毫无防备的林场,反而十分不对劲。

无声的夜色中,杨显就这样靠近着,直到来到鹿角前,都没有遇到一点点阻碍。

他沉吟一会,用手轻轻一推,这人高的鹿角便轰然倒塌,仿佛是早就被人打碎了,只震起满地烟尘。

即使这样,眼前的林场里,仍然是死寂一片。

‘不对劲。很不对劲!’

杨显脸色凝重,放眼望去,林场里两排简易的屋棚空空,里面一片荒芜。

地上枯枝败叶,满地散落,没有一点生机。

就连本应整齐堆放在角落的木料,都散落一地,其中还有几根,从中间被折断开来,碎屑纷飞一地。

再往里走两步,他脚下忽然一顿。

“咔嚓!”

静夜中,突兀的折断声,很是吓了杨显一跳。

他缓缓看去,就发现脚下,踩着一根断成数节的木棍,一头光滑,另一头包裹着红布。

一旁,则是一面破鼓,从鼓肚处被人一分为二,各自散落两边。

依稀认出形状,他眼色一凝:

“这,是打鼓佬的鼓槌?”

放排这一行,是靠天吃饭居多,所以尤为看重仪式。

每次放排必须要有领班的老人,站在筏子最前端,打着形似元宝的过山鼓,被称为“打鼓佬”。

这鼓声的作用,一是用来发号施令;二是用来警戒阻吓;三是用来指挥方向。

是以“打鼓佬”与打鼓佬的“过山鼓”,可以说是林场中除了把头之外,最为重要的人和物。

放排人有规矩,人可死,鼓不可坏!

但如今,就连这过山鼓都被打烂。

可见这林场,和其中的人,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杨显此次进山,只为寻到虎骨,练成“培元丹”,突破《松鹤绵掌》第三层,晋升后天境界。

并不愿横生枝节。

于是迟疑片刻,还是决定不再多呆,慢慢向外退去。

只是,在即将退出林场的瞬间。

他旁光一扫,就瞥见石门的右侧,刚刚被鹿角遮住的地方,有一道深深的掌印。

突然间,杨显鬼迷心窍般,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去。

站在石门前,他细细观察,就看见这掌印边缘光滑细腻,好像是被热刀切开的黄油一般整齐,没有一点缺口。

手往里一探,居然伸进了大半个手掌的深度,才感到掌面击打在巨石质地上,有一丝丝的裂纹。

一种异常的熟悉感,顿时涌上心头。

他低头看看自己的手掌,忽然灵感如闪电划过夜空,脑中猛然一震,失声道:

“掌劲混元,入石三寸!嘶~这不是《松鹤绵掌》第三层大成的表现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