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3章:皇权之下,没有对错!(1 / 1)妖道本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帝是个好皇帝,可惜不是和好父亲?

本来听到慕云前面的评价的时候,李世民还是挺舒服的。

但是后面这一句,却让李世民的眉头也是不由的皱了起来。

他这叫什么话啊?

而且听他这语气,似乎对朕很了解的样子。

“少年郎,你且细说一番,为何称陛下是个好皇帝,却不是个好父亲啊?”

虽然有些不解慕云何出此言,但是李世民却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满来。

毕竟,他是来听慕云对他的看法的,甚至来之前,他都做好了慕云直接破口大骂的心理准备了。

慕云对于自己说过的话也没有避讳的意思,他对面如果坐着的当真就是李世民本人的话。

那慕云就更加的不担心了。

对方既然敢问,那就自然是有心理准备的。

“先说说皇帝本身的问题吧。”

“咱陛下呐、咋说嘞,少年时为将,可谓是征战四方,身上战功赫赫。能打,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能在战场上一路安稳的走上来的人,铁血,果敢、英武。这些都是作为一个合格的统治者该有的基础。”

“而玄武门一战、可以说这一役对于如今的多数人来说,都是陛下一生之中最大的污点、杀兄囚父。这一点与我们熟知的人伦道德有所背道而驰。”

“只不过在我看来,这些事情也就不过是他这一生履历实在辉煌,已经找不到其他什么可以说道的事情了。所有才只能拿出这事儿来一直念叨罢了。”

“不管承认不承认,玄武门之变,绝对是有史以来,甚至千年之后,最为成功的一场政变了。”

“以最小的代价,既换来了皇权利的更替,也换来了国力的安稳。”

“目光短浅者,看到的都是他杀兄囚父的结果,却没有真正的去想过,若不是玄武门之变,导致皇权以最快的速度发生了变更,完成了这一场权利的交替的话。”

“夺嫡之事,依旧还会上演,甚至陛下本身手握军权,麾下猛将如云。一旦发生某些转折,那么大唐的皇权更替,可能就不是一场玄武门之变就可以完成的了。”

“最大的可能性,是来一场皇子与太子之间的造反之战。”

“内战消耗的都是国力和兵力,混乱的局面一旦开始,必然会有很多人加入进来,到时候外敌环绕,内乱不止。”

“很可能,大唐倾覆,只在片刻之间。”

“当时的陛下,如果不发动玄武门之变,要嘛他身死道消,众叛亲离。要就是揭竿而起,挑起战乱。”

“其实人们越是死揪着玄武门之事说,就越是说明、陛下本身并没有太大的缺点。让别人找不到其他的理由来攻击他。”

“所以,如果只是站在一个统治者的阶层的角度来说,玄武门之变,其实不能算是陛下的耻辱,反而应该算是一场战绩...用一个粗俗点儿的话形容,他很牛逼!”

慕云叙述此事的时候,虽然语速很慢,而且说话的时候,语气也比较怪异。

但是就他这么一番眉飞色舞的评价,却是说的李世民心中一愣一愣的。

尤其是慕云对于玄武门之事的看法,更是刷新了李世民对于慕云的认知。

“难道..难道你就一点儿都不觉得,陛下在玄武门做事情是错的吗?”

在慕云的话音落下之后,李世民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再次开口发问,似乎是想要再次确定一下,慕云对于玄武门之事的态度一般。

“错?他错哪儿了?要说他真有错,那必然就是错在,他生在了帝王家。他父亲是皇帝,他自己还这么有能力。”

“这些都可以算是他的错。他有能力,却不是太子、一个有能力,有威望的皇子,这本就是一个错。”

“而玄武门、陛下手下有多少能人?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李绩..这么多人,都在他手下。这些人的身上,都有他的印记,如果他不是皇帝,这些跟着他的人怎么办?”

“将来等着被清算?还是等着被疏远,然后解甲归田、碌碌无为的果然一生?”

“俗话说得好、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名往!”

“这些人跟着陛下,好不容易体验了一把名利的滋味。让他们放弃如今的一切,可能吗?”

“不管是大势,还是本心。他都必须争一把。皇权之争,哪来的对错?有的只是输赢罢了。”

“说得好!说的好啊!”

慕云的话音刚落、李世民直接一拍桌子就站了起来。

很显然,对于慕云的这一番评价,那简直就是说到了他李世民的心坎上了啊!

他没有错、他唯一的错,就是自己太优秀了!

慕云的这一番评价,可以说让李世民耳目一新。

当然了,他倒也没有被慕云这么几句话就给直接说的迷糊了。

叫好是一回事儿,但是该说的还是要说的。

“你说的这些,都是之前的了。这一切应该不足以支撑起你先前的评价吧?”

好皇帝,可不止这些啊。

“对,这些都是之前的事情了。从玄武门之后,陛下才是陛下,而就看看目前的发生的。玄武门之变带来的后遗症,突厥南下,一路屠戮而来、而后陛下带着人前往渭水河畔,签订了渭水之盟...”

“虽然说渭水之盟,稍显有些被人胁迫拿捏的意思,可放在当时的情况来说,如果陛下当时不去签订这个盟约、那么突厥大军趁着长安守备空虚,必然会直接发起进攻。”

“各地援军尚且来不及支援,长安城很可能被一举击破。”

“陛下和权贵们尚且有大军护卫撤退,但是百姓们呐?长安城作为帝都,周边生活着数十上百万的百姓。一旦突厥攻破长安,这些百姓要遭受多大的罪!”

“陛下能带着寥寥数人,前往渭水河与突厥大军对峙。别的不说,就这勇气...反正放我身上,我八成是不敢的。”

“而且,陛下继位之后,也一直都是善待忠臣,从未有过卸磨杀驴的记载。这一点,也属于是仁德之君了。”

“励精图治、虚怀纳谏,这些话,在陛下身上,都不只是空口白话,而是实际的去做了。”

“抛开其他不谈,单论做皇帝这一点,陛下做的几乎让人无话可说。”

慕云的这些话虽然听上去,有些拍马屁的嫌疑。

可是实际上,他说的也的确是事实。

历史记载之中,李世民基本上可以说的上是皇帝的典范人物。

能与他相比的人,纵观历史数千年,又有几人?

实话实说的情况下,慕云说起这些话来,完全没有心理负担。

毕竟他说的都是客观事实。

而李世民听了慕云的这一番话之后,整个人那都差点儿飘了啊!

虽然每天,每时每刻都有人拍他的马屁。

但是不知怎么的,李世民听到慕云的这一番话之后,就是感觉格外的舒坦。

只不过在他还沉醉在自我成就当中的时候,慕云的声音却又再次响了起来。

“那,刚才那些就是我对于如今陛下的看法了。至于之后的,也就是说他算不上是一个好父亲这事儿了。”

“父亲嘛..自然是要抛开皇帝这层身份来说的了。”

“咱们就单论一点好了,就对于太子的教育上...自从陛下继位之后,陛下长子李承乾,便被任为太子,并且陛下在太子的教育上,也花了大功夫。”

“各种大家,名师,算是都给安排上了。可是...陛下似乎忽略了一点,太子的年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