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5章:一百斤的体格,九十九斤的心眼!(1 / 1)妖道本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等到李世民返回皇宫的时候,已经是明月当空了。

然而立政殿的灯火,却依旧未曾熄灭过。

当李世民蹑手蹑脚的来到立政殿门前时,视线一眼就看到了正拿着书翻阅的长孙皇后。

听到门前的动静,长孙无垢也暂时的放下了手中的书本,抬起头来看向了殿门前的李世民。

“二哥回来了,看样子似乎聊的不错啊!”

夫妻相濡以沫多年,这世上,可以说最为了解李世民的人,便是长孙皇后了。

只是看了他一眼,便看出此时他的心情很是不错。

“哎,你就别起来了。夜深天凉了、你也不知道多加件衣服。”

看着长孙无垢想要起身迎接自己,李世民赶紧上前制止住了她的举动。

并且顺势将自己身上的衣袍脱了下来,动作轻柔地披在了长孙皇后的身上。

“我又不是小孩子了,凉了自然会自己加衣服的啊...”

看着李世民这极为自然的举动,长孙皇后虽说嘴上是这么说的,但眼中的喜悦和柔情,却是掩盖不了的。

身上的衣袍,似乎还夹带着李世民的体温一般。

“你是不是小孩子朕不知道,但是啊、你绝对不是很会照顾自己的那种人。”

李世民说着,伸手在长孙皇后的鼻尖上轻轻刮了一下。

纵然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但他对于长孙皇后的感情却从未减少过。

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自己越来越深爱眼前的女人了。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月光之下,二人就这么相互依靠着坐在窗前、看着窗外的明月,眼神格外的宁静。

“那孩子说实在的,有些死脑筋,而且很狂傲。看得出来,他对自己所擅长的领域极为自负,虽然心眼不少,但是为人处世方面不够圆滑。”

“不过这小子对如今的大唐,倒也算是挺看好的。言语出处处都是对大唐的肯定。”

“而且,对朕这个皇帝,似乎评价还挺高的。”

两人相拥而靠、在月色的映衬下,李世民也缓缓的讲述起了有关慕云的事情。

先是做出了自己的评价之后,他才将今天所发生的一切都缓缓的与长孙无垢讲述了起来。

当说到慕云一开始那婆婆妈妈的态度时、李世民会眉头深皱。

而当提到自己用激将法逼着这家伙开口说话时,他脸上又满是得意之色。

而当提到最终慕云对于他这个皇帝所做出的那一番特殊的评价时。

李世民眼中的自豪之意,基本就没有消失过。

而长孙无垢则是作为一个完美的倾听者,就在一旁默默的听着。

直到李世民讲述完了一切,她这才笑着接过了话语。

“二哥,看来你对这少年郎极为看重啊!只不过,如果一切都犹如二哥所说的这一般的话。那二哥有没有想过...这少年郎或许已经知道了你的身份呐?”

“不可能的,朕一直掩饰的很好、他顶多就是知道朕位高权重。不可能想到,朕就是他口中那个虽是个好皇帝,却不是个好父亲的陛下的。”

对于长孙皇后的猜测,李世民十分确信的摇了摇头。

对于他的身份这件事情,他心中还是极为自信的。

自从和慕云相遇的那一刻,从始至终他一直都隐瞒的很好、也自认从未露出过马脚。

慕云是不可能想到,他就是皇帝本人的。

这一点,李世民可以百分百的确定。

而长孙皇后看着李世民脸上的自信的神采,她也就没有多说什么了。

只是又跟着开始思索起了其他的事情。

“若是如陛下所言的话,那至少说明此子对于大唐本身,应该是不存在太多的怨念的,而对于陛下本身,甚至是推崇之极。如此少年,或许的确是个可造之材。”

“只不过,有一点我觉得、可能二哥你看错了。”

因为长孙无垢本身也并没有和慕云有过接触、所以其他方面她也无法下太多的决断。

但是有一点,她的直觉却告诉她,李世民或许是看走眼了。

“哦?观音婢此话怎讲啊?”

听到长孙皇后否定了自己的某些看法之后,李世民也不由有些好奇了起来。

“二哥有没有想过一点、慕云那少年郎并没有读过太多的书,或许正如他自己所言,在某些方面他有着绝无仅有的天赋。完全可以称之为天才。”

“但是天才自古多傲气、因为他们的想法往往与常人有很大的出入。”

“正如陛下跟我说起的、慕云那少年郎,在入狱之前、几乎没有朋友,而他自己对于此事的解释是:他不愿降低自身、为了融入一群愚者,而让自己显得也像是一个愚者!”

“这句话虽然轻狂,大有目中无人的狂傲,但从另一个方面也能看得出来,这慕云本身其实并不擅长与别人接触。”

“朝堂之上,才华固然是立足之本。但为官之道,却也同样重要无比。”

“陛下询问他,是否愿意以戴罪之身,进朝堂为官。他之所以拒绝,也许并不是因为这戴罪之身,而是入朝堂为官这件事本身。”

“一个年轻气盛、不懂为人处事的少年郎,偏偏却又满腹才华,性格孤傲。”

“这种人若是在朝堂之上,他真的可以立足吗?”

长孙无垢的声音很轻,也很柔和。

但是她的话说完之后,李世民却也同样陷入了沉思。

因为若是按照长孙无垢的这种想法来看待问题的话,那么看到的也许就是另一副场景了。

慕云这少年郎不懂得为人处事的圆滑,这一点是不假。

但他却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这种人在朝堂之上很难立足,所以才会拒绝了李世民的邀请。

也就是说,他其实一开始就知道李世民所谓的戴罪之身,入朝为官是什么含义了。

只是他知道,自己或许并不适合踏足朝堂,所以才会侧面的拒绝李世民的提议。

并且还将侧重点放到了‘罪’这件事上。

“观音婢的意思是,这小子其实早就看透了一切,只不过,他其实并不想报效朝廷。但是又担心这么说了之后,朕会迁怒于他、从而依旧把他关在大牢里...”

“这家伙嘴里说着的是要以清白之身出狱,然后再说其他,实际上,压根就是想朕先赦免了他的罪责,然后他就能天高海阔,任其翱翔了?”

顺着长孙无垢的这番话细想下去之后,李世民越想越觉得很有可能。

以慕云这小子的心眼子,他还真有可能揣着明白装糊涂。

毕竟这家伙虽然满口嚷嚷着,自己在政事这方面没有多大的天赋。

但是他却也绝对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人。

如果真是这样,那...

“这臭小子,一百斤的体格,九十九斤都是心眼啊!朕居然差点儿就让这家伙给蒙了!”

越是细想,李世民越是觉得也很有这种可能。

经历过一次牢狱之灾的慕云,必然比大多数人都要反感那种暗无天日的日子。

所以、以这小子的滑头,他必然会最大限度的避开自己再次入狱的可能。

入朝为官虽然看似辉煌,但却随时都可能面临家破人亡的局面。

尤其是慕云这种不是很通人情世故,为人不够圆滑的人,在朝堂之上,很可能会四面树敌。

到时候稍有不慎,搞不好就是再次锒铛入狱。

这小子,说到底还是想跑啊!

“其实,二哥不妨可以试试其他的法子,如果这少年郎当真天赋异禀,而且本身也并不是很通政事的话。那也并不一定要让他入朝为官不是嘛?”

“甚至,专门为他设立一个单独的位置,就让他发挥自己的天赋,其效果也一样是为国效力。”

“这似乎也并不是不可为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