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迎着朝阳站在营地门口的一座小土丘上。
看着自己麾下的三十个青壮陆陆续续的将投降的流民分开带到了营地中。
与此同时在他的脑中也响起了机械的系统提示音。
【战斗胜利,获得科技值+3】
李正闻言“哈哈”大笑了两声。
终于可以点亮【制陶】科技了。
他迫不及待的在脑中点了一下【制陶】。
【叮!】
【制陶】科技解锁成功。
【获得粮仓建设图纸】
一副东汉粮仓制作图纸印在了李正脑中。
那图纸很详细,每个零部件多大,用什么材质都写的清清楚楚。
只要李正调动起自己手底下的这一百多青壮,估计有个十多天就能搭建成功。
李正这边还在思考着,远处传来了李四的声音。
“城主,城主,按照你的吩咐都审问完了……”
李四一边说着话,一边喘着粗气来到了李正身前。
“呼呼呼!”
李四弯腰手拄着膝盖大口喘着粗气。
“别着急,你慢慢说。”
李正满脸笑意的望着李四,轻松的安慰道。
“哎!”
李四本来挺激动的心情在看见李正的笑容后平复了许多。
“城主,咱们抓的那些流民和咱们一样,都是从东莱郡那边逃难过来的,虽然不是一个地方的,但听说在咱们这以后能分地种田,都愿意跟着城主干……”
“嗯,不错!”
李正听到这里笑着应了一声,心中也是放松了下来。
“还有呢,他们在老铁山半山腰那,有一个营寨,寨中有一些从乡里抢来的粮食和布匹,还有三十多个壮妇和十多个娃娃……”
李四此时缓过气,心中充满着胜利的喜悦,说起话也是手舞足蹈的。‘’
李正听闻还有三十多个壮妇和十多个孩童,心中也是一喜。
汉末此时百姓生活困难,很多家庭生了女婴都会掐死或溺死。
孤阴不长,独阳不生。
营地中全是青壮也是不利于发展。
李正笑着点了点头朝着李四吩咐道。
“你去,点十个青壮和二十个流民,咱们一起去把那个营寨搬空,然后告诉剩余的二十个青壮和妇人,组织所有流民去海边冲洗一下全身,身上的衣物也都要用沸水煮过后再穿上……”
“好嘞!”
李四被李正的笑容感染的充满了干劲。
一路小跑着就跑进了营地。
李正带人到了老铁山流民营寨。
寨中的妇孺们听说下山可以分地种田。
都满脸欢喜的帮着青壮和流民收拾了起来。
李正亲自点数,将营寨里的钱粮布匹等重要物资都放在了一辆牛车上。
这辆牛车是那刀疤脸去老铁山附近的村落里抢来的,为此还搭上了十来个游侠的性命。
最终也是便宜了李正。
李正牵着牛车带着流民队伍陆陆续续的走下了老铁山赶回到了营地。
营地中留守的流民已经是收拾的差不多了。
他们在李正的组织下接过了安置的活计。
刚下山回来的流民则是跟着青壮和壮妇去海边冲洗去了。
粮食布匹都堆在了李正的地窝子里。
李正站在门口看着无处下脚的地窝子朝着远处大声喊道。
“李四儿,找几个会搭房建屋的人过来……”
“哎,来了!”
李四在回来的路上就按照李正的吩咐打听好了都什么人会搭房建屋。
耽搁了一会儿,李四带着三个有些拘谨的流民来到了李正身前。
“城主,来了……”
“唔,都坐吧!”
李正坐在一块石头上嘴角带着笑容朝着李四等人摆了摆手。
本来还有些拘谨的流民在看见李正的笑容时心中也是一松。
李正长得面善,笑容也有感染力,自然而然的就让人生出亲近之感。
“叫你们过来是想搭一个粮仓,好把咱们的粮食都收纳起来,不然总放在这地窝子中,一场大雨就全完了……”
李正看着面前低头搓手的三个流民,也不知道他们听没听进去。
“你们看啊,我要搭的粮仓东西长二十步,南北宽三步,粮仓底下需要打地基,然后用南北三排的木桩子支起粮仓,避免粮仓接地受潮……”
李正一边说着一边按照脑中的图纸在一块木板上用烧过的木头画着。
“地基最好用石基,实在困难就用夯土,粮仓上要留出沟槽用来排水,做壁柱和底柱的木头要用松木……”
李正一边画着一边在旁边连写带画的留下了备注。
“台架上的粮仓要用细青泥和草拌泥包裹,然后用火烤一遍墙皮……”
李正详细的画出了粮仓的建造图纸。
然后将木板递给了头发花白的老汉。
“老人家你看看,还有什么地方是我没写清楚的?”
那头发花白的老汉站起身双手接过李正手中的木板,口中忙道“不敢,不敢!”。
那老汉看了半晌,又问了李正几个问题,李正解答之后,那老汉算是接下了这个活计。
“营中流民随你指使,老人家需要几日方可建造完成?”
“不敢欺瞒贵人,这活计需要砍树,砸石,最少需要两旬……”
李正闻言在脑中看了看系统面板。
【居民快乐度1,食物可维持十天,科技值0】
十天是一旬,他地窝子中的粮食只能维持一旬。
“老人家,我亲自居中协调指挥,可否在一旬内建造完成?”
那老汉听李正如此说,也是微微沉吟了一下。
“若是贵人能将所有人训练如晨时作战一般,可在一旬内建成!”
跟在老汉身边的两个稍微年轻一点的流民应该是他的子侄辈。
此时听那老汉说一旬之内建造一个粮仓都瞪大了眼睛。
那老汉早年间作为民夫跟随大军作战过。
很清楚的知道李正训练出来的士卒有多大的潜力。
“哈哈哈,好,既然老人家如此说,那就让我们通力合作一把,一旬之内,建造一个粮仓!”
众人商议妥当后,李正就安排李四跟在那孔老汉身边做沟通联络之用。
李正自己则是带着一队青壮和孔老汉的儿子孔二愣子一起进山去选梁柱去了。
李正一行人在山中吵吵嚷嚷的选择梁柱时。
山中山贼的探子也在密林间盯上了李正这群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