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八道街。
从五十年代开始就是吃客们经常光顾的一条街。
之后随着改开深入,个体饭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国营饭店在价格服务等多种竞争压力下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也成为了很多人的美好回忆。
八十年代初,西八道街还没有被真正规划成风味饮食街。
街面上有魁元阁包子铺、老都一处、北江村、新春饭店、日日新饭店、松江鱼肉馆、盛宾饭店等国营饭店。
林野下车以后的第一餐选择了吃排骨包子。
魁元阁的排骨包子在三十年代就已名声在外了,是省城排骨包子店的祖师爷。
而且不仅排骨包子很有名,齐鲁风味的菜肴也同样受到吃客的青睐。
炒肉、杂烩、烧鸡、海参,还有夏天才做的拌生鱼,冬天做的血炒肉等,都是有滋有味上讲究的菜。
店里用餐的顾客不少,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让人食指大动的味道。
林野跟服务员点了十二个包子一碗粥,还有些小菜。
付了粮票和钱开票,然后自助取了餐。
冒着热乎气的排骨包子,個头不小。
包子皮用的是双合盛2号沙子面。
他咬开以后,排骨的香气和面酱味立刻充斥在了口腔里。
里面大概包有三四块排骨,不肥不腻,果然名不虚传。
林野美美的饱餐一顿,胃肠舒服了,整个人也精神了。
暂时没有困意,干脆闲庭信步的溜达起来。
现在的省城,还没有四处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繁华。
国内的传统建筑、俄式建筑、巴洛克建筑、樱花国近代式建筑等各式建筑在这里交汇融合。
如果说多年后是打扮时髦的都市女郎,那么目前就是带着异域风情的淳朴姑娘。
不知不觉间,林野走到了一处以地摊方式进行销售的自由市场。
人头攒动,很是热闹。
他兴致盎然的也汇入人流。
这里不但规模比老家那里大多了,卖的东西也更琳琅满目。
从针头线脑布头服装日用百货,到蔬菜水果副食品早点等等。
林野刚逛了一会儿,手上就多了些杂七杂八的小玩意。
这时,他看见前方十米左右的地方有个卖旧书的摊位。
摊前或站或蹲着的有七八个人,手里几乎都拿着一本书。
别说这个年代了,就是以后他但凡在街上遇到也会凑过去看上一看。
摊主是个六七十岁的老大爷,揣着手坐在小马扎上,正跟翻捡着书籍的中年男人聊着天。
林野扫了眼地上的书堆,发现多是五六十年代的书,少部分残破有些脏的古籍,还有些古钱币和玉器石头之类零零碎碎的小玩意。
自从开启了石头空间,又遇到了那块暖玉以后,他就对这些东西格外的注意和感兴趣,立刻蹲了下来,貌似很随意的在那里挑挑拣拣。
其实暗地里却在体会有没有异样的感觉。
“老沈,明天上午你去那边吗?”
“去啊。在这摆摊卖的可不如旧货市场多,可惜那块儿就周六周天上午能出。”
听着摊主和人闲聊的内容,林野眼眸微动。
以后省城的几个旧物市场他大概知道位置,现在80年代初却不太清楚。
“大爷,你说的旧货市场在哪里啊?”
“在道外。”
老沈是个热心肠,不光说了具体的地点,还讲了该怎么去。
林野道谢以后,决定明后天上午过去转一转。
他过来省城的主要目的就是购买一些老家没有的东西,然后顺便带回点货物,把钱在母亲那里过了明路,为以后更好的花钱提供方便。
如果能捡到漏,或者遇到可以投喂空间大树的好东西就更好了。
正当林野一心二用随手拿起一块圆形的翠绿玉佩时,动作一僵。
因为入手又是那股温热的感觉。
他极力的控制脸上的表情和眼神,不要露出太大的变化,引起旁人的注意。
如果最后确定又找到了,那么还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林野悄悄的缓了缓气息,又把摊上其他的摸了一个遍,再没有新发现。
他才尽量语气平静的问道,“大爷,这个多少钱?”
老沈看了一眼,脱口而出,“三块钱。”
在月工资几十块的年代,三块钱的购买力还是挺强的。
“能便宜点吗?”
“你要是诚心买,再给你便宜两毛。”
林野只是象征性的讲一下价而已,“好,那我买了。”
老沈目露喜色,脸上的皱纹纹路都加深了。
之前聊天的中年男人也对着林野侧目不已。
林野刚下车不久就买到了心心念念的东西,那激动和高兴劲儿就别提了。
他立即从大衣口袋里掏出了一小沓零钱,从中拿了两块八递给了老大爷。
“正好的,你点点。”
“好。”老沈摘下手套,兴奋的接过,三两下就确定了钱数,“对的。”
钱货两清,林野急着去做实验,也没有了继续逛的心思。
他很快找了一个偏僻稳妥的地方进了空间。
“汪汪!”
“嗷呜!”
两狗一狼原本在平台附近磨牙玩耍,看到主人出现了,立刻四爪并用热情似火的飞奔过来往他的身上扑。
在火车上的时候,林野也进进出出了多次,顺便投喂了它们。
他挨个的摸摸头和脖颈的毛发就想打发了。
“你们自己玩去吧。”
好不容易又摸到了他的影儿,哪个都没有离开,反而凑的更近了。
林野拿这些毛茸茸没办法,索性随它们去了。
外面天气没有那么冷了,也要零下十多度。
到了温暖的空间里,林野第一件事就是换上短袖和大短裤。
然后才去研究新入手的玉佩。
从外观来看,平平无奇,上面雕琢的是童子骑马的图案。
但是跟上次一模一样的越来越热。
林野驾轻就熟的戴上棉手套,拿去了不知名的大树旁。
手掌形状的树叶摆动频繁。
枝头上含苞待放的粉白色花骨朵随之轻晃。
树干上面裂开了一个口子。
林野毫不犹豫的就投喂了进去。
待愈合后,他眼睛紧盯着即将到来的变化。
或许只过了几息之间。
粉白色的花朵肉眼可见的同时绽放,露出嫩黄色的花蕊,那副画面美不胜收。
林野和三只活宝一同见证了这一奇迹美景诞生的过程。
阵阵浓郁的花香疯狂的释放扩散着。
林野忍不住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
心想凡事都是过犹不及。
这香的都有点呛人了。
幸好过了半晌,味道由浓转淡。
对于只是开花,却没有结果的事,林野倒也没有多少失望。
欲速则不达,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不是。
回想上次投喂后屏障消失,这次还不知道有何变化。
他很快探查起来。
然后,有了惊喜的发现!
从前林野在空间里,能够隐隐感应到外面大概两米以内的状况。
现在至少扩大到了五米多。
之前需要手动种植采摘收割,现在用意念就可以了!
这对于林野来说,绝对是可喜可贺的事情。
他再有力气和时间也不想浪费在这些上面。
终于可以像游戏农场那样轻轻松松种田了。
林野来来回回实验,收获了各种蔬菜水果十多筐。
再一次感叹,真是不虚此行啊!
后来觉得有些困意,才回木屋的床上补眠。
翻了几个身睡着的时候,嘴角还挂着浅浅的笑意。
林野再度醒来的时候,已经一点了。
他洗了把脸清醒清醒,出去后找个家饭店吃饭。
因为意外之喜而高兴,点了樱桃肉、熘肝尖、醋溜鲤鱼、大拉皮四道菜和两碗米饭,还喝了几杯啤酒。
酒足饭饱,林野去了第一百货,逛街买东西的同时顺便消消食。
现在的哈一百还没有搬入新址,坐落在石头道街与地段街的交叉口。
大楼长300多米,共四层楼,是全国著名的十大百货商店之一。
要说建筑最吸引路人的还是一楼外立面的30多幅巨大玻璃窗组成的沿街橱窗。
主橱窗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随时更换内部陈设。
海城的金星电视、羊毛衫羊毛裤、各式化妆品,哈市的孔雀自行车、洗衣机,京城的牡丹牌电视机、收音机,杭城的真丝品,苏城的苏绣等等都作为展品在橱窗陈列过。
目前销售最火的是黑白电视机。
据说要起早排队,从一楼沿楼梯一直排到四楼家电商场。
为了防止加塞,每个人一张号票,有时还要在衣服上写上号码。
林野在手表柜台,大手笔的买了好几块。
其中给女朋友的是进口的女士方型手表。
应该说算是这时很时髦的款式了。
又林林总总买了一些服装后,他也上了四楼。
电视机虽是黑白的,依旧是绝对的奢侈品。
但能拥有电视的人家也少之又少。
毕竟几百块钱不是小数目,需要一家老小攒上好久。
林野暂时也没有动买电视机的念头,只打算先看看。
倘若把电视机买回了家,那么肯定会有很多人蜂拥而至到家里看电视,将没有消停的日子可过了。
而太过高调,也容易惹来旁人的嫉妒和使坏。
尤其他家做着加工的小作坊,更要多多注意。
逛完了哈一百,林野又去了秋林和中央大街索菲亚教堂。
最后感受完了夜幕下的省城,然后才带着一堆战利品进了空间。
这时招待所的环境卫生条件差,好的宾馆没有一定的级别和身份还住不进去。
因此,林野打算索性在空间里休息。
吃也吃了玩也玩了,见主人并没有消失,三只活宝给高兴坏了。
齐天和大圣并排的扒着床沿,尾巴摇的好像螺旋桨,哼唧的想要上床。
青天也没有落狗一步,歪着头瞪着眼睛卖萌,意图明显。
林野最后受不了它们撒娇批准了。
这一夜,他在左拥右抱中入睡。
别的都还好说,只是带毛的家伙个个都跟火炉似的,醒来时都把他热出汗了,不得不又简单的洗了个澡。
早上,林野去老都一处吃的三鲜馅饺子。
饭后,去了旧物市场。
林野到了以后发现,跟他去逛过搬迁到南直桥下的古旧市场相比,差别不是一星半点。
现在还没有以后古玩行业商贩的涌入,大多是置换买卖旧的生活用品。
卖旧书的摊位倒是有不少。
其中不乏有元代的中药书,明代的毛装书,二十四史,民国时期的英语小说,英语词典诗歌等等。
林野逛着逛着就品出点儿趣味来。
心里暗忖,等以后去京城琉璃厂、鬼市淘宝,岂不是更美的很?
他越发期待了。
林野走走停停,买了几本古籍和一个巴掌大小的小瓷瓶。
竟然又遇到了那位姓沈的老大爷。
不过,感觉他今天气色不如昨天好,眼白有些发红。
“大爷,你在这摆摊啊。”
老沈笑呵呵的说道,“是啊,小伙子。我又从家带了一些货,你再瞅瞅?”
“行啊,那我就再看看。”
虽然不太可能有新发现,林野也走过去,选了一处没人的空位蹲了下来,打算消费一些。
老沈去了旁边的摊主身边,站在一起聊着天。
正在林野聚精会神的翻着一本线装书的时候,突然听到一声惊呼。
“老沈,老沈,你怎么了?”
林野一抬头看到刚刚还好模好样的老大爷,闭着眼睛倒下了。
男摊主及时的扶住老沈的头,一脸慌乱焦急,又手足无措的不知如何是好。
一时间,很多人听到动静或者看到了,也都刷的围了过去。
“老头这是怎么了?”
“晕了?”
“是不是低血糖啊。”
“……”
众人纷纷猜测着,也有上前想要查看帮忙的。
现在的人们还是很热心助人的,遇到事通常也不会袖手旁观。
更何况他们常摆摊的,有的都认识。
林野也凑近了一些。
前世,母亲在八三年突发脑溢血去世后,他自学了点急救方法。
但不是专业的医务人员,也分不清老头现在的情况,没有贸然的有所动作。
担心最后没有救人,反而害了人。
这时,有个老大娘用力的掐着老沈的人中。
大概过了一分钟左右,老沈的眼球滚动,缓缓的睁开了眼睛。
“太好了!”
“醒了,醒了!”
林野和其他人都不约而同的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