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秀荣他们回来的时候,林野和程依梦已经收拾妥当。
并且正在厨房里洗菜切菜,准备做晚饭了。
林野一听两只狗叫的动静不太一样,就猜到了不止母亲和表妹。
等他擦擦手快步的出了屋。
果然看到了跟在后面拎着东西的林城和邱丽凤。
“大哥大嫂也来了。”
邱丽凤抿着嘴笑道,“今天不是你生日吗,我们寻思过来看看。”
林城举起手里的盒子,笑呵呵的说,“也不知道买啥好,最后给你在百货大楼买了一双三接头皮鞋,你赶紧试试合不合脚。”
林野没想到他们两口子也买了东西,既有感动又有无奈,但买都买了,亲兄弟之间再说那些客套话实属没有必要,“是43码吗?”
林城点头,“对。我记得你比我大一码。”
“那应该能合适。”
林野一边说着,一边接过了鞋盒。
然后进了客厅,坐到了沙发那里试穿。
程依梦和邱丽凤这对妯娌,也都面带笑意的打起了招呼。
俗话说,脚底下没鞋穷半截,说的就是一双鞋能完全体现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
而三接头皮鞋,无疑是这个年代和喇叭裤并驾齐驱的时髦的象征。
由于最初这种三接头是军需品制式皮鞋,有一段时间只有一定级别的军官才能配发,这也成了军官皮鞋的经典款式。
而且非常的结实,曾经有人一双鞋风里来雨里去,穿了十几年照样一点问题都没有。
又因为进入了百货大楼或者商店开始售卖以后不便宜,要二三十块钱,在月工资几十块的时候,很多人要花掉了大半個月的工资,勒紧裤腰带才能买上。
所以,有不少人买到以后第一件事必然是给三接头皮鞋的鞋后跟进行钉掌,还是铁制的。
一般出门的时候,都会刻意地反复擦拭,把鞋尖那块皮子擦得锃亮。
平时用干毛巾擦,隔两三天上一次油,包括鞋底的边都擦的特别干净。
林野两只鞋子都穿好之后,在地上踩了踩,“大小合适。谢谢大哥大嫂了,我很喜欢。”
邱丽凤连忙说道,“哎呀,合适喜欢就好。跟我们说啥谢谢啊,那不是外道了吗。”
林城笑着附和,“是啊,咱们之间可别那么客气。”
潘秀荣这时已经进厨房转了一圈出来了,一脸灿烂笑容的说道,“对喽,都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老二,我看你还弄松子仁和苞米粒了?”
“嗯。我打算做松仁玉米。”
其实现在正是采松塔的时候,新松子也下来了,但家里还有去年陈的松子,林野就打算炒菜用掉。
邱丽凤夸赞道,“老二可真会琢磨做菜。小梦,你以后可有口福了。”
程依梦知道林城也是会做饭的,忍着脸热,商业互夸了一句,“听说大哥也做得很好呀。”
林城听到了,连忙摆手,“我可赶不上老二做的好吃。”
邱丽凤笑了笑,“你大哥还算有点自知之明。那可是骑马都赶不上。”
林野听着他们的对话,勾了勾唇角,将鞋子脱下装回了鞋盒,安排道,“妈,做饭的事儿你们别管了,我跟我大哥一起弄。”
林城立刻积极响应,“对,我俩就够了,你们女的别伸手了。”
潘秀荣拍着巴掌笑道,“那感情好,我们几个就擎等着吃现成的了。”
程依梦和邱丽凤她们也都不约而同的笑了。
说归说,四个娘子军在客厅里唠嗑的同时也没闲着,干着扒蒜摘葱等小活。
邱丽凤已经知道了程依梦家送的那些冬虫夏草的价格,除了感叹人家真有钱以外,也对她的二哥格外好奇。
“小梦,你二哥咋跑那么老远工作?多艰苦啊!”
程依梦扒蒜的动作一顿,“他是工农兵大学生,前几年毕业后响应号召分到那里的,结果去了就回不来了。”
“哎呀妈呀,工农兵大学生可挺厉害,这咋这么……”
邱丽凤下一句话没有说出口,程依梦也能猜到估计是想不开之类的。
他们作为家里人何尝不这样想,但是有什么办法呢。
涉世未深的时候,太过理想主义,等真正的到了那边有了很大的心理落差后,即便是后悔也晚了。
潘秀荣看出来二儿媳妇眼底闪过的黯然,急忙信誓旦旦的说道,“你二哥肯定非常优秀,到哪里都能发光发热,以后绝对有机会调回来的。”
程依梦瞬间有被宽慰到,脸上扬起了笑容,“是的,反正他也还算年轻,总会遇到机会的。”
厨房里,林野让林城给打下手,干着切菜的活。
他则先把排骨打了水焯。
热锅倒油,挂糖色,煸炒的差不多了,加入干豆角丝、宽粉、土豆干、玉米段等配菜。
炖煮过后锅边贴上一圈玉米面饼子。
除了这道铁锅炖排骨,其余的都用煤气罐溜炒,出菜的速度很快。
最后圆桌上摆好了八道菜。
其中溜肝尖和松仁玉米最受欢迎,达到了空盘的程度。
酒足饭饱之后,外面的天也彻底黑了。
如果是程依梦一个人回林业局,林野还真有点不放心。
但是现在有了林城两口子同行,就没有那么多想法了。
几天后。
林野收到了林静邮寄过来的一封长达七八页的信和一个有些分量的包裹。
包裹里面有京城和她同宿舍同学老家的特产,还有给林野的生日礼物。
一些在这边买不到的复习资料。
林野翻阅的时候,真是哭笑不得。
不知道应该说妹妹贴心还是不贴心,总之对他要考电大的事儿着实太过上心了。
而潘秀荣对女儿的来信,那是欢喜异常的反反复复的看,为此还学会了查字典。
并且在林野的指导下,写了一封长长的回信。
他们去邮局投递的时候,也装了一个颇有重量的包裹。
里面有今年新下来的松子,木耳,蘑菇,还有潘秀荣亲手织的帽子手套和一些吃食。
母子俩从邮局出来,林野下了台阶去开自行车锁。
潘秀荣有些担心的说道,“老二,人家说那么老远得邮好多天,那些肉酱不会到了的时候坏了吧?”
林野无奈的直起腰,语气笃定的说道,“放心吧,妈,你加了那么多盐,都有点齁的慌了,就算十天半个月也一点事儿没有,何况用不了那么久。”
“那还行。我寻思你小妹怪想家的,能够吃到点我做的东西,多少也能好受一点。”潘秀荣说完轻叹一口气,“要不然这距离寒假还有几个月呢,日子可咋熬啊。”
毕竟户口的事杜非凡正在办着,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个信儿,林野也确定不了他再度进京的时间,只能宽慰母亲一番。
“几个月而已,时间过得很快的。而且她在学校也很忙,估计能腾出时间来想家的时候并不多。”
“不多还行。”潘秀荣一面说着,一面扶着林野的腰坐上了车后架。
林野确定母亲坐稳以后,才蹬起了脚蹬子,朝着服装店的方向而去。
结果,还没有到地方就看到店门外停了好几辆自行车。
朱晓敏抱着手臂站在裁缝店门口,朝他们的店里张望。
林野立即小声问道,“朱姐,怎么了?”
朱晓敏急忙走到了他们面前,放低的声音说道,“过来几个机关的人打听情况,好像要报万元户。进你家店半天了……”
林野心里顿时咯噔一声。
熟悉未来几十年剧情的他,非常清楚这个万元户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自古以来都是枪打出头鸟。
况且,再过几个月,就到了有人倒霉的时候了。
母亲和表妹平时没少被林野洗脑,知道赚到钱了也要低调再低调,跟外人死活也不能说实话。
但是冯佳慧是新来的,他一时间也拿不准脉搏。
林野稳了稳心神,问道,“是吗。跟你家也打听了?”
朱晓敏语速极快的说道,“打听了,我就做衣服收手工费,累死了也成不了万元户啊。”
潘秀荣早就下了车子站在一边,立刻说道,“我们也白扯啊,才开业几个月,钱都压在货上了,不赔钱就不错了。”
林野听出来母亲在强作镇定,连忙递过去一个安抚的眼神。
潘秀荣心领神会,捏紧了拳头给自己打气。
林野将自行车推到了窗户下停好,然后拉开了店门,走了进去。
只见店内或站或坐着有三个眼生的男人。
虽然有中年人和年轻人,但一看穿着打扮和气质就是坐办公室的人。
“这是老板和儿子吧?”
“是的。”林野不卑不亢,面露微笑的应对,“你们好,来半天了吧。”
一位戴着咖啡色框架眼镜的中年男人,手里拿着本子和钢笔,出声说道,“到了有一会儿。也跟你家这俩亲戚聊了聊,生意挺不错啊。”
林野从进屋以后,就不动声色的和李慧慧她们都有过眼神接触,大概的确定了目前的情况。
“还行吧,压货压的厉害。”
倚靠在柜台旁边,梳着三七分头的年轻人笑着说道,“只要有货在,早晚都能卖出去,也都是钱啊。”
林野动了动唇,刚要说话,那位中年人抢先一步,和颜悦色的说道,“我们今天来呢,除了了解情况,也想跟你们店主谈一谈。
咱们市里正在进行万元户评比活动,如果能够评上的话,会给予一台12寸的黑白电视机的奖励,价值五百多块,这可是一件大好事。”
对于旁人来讲,这个奖励的确很是吸引人。
但林野却是不为所动。
不过,面上肯定不能表露出来。
潘秀荣也明了这其中的深浅,双眼冒光,激动的说道,“哎呀,竟然奖励电视机,我们家到现在都没能买上呢!”
林野在心里给母亲悄悄的点了一个赞,也一脸心动的说道,“是啊,还是12寸的呢,这也太好了!可惜,咱家达不到万元户的标准啊。”
另一位矮个子的年轻人说道,“怎么达不到?我们提前也是做过功课的,你们从四月份开业至今已经快半年了,拥有的资产还没有一万元?”
林野很是惋惜的说道,“真的没有。”
他又故意压低了声音询问道,“可不可以夸大事实的虚报,然后领到电视机啊?”
此话一出,三人面面相觑。
中年男人更是面带怒容的合上了本子,站了起来。
“你这个小同志,怎么能抱着弄虚作假的思想,我们这个评比可是要讲究实事求是的!”
林野急忙表示,“同志,你先别急,我也是问问而已,并没有真的想作假。”
“问问也不行!这种想法压根就不应该有!”
男人说完以后,朝另外两个人一挥手,“咱们走!”
“哎,同志,你听我说……”
“是啊,别急着走呀!”
林野和潘秀荣做做样子的追了出去。
三人分别骑上了自行车,扬长而去。
朱晓敏和附近的店主都在密切的关注着,纷纷凑上来打听。
“咋回事啊?”
“那几个人好像生气了呢?”
林野苦着脸,“别提了,一言难尽。怪我说错话了,不知道有没有把人得罪了。”
潘秀荣面露指责之色,“也不知道你咋想的,那话还能拿过来就说!”
说完,她就一甩胳膊貌似气呼呼的进了店里。
林野跟几个人抱歉的打了一个手势,然后也快步的跟了进去。
留下朱晓敏他们,伸长了脖子朝店里张望的同时议论纷纷。
潘秀荣直接走到了后面,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小声的嘀咕,“刚才紧张死莪了。不过听说是电视机的时候,还真挺动心的。”
林野揽住了母亲的肩膀,低声笑道,“可千万别动心。妈,你刚刚的表现是这个!”
他由衷的竖起了大拇指。
潘秀荣笑着拍开了他的手,看向了外甥女她们,“你们两个小丫头也紧张的不行吧?”
李慧慧和冯佳慧心有余悸的异口同声的说道,“是的。”“特别害怕哪句话说错了惹祸。”
“应该没事了。”
林野又询问了他们没回来之前的细节。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把经过讲了讲。
“他们先进的裁缝店,声音挺大的,我俩听到了点话音。完了呼啦的进来咱们店里,多少也有了点心理准备。我一直记得二哥你说过的话……”
“我说刚来几天,也不清楚。反正一问三不知。”
林野听后放心了不少。
但是,既然不想趟这万元户的浑水,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还要做一些未雨绸缪的事情才行。
其实“万元户”这个词,是在70年代末产生的,得益于邓大大开创的改革开放事业,特别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思想。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对农村政策、城市政策都进行了较大调整。
在农村,主要是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一方式极大促进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一些农民靠着个人或者全家的埋头苦干,经营有方,超越其他农户,成为第一批在农村富起来的人。
在城镇,国有或集体企业也实行改革,或实行层层承包,或实行改制。
一些企业职工丢掉铁饭碗,还有没工作的人,或迫于生活压力,或为了实现人生价值,从事个体经营。
他们靠着精明的头脑,敏锐的嗅觉,掘到人生第一桶金,这些人成为了第一批在城镇富起来的人。
不论城镇还是农村想要评上还是有一些标准的,而林野目前放在明面上的一堆一块差距很大,再加上背地里找了人,总算是虚惊一场,平稳度过。
林区是个四季分明的地方,过了八月节以后,天气一天比一天凉。
早晚甚至都要穿上厚衣服。
地里的蔬菜,也陆续的罢园了,只有黄豆和萝卜胡萝卜窝瓜等等还比较坚挺。
林野他们家除了之前腌了各种咸菜,晒制的一些豆角丝茄子片土豆片等干菜。
今年潘秀荣姐妹俩还打算自制一些西红柿酱,等到冬天的时候能够丰富餐桌。
为了更好的密封保存,林野这一次没有用罐头瓶子,而是选择了输液的瓶子。
不过现在输液瓶子很紧俏,少量的好说,量大的话找起来需要用点心。
林野也是通过找医院工作的人,勉强凑够了一百多个输液瓶子。
他们制作西红柿酱的时候,在林业局的老房子那边进行的。
人多力量大。
大家伙分工明确的清洗消毒瓶子,弄碎西红柿灌装,然后上锅继续蒸。
等到开锅半个小时以上西红柿烂烂乎乎的了,还要赶紧的掀开盖,把一个个橡皮塞快速的堵在瓶子上,避免进入更多的空气。
制作完成后装进纸箱子里盖上棉布,存放在阴凉处。
保存好了,没有变质的话,吃一冬天都没问题。
时间在忙忙碌碌中匆匆而过,似乎转眼间就到了国庆节前夕。
八十年代的国庆节,只放一天假。
虽然不像后世那样放上几天,但是不需要连着上班补休,让人疲累和人仰马翻,也算是好事。
林野在没有放假之前就有了一些计划。
然而,没想到,又遇到了计划赶不上变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