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 优势在我!(1 / 1)傍海思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哇,今天李晓好帅啊!”

“晓哥哥,我的晓哥哥,【痴汉脸】”

“这才是我华夏央台的主持人,看看其他的男主持,除了李晓外我真的想不出还有别人能担此重任。”

“这才是典藏华夏真正的门面啊!”

开场介绍完,李晓不想让观众等着急,便直入主题。

“要论民族之武威,何朝不及强汉,但要是论王朝之兴盛,无人不提大唐!”

“唐朝,这个华夏历史上不可擦拭的璀璨明珠,它在其政治制度上完美继承了隋朝,甚至在之上还有强化,后世成祖朱棣宣称万国来朝,可真正当的起这个词的,是唐朝。”

“而唐朝,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有些人会说李太白,或是杜子美。”

“但,再答案再怎么不同,华夏子孙最终都将会喊出那个心底里的名字,真正武德充沛的偶像!”

“他就是——”

“大唐王朝的真正奠基者,十六岁冲入敌阵厮杀,二十岁一战擒双王,天策上将军,封无可封的头号狠人,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三字一出,直播间瞬间掀起一阵狂热。

“我就知道!怪不得今晚节目的开头有唐乐的影子,我就知道要讲唐朝,典藏华夏牛逼!”

“李世民啊,他名场面可太多了,不知道要讲哪一个。”

“还有哪个?那必定是李世民这一生最大的手笔,玄武门之变了。”

“快快快!我等不及了!”

相比较第一期场景布置,李晓这一次格外用心,为了不让观众们太过跳脱,他将摄影棚装饰上了一些唐人的风格。

在隋唐研究院内,聚集了一群上了年纪的老教授,他们无一不守在电视机前,看着正在节目的播出。

领头的教授是程玉龙教授的师兄弟,名叫钱强,他就是听了程老的话,叫了一帮曾经的老同事,一起看这个十分考究的历史综艺节目。

看着电视上的李晓轻轻挥手,先是扭曲的屏幕又渐渐暗下,由远及近传来一声声人群嘈杂。

而后,突然一声嘶吼的马昂,快速的将人拉入了那个武德充沛的华夏大地。

渐渐的,大幕拉起,一道皎暇的月光越过苍穹。

时间来到了公元626年。

钱老马上被这么精妙的转场给吸引住,他现在立刻明白,为什么程玉龙顾不上他嗓子不好还要打电话让自己务必收看这个节目。

当真是好啊。

一处威严的青石砖墙下,李晓慢慢走过,直到——天策府。

其实就是宏义宫。

原因是天策府远在洛阳,李世民手没法深那么长,索性将人全都挪了回来,只留了个空壳子在哪里。

天策府主要人马都聚集在长安,这宏义宫也就成了新的天策府。

真龙天子盘踞之地,果真有王气升腾!

作为大唐帝国最高的对外军事最高指挥所,天策府更是高于一切武官官府,拥有直接向权力中枢对抗的能力。

这个地方,就是这里的人说了算。

而这里的当家人,就是前不久刚刚生擒王世充,窦建德,李家老二,秦王李世民。

但是这个时间段,这里貌似并不太平。

李晓朝两位看守府门的卫兵拱手,二人立即识相放行。

谁不知道这个与秦王相谈甚欢的年轻人,虽说衣着有些古怪,倒也还算顺眼。

但除去李晓以外,偌大的一个宏义宫门前竟无一车一马一人路过。

气氛安静的可怕。

李晓踏入门院,只听得卧在草根里的虫子叫个不停,就连下人都不甚走动,只是静静的呆在原地做自己的事。

看来今晚的宴会要泡汤了。

李晓知道缘由,但他现在还不能告诉观众,得先把气氛烘托到位了再说。

因为系统的原因,他可以随意开启上帝视角,切进李世民在书房与手下的对话。

只是一个响指,李晓就与第一视角融为一体,缓慢的穿过了一睹冷墙,进入了一间点着光亮蜡烛的房间。

奇怪的是,蜡烛上并没有套灯罩,所以屋子里的光线不怎么好,但这样也很好的衬托出了当下略显紧张的氛围。

屋内静的只能听到房外时不时传来下人干活时的窃窃私语。

几个人分坐在两旁,大半身形完全隐匿在黑暗中。

而坐在上首位置的,是一位身着锦衣的贵气青年。

从衣装上可以断定此人绝对非富即贵,但眉眼间分明透着完全不属于这个年纪该有的杀伐戾气。

是了。

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唐太宗李世民。

但此时,他还是排行老二的秦王,东部地区文武一把抓的天策上将。

只不过现在,他的势力已经被他老爹打压的所剩无几。

长安的朝廷,对他这个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的儿子不甚友好。

甚至就连皇宫都不让他住,给他在外面盖了栋别墅让这个二儿子滚蛋。

此时烛火霖霖,灼的李世民那张严峻的面庞更加阴沉。

他手旁的桌上,放着两封文书。

一封,是朝廷刚递给他的军报,内容是北方匈奴寇边,战事或将又起。

另一封,是来自在太子府卧底文秘王晊的密报。

这封密报,当真把一向沉稳的李世民吓的不轻。

李晓无法让观众看到信的内容,但他很细心的在屏幕右上方做了说明。

第二封密报内容是:匈奴寇边,太子举荐齐王元吉挂帅出征,但二人却在私下密谋在出征宴会上伏杀秦王,分散原本天策府的班底,逐渐瓦解秦王遗留的政治遗产。

据史书记载,尉迟敬德得知此事后力劝李世民先下手为强,以绝后患。

李世民“果断拒绝”,并说什么顾及兄弟情义之类的鬼话,“不忍”下手。

但看现在李世民这幅愤怒至极的模样,恐怕上述历史对话是凭空捏造出来的。

李世民压根就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接到密报后立刻叫来了房玄龄杜如晦这一帮人前来商议。

任你怎么打扮史书,可真相永不会变。

但现在刀架在脖子上,指望别人不反抗哪是绝对不可能的。

更何况这人还是李世民。

仅仅过去了十分钟,节目就紧抓观众的眼球,从这件看似小的事情作为切入点,从而快速展开玄武门之变的一系列前因后果。

李世民好像是看到了李晓,对着镜头望了一眼。

只有在名场面中当主角的人,才能感觉到李晓的存在。

当然,如果其他人想看见他也不是不行,但前提是李晓想让他们看见自己。

然而就这一眼,屏幕前的观众品出了许多的味道。

有愤怒,阴郁,不甘,纠结,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

“这个李世民哪里找的演员?太厉害了!”

“我的天,这眼神好可怕,像一头被激怒的猛兽。”

“我刚从地方台那个节目回来,那些个明星确实厉害,但是看着实在出戏,还是这个好!”

坐在指挥台的赵三江,看了眼下属报告的地方卫视同时播出的节目收视率。

与典藏华夏足足差了两个百分点!

直播间人数也差了将近七十万人。

心里紧绷着弦的赵三江终于暂时松口气。

目前来说,优势在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