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然没送豆花再回学校。
从豆花情绪崩溃,扑在童媛媛怀里痛哭,季然如何看不出来闺女对她生母的情感仍浓厚?
只不过豆花心智早熟,太过懂事,平素将这份情感深埋于内心,不表露出来罢了。
还去上什么课,这个时候的豆花最需他们陪伴左右。
一家三口直接回了家里。
季灵刘文静也都没回公司,一道跟着。
这一天,对豆花来说,是苦涩的一天。
又是甜蜜的一个生日,她最亲近最爱的人,都在她的身边陪伴着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姑静姨姨……
在他们的陪伴下,豆花从情绪的沼泽中走了出来。
晚上,一大家子在家里吃着晚餐。
菜肴丰盛,其中当然包括那碗长寿面。
按豆花的喜好,煎鸡蛋,不加三胡椒油……
豆花吃得很开心。
饭后,季然接到李伟的来电。
李伟告诉他,他前任俞敏确实有点万念俱灰,想不开了。
不过经过所里工作人员大半天的耐心开导,俞敏的思想离开死胡同,逐渐地看开了。
当下俞敏已经离开江心县,至于去了哪里,不得而知。
她让工作人员转达对父女俩的歉意与愧疚,转达对女儿生日以及未来的祝福,并祝季然和童媛媛白头谐老。
她还说往后余生,她不会再出现在父女俩的视线当中。
“李所,谢了。”
听李伟讲完,季然真诚道谢。
话说俞敏如果因今天之事真的轻了生,确实无人需要担责,一切俱是她咎由自取。
还是那句老话,自己做的事,自己来买单。
可诚如童媛媛所说,这個女人终归是豆花的生身之母,养育了豆花四年之久……
是与他季然共同走过数年光景的人……
纵使她再令他感到恶心,季然也不希望看到她落至如此下场。
好在那女人幡然悔悟,这无疑是最好的结局。
“为人民服务,乃我莫大的荣幸。”
李伟话语铿锵,在那边又开始装逼了。
季然就拿他开涮,“我听说镇上王妈子家的厕所堵了,你去为她服务一下……我们隔壁江北村李大爷家的旱厕满上了,你帮他去挑一下……”
“咳咳……”
李伟被呛到,“那个啥,我记起来还有点事情要处理,下回咱们喝酒……”
季然笑道,“行,我请你。”
挂断电话,走到屋前坪边。
点了支烟,望着昏暗的夜空,静静地想着事情。
“老公,怎么了,刚刚李所都说了什么,那个她……没事吧。”
童媛媛走过来,从后面深情款款地抱住他健壮的腰身。
“她没事,还转达了对豆花的生日祝福,并祝我们幸福。”
季然如实说道。
要扔掉指尖的香烟,童媛媛善解人意地阻止,她知道季然这会的情绪需要尼古丁来协助释放。
“老公……”童媛媛在他的耳畔,柔声说道,“我看她,挺可怜的……被闺蜜忽悠到国外,结果……”
季然一口烟深吸入肺,缓缓吐出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这是自然,若曾经不干可恨之事,何来今日的可怜下场,所谓有因才有果吧。”
童媛媛深以为然,望着遥远的西方天际,“我在想一个问题,那些向往着国外月亮和空气的非官二代非富二代的华人,他们在那边的真实情况,都是什么样子的?”
季然扔掉烟头,踩熄,笑道,“想那些与我们没一毛钱关系的人和事干嘛,你这纯粹是咸吃箩卜淡操心。”
“讨厌!”童媛媛粉拳高举,温柔落下,“我就是看到我们国内,祟洋媚外之风历来盛行……包括寻常百姓,商界精英,达官显贵,甚至是高等学府里都……”
季然摇了摇头道,“我等升斗小民,自己树立正确的三观,教育好儿女即可。其它的,我等就算有想法,想做点什么,又能怎样?”
“好吧,不说这些没趣的了。”
童媛媛和他并肩而立,正色道,“芦荟面膜的事……”
季然道,“新厂建设离投产,不是还早嘛。”
童媛媛白了他一眼,“我这不是迫不及待要做大做强了嘛。”
季然就笑,“你啊,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童媛媛噘着嘴,“我就想快速吃下这块热豆腐。”
季然理解她的事业心,“等明年开春吧。”
“嗯好。”童媛媛抿嘴轻笑,畅想着芦荟面膜一旦推出……
霎时笑靥如花。
……
这个晚上童媛媛没回县城,留在悠然居。
按说季然又将是辛勤且幸福的一晚。
可,他却在孤独中煎熬着。
童媛媛陪豆花睡去了,理由1:上次他就和季然约定了,10天之内……他们各自调整身体状态;
理由2:豆花这会可能仍在心理虚弱期,需要她更多的陪伴。
季然熬了一宿。
转过天来,看到闺女的精神面貌彻底回复到从前,他感觉这一宿没白熬。
童媛媛回了公司,顺道送豆花到学校。
季灵刘文静亦回了她们的战斗岗位。
雨停了,天晴了,气温再次稳定了。
围墙的施工接着热火朝天。
季然则在‘一方清泉’里转移草鱼卵后,加紧拧螺丝。
时光匆匆。
一晃来到了11月8日。
周五。
二十四节气之立冬。
树上的叶儿愈发地枯黄,风一刮,落叶哗哗,纷纷扬扬。
路旁田埂上荒原里的野草,亦在渐渐地枯萎着。
整个村落的景致,萧索的味道更浓了几分。
这天上午,季然接到季灵的电话。
“哥,活动明天一早就正式开始了,下午那十名粉丝就会陆续赶到,我们会把他们直接带到活动现场……我之前提到的几样东西,怎么样了?”
季灵一直记挂着这事。
在她看来,此次活动给粉丝们留下的印象将有多美好,上限取决于他哥。
“哥知道的,这事你就别操心了。”
季然淡然回应。
他还是之前的态度,看前来的十名粉丝是什么样的人,正不正经,值不值得他用好货招待。
“好吧。”
季灵没揪着这事,“明早七点半,活动正式开始,你是主角,记得要及时地赶过来……然后全程你都不许当逃兵,听到没?”
季然道,“听到啦……你到底是我妈,还是我妹啊。”
季灵嘿笑,“嘿嘿,你觉得是什么就是什么……”
挂了电话。
季然着手明天活动他这一块所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先去了趟清溪涧,问酒叔讨要酒。
不白要,拿鱼换。
酒叔一直馋他水库里的鱼呢。
“酒叔,你那缸子酒,开缸了没?”
将十几斤普通酒装桶,季然问起一直惦记着的那茬。
“你小子啊。”
酒叔慈祥地笑道,“开了,味道比上一缸,要差点,不过比这些,要强了去了。”
季然咽了口口水,“那你给我整个十斤八斤。”
“十斤八斤不是问题,问题是你的那秧苗……”酒叔扫了眼山涧中光秃秃的水田,“我自己能培育吗?”
“估计难。”
季然拍着胸脯,“放心,明年你的这几块田的秧苗,我包了。”
“你小子上道哈。”
酒叔满意地拍了拍季然的肩,“来,随我去取酒吧。”
很快一坛子10斤装的二代大米酿酒归季然了。
从大缸子里舀酒的过程中,季然已品尝了。
如酒叔说的,比一代大米酿造有差距,比酒叔其它的酒,香醇了很多。
酒叔的寻常酒已经是世所罕见的佳酿,惹得十里八乡酒鬼们涎垂三尺……
这用系统大米酿出来的酒,季然敢发誓,要是投放到市场上去,酒坛必迎来巨震!
当然,季然才不会拿它们去卖钱呢,自己喝都嫌少了,且老头、岳老子,总要分他们几杯吧。
和酒叔说着话,季然看向了从外归来的三只狗子。
狗娘翼虎还是老样子。
晶晶润润嘛,和滚滚圆圆一样,早已长大成狗。
因为食物的原因,成长的过程中,它们就不如滚滚圆圆壮实,长大后更是小了一圈。
不过和普通狼狗相比,它们也算得上是巨无霸。
毕业它们的狗爹同为汪仔。
逗着狗子们玩了一阵,季然离开了清溪涧。
回来继续准备工作。
经过香麦草改善肉质的鸡鸭鹅,各抓两只。
水库里的草鱼,钓上个五条。
重新投喂香麦草后,草鱼们不再瘦骨嶙峋,重回膘肥体壮肉嘟嘟。
鱼与三禽,全部宰杀,存放进‘一方清泉’。
酒早已存放进去。
随身携带着两个‘超级冰箱’,就是方便。
好货都已备妥,季然琢磨着再弄点啥比较有特色的东西。
站在水库坝上,眺望整个村落。
季然目光锁定了村畔那连绵的竹子。
立冬了,山上的各种野货接近落摊。
但南方的竹林里要出好东西啦。
……
今天豆花没有课后辅导,至于英语补课追赶班上的进度……
英语老师李菲儿表示,是班里其他学生要坐着飞机,才能赶上豆花了。
豆花的学习能力、语言方面的天赋,早已令她叹为观止。
季然到学校接了豆花,笑呵呵地道,“闺女,回去爸爸带你玩个好玩的事情。”
“什么好玩的事情?”
豆花来了兴致。
她的学习神经一直绷得很紧,也想放松一下了。
季然笑道,“莪们去竹林挖冬笋。”
入冬后南方的竹林里将出的好货,正是冬笋。
冬笋蕴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维生素、有机微量元素、纤维素等……营养价值很高。
然后它的肉鲜质嫩,清脆爽口,品质在所有笋中,出类拔萃。
冬笋炒牛肉、冬笋炒腊肉、冬笋焖鸡鸭鹅肉、冬笋煮鱼……
可以说冬笋与肉类百搭。
其中有几道以冬笋为主食的菜,还是南方名菜。
冬笋号称笋中之王,可不是浪得虚名。
“好啊,我还没挖过冬笋呢。”
豆花欣然同意。
父女俩回到悠然居,季然拿了把窄锄头,豆花拿着她的专属小锄头……
再提了一大一小两个篮子。
“老爸,冬笋是长在土里的吗?”
出发前豆花问。
“是的。”季然回答并科普,“所有笋都是从笋鞭上长出来的,包括竹了,竹子本就是春笋长大的嘛……而笋鞭长在土里。”
豆花点点头,再问,“好找吗?”
“是个技术活。”季然如实道。
冬笋不像春笋,能蹭蹭地往上长。
冬笋尖尖出了土,基本上就不会再往上长了,除非等到开春气温升高,它们才会再度生长。
但冬笋再怎么长,都不可能成竹。
春天竹林间,死掉的笋中相当一部份,其实不是春笋,而是冬天就已经长出笋芽的冬笋。
正因为冬笋在冬天几乎不出土,所以找冬笋,考验眼力,更考验技术。
一个有技术的挖笋高手,和一个不会挖的一同进竹林,再一同出来。
前者满载而归,后者搞不好会两手空空。
“哦,我知道了。”
豆花看向趴在狗窝里负责下午执勤的两条狗子,“圆圆,你跟我走,帮我和老爸找冬笋……滚滚你看家,不准偷懒啊。”
滚滚……
圆圆……
季然……
还是咱闺女聪明啊,春天里狗爹汪仔化身狗型寻菇器,今儿个狗女圆圆将成为狗型寻笋器。
有了狗子,这找冬笋哪还需要什么技术嘛。
……
来到村里的大竹林。
有几名村民在挖笋,其中包括八叔刘汉山。
江边村的老农们,都知道冬笋的鲜嫩,都喜欢吃这玩意,挖笋的技术都有两把涮子。
其中以八叔刘汉山的技术最为出众。
这个老头一年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两样。
一是抓蛇,二是挖冬笋。
雨水好的一个冬季,他光挖笋就能挣一两万。
而冬笋在江心的平均价格,去年零售是七八块一斤,批发要少个两块左右。
今年冬笋还没上市。
按说今天才立冬,冬笋还只有一丢丢的笋伢子。
然而今年气候正常,雨水充沛,季然根据往常的经验,到这会头一滩冬笋肯定有得挖了。
事实上确实已经有得挖了。
这些村民每个人都有了或多或少的收获,但都是一些个体不大的笋子。
这是小冬笋,是离地面浅的笋鞭长出来的。
埋得深的笋鞭才能长出大货。
大部份的大货们现在也只是个小冬笋,它们需要时间来长大。
“呦,然子你们也来挖笋啊。”
父女俩带着狗子往竹林深处走,经过刘汉山所在的一片。
“挖两餐吃个鲜。”季然笑道,“怎么样八叔,挖多少了?”
“还没长什么货,中午睡一觉起来到现在,就挖了四五斤吧。”
刘汉山神色间不无骄傲,把他篮子里的笋展示给季然看。
季然赞道,“这个时节,这么点时间,就挖了这么多,不愧是我们村的笋王。”
“嘿嘿,马马虎虎,还行。”被季然叫做笋王,刘汉山也不谦虚一下。
的确他的挖笋技术在村里,要是自认第二,没人敢居第一。
……
“八叔,你慢慢挖,我们到里面挖笋去了啊。”
“去吧,我要挖到天差不多黑了,你们要是没挖到,到我这里拿点回去吃。”
“好咧。”
进竹林这一带都被村民们挖了个七七八八,父女俩往竹林深处挺进。
圆圆早已经在竹林里浪开了。
来到脱离村民们视野范围的地方。
父女俩准备开干。
豆花看着地面上,感觉哪里都有笋,又哪里都没笋,于是就要问了,“老爸,怎样才能找到冬笋?我们赶紧先挖一根出来,让圆圆记住气味,圆圆就能像雷达一样,精准无误地找到冬笋了。”
“挖冬笋的入门级技术,找叉找拱。”
季然亦低着头觅笋,边寻边给闺女传授经验,然后又问,“闺女,你知道为什么竹林地面上开叉起拱,就可能会有冬笋?”
豆花挠着头,“因为冬笋在土壤里慢慢长大,慢慢就会把泥土胀开,于是就有了叉有了拱。”
“正解!”
季然满意地颔首,闺女这小脑袋瓜子的思维逻辑能力,是真强啊。
不愧是我闺女,完美地遗传了我的强大基因。
豆花想了想反问,“老爸,有没有可能地里有冬笋,地面没叉没拱?”
“当然有。”闺女举一反三的能力令季然更感满意,“埋得很深的笋,地面就会无叉无拱,当然这个跟土质有关系……而当它们继续生长,早晚地面会开裂拱起来。”
“哦。”
豆花消化了一会儿,“你刚刚说找叉找拱是入门级的技术,那高级的技术呢?”
“高级的技术啊。”
季然把他挖冬笋的经验在脑中过了一遍,组织着语言,“比如说,我们可以根据竹林的朝向,竹子的密度情形,分辩竹林哪一片的笋会最多……再比如说,我们可以根据某根或某撮竹子的竹叶的青翠程度,分辩出竹林那一片土壤的养份含量……竹子越青,说明那片土质越好,越有可能长笋,长出大笋。”
季然接着侃侃而谈,“还有我们可以根据竹尖的倒向,判断出它的母体竹鞭是往哪个方向走的……基本上都是竹尖往哪边倒,竹鞭就往哪边走……”
说着,寻着。
没多久季然就找到了一片包子那么大面积的小拱,拱上裂开了几条缝。
“像这种地方,就必定有冬笋。”
季然叫闺女过来看。
“我挖开看看。”
豆花扑闪着长长的眼睫毛观察了会儿,挥起她的小锄头,挖起土来。
没掘几下,一个黄橙橙的小笋尖儿就露了出来。
豆花眉眼见笑,“喔喔,真有根冬笋。”
季然笑呵呵地道,“找笋是技术活,把笋挖出来同样需要技术,爸爸来挖吧。”
“嗯好。”
豆花让到一边,观摩学习。
季然举起锄头,三下五去二地挖开冬笋的一侧,直至笋的根部。
接着一锄头斩下去,笋与鞭分离,这根冬笋算是成功挖出来了。
小冬笋一根,不到二两。
“圆圆,快过来闻闻,记住气味。”
豆花呼喊狗子。
圆圆听到小主人的召唤,扭着臀儿从竹林深处跑来。
豆花把笋伸到它鼻子下。
“圆圆,记住了没?”
“汪汪……”
圆圆吠叫了声,接着就鼻子近乎贴着地面,找了起来。
滚滚圆圆的狗鼻子比之狗爹汪仔有所不如,但仍然是妖孽般的存在。
想当初还是奶狗的汪仔在田里找黄鳝泥鳅,在岭山找蘑菇,甚至连长在树上的猴头菇都让它找到了。
现在圆圆在气味并不复杂的竹林土地中小小找根冬笋,岂在话下?
不一会儿,圆圆就找到一根。
季然开挖。
还在挖,圆圆又找到一根。
豆花开挖。
季然把这根挖出来,圆圆这回找到一小片。
冬笋就是这样子,经常一长就是一条笋鞭上连绵生长着一根又一根的冬笋。
这是挖冬笋的最大乐趣之一,明明你只找到一根笋,结果挖完又有,挖完还有。
好似一直都挖不完似的——一挖就是一大窝子。
季然曾经在一条不到两米长的笋鞭上,挖出来十好几根冬笋。
当年还是季灵负责提的篮子,把她乐的,鼻涕带冒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