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圣碑动,书山震惊(1 / 1)猫了个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了以后能够更轻松的苟下去,赵太安决定再加一把火。

“大家都安静一下,回各自位置坐好,下面本教谕有一个问题要询问诸位。”

赵太安从座椅上站了起来,面色严肃的看向学子们。

见到赵先生表情前所未有的严肃,学子们也重视起来。

纷纷回到各自位置,正襟危坐,目光注视着赵太安。

“先生请讲,我们洗耳恭听!”

“咳咳,我辈读书人,为什么要读书?”

赵太安抛出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这一话题,都快被问烂了,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先生,我读书是为了做一名好官。”

“先生,我读书是为了光宗耀祖。”

“我读书是为了重新焕发祖上的荣光。”

“……”

赵太安一一听着他们,虚伪或者真实的想法。

当最后一名学生说完,他顿了顿,目光一一扫视着他们的面庞。

“大家说的都很明确,读书图的无非就是名利二字,尤其是在县学、府学、国子监读书。你们没有进入公道学院学习儒家法术的才能,没有参军报国的体魄与决心,所以只能来县学碰碰运气,若是能入朝为官,便是光宗耀祖。”

赵太安一番话说的在座学子面色通红,这是他们心中真实的想法。

最后的遮羞布,也让赵太安给扯了下来。

“这些想法,才是真实的,才是切合自身利益的,这不丢人,丢人的是明明这么想却不敢承认,那只能是伪君子是懦夫。”

“那赵先生您为什么要读书?”

有一位学生实在忍不住了忽然高声问道。

所有人目光灼灼的看向赵太安。

赵太安双手一摊,很光棍的说道:“我就是这种人,利己主义者,我想的就很现实,就是为了光宗耀祖,追名逐利!”

瞬间几个学生露出了轻蔑笑容,赵太安眼看时机成熟,话锋一转继续说道:“但自我当了教谕之后,我便发现大错特错。见到你们之后,更能体会到我想法的错误。”

“今日,我便告诉诸位,我辈读书人为何要读书!要为大梁崛起而读书,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便是我辈读书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赵太安高声大喝,一瞬间坐在下面的学生们下意识腰杆挺直了几分。

看着台上的赵太安,似乎在散发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光芒。

这便是只有学习儒门术法后,才能培养出来的浩然之气吧。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学生们喃喃念叨着这四句话。

宛如当头棒喝、醍醐灌顶。

这是那个散漫、懒惰、喜欢逛勾栏的赵教谕说出来的话嘛?

学生们一阵恍惚。

刚才的一番话,可以说是一位官场老前辈对他们这些未来晚辈的提醒。

那么现在这一番话,便是警示良言了。

这么忽然还热血起来了呢?

学生们此刻看向赵太安的目光也与以前变得不一样了。

从以前的不屑,到刚才的尊敬,现在却变成了崇拜。

眼中的那种狂热,似乎是见到了真神的狂信徒一般。

赵太安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把遮羞布狠狠的扯下来,让他们都无地自容。

然后在加入他们共情,最后给他们确立一个宏大正义冠冕堂皇的目标。

这就是赵太安在官场中学到的画大饼。

每一位领导都会画大饼,有的会推心置腹,有的会旁敲侧击,还有的会单刀直入。

“我终于明白了,赵先生教授课业为什么会不用心了,是想让我们悟出这里面的道理,锻炼我们的理解能力!”

“我也明白平日里赵教谕散漫的原因了,就是警示我们学业不能懈怠。”

“我也明白先生为什么会常去勾栏了!”

“为什么?”

所有人一愣,他们也想知道为什么。

难道不是因为赵教谕喜欢去嘛?

那个学生脸憋的通红,见到所有人都看向他后才说道:“是因为先生要拯救那些姑娘,让她们读书明理,感受我辈读书人的浩然正气!”

赵太安眼角狂抽,都是特喵的人才啊。

我给你们挖了一个坑,你们给我挖出了三室一厅是吧。

说这些就是想提高一下自身逼格,让这帮学生在他偷懒时别来找麻烦。

没想到这帮人可真能脑补啊,不过也无所谓。

反正他以后做什么,学生们都能脑补出用意。

那他就更轻松了,蛮好!

……

书山,万卷学宫。

一位中年儒生,端坐在书案之后,手中拿着一杆狼毫,正在临摹一副字帖。

一边临摹,还一遍啧啧称奇。

“悠然居士的字帖,果真是神妙,一笔一画里都蕴藏着丝丝侠气,尤其是这首《侠客行》更是侠气肆意,快意江湖,真是好字好诗啊……”

这位中年儒生,便是当今儒圣的三弟子刘继刘宇宁。

万卷学宫的代山长。

而山长当今儒生,闭了生子关,已经有二百年没有出现在众人面前了。

“先生,先生不好了,不好了,儒圣……儒圣……”

这时门外急匆匆进来一位身着淡黄色袍服,头上扎着两个小抓髻的书童,跑得面红耳赤,气喘吁吁。

“师父出关了?”

刘继一下站起,面上露出兴奋之色。

“不,不,不是,是儒圣碑有反应了!”

小书童长长呼出一口气,这才把气喘匀摇头道。

“儒圣碑有反应了?”

刘继面露惊诧,这件事可不亚于儒圣出关。

儒圣碑是初代儒圣留下的,如果儒圣碑有了反应,那便是有人在儒学一道上有了入圣之资,定是说出了警醒世人的警示良言。

三代儒圣都让儒圣碑有了强烈反应,如今掌管国子监的儒家亚圣张衡,乃是除当代儒圣外,让儒圣碑有反应的第一人。

圣碑动,圣人现。

刘继不慌不忙的整了整衣冠,接着开口说道:“我与童儿在儒圣碑前。”

下一刻,天地转换,刘继与童儿便站在了儒圣碑之前。

这便是到达大儒之境后,才能使出来的儒门法术言出法随。

大儒自身成为天地,在这片天地笼罩之下,所有的规则都要由大儒来规定。

不过施展言出法随,也是需要消耗自身浩然之气的。

儒圣碑是一块一人高的大石,伫立在万卷学宫广场正中。

碑上有初代儒圣亲自刻写的“知、行”二字。

此刻,儒圣碑扔在颤动。

石碑上散发出忽强忽弱的浩然之气。

刘继面露震惊,看着在知行二字下面,渐渐显示出来的四个小字。

【心、命、学、平】

“四字,儒圣碑竟然浮现了四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