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航,你怎么又拿东西来了,以后再这样,我可不给你开门了。”
雍和宫大街26号院很小,两间前后屋,有一小段轮椅通道,开门的是石铁生的父亲石耀琛石大爷,他和宋远航也算老熟人了。
看到宋远航手里又提着东西,顿时感激又无措,他们光承人家的情,拿什么还呀。
“我今天是来蹭饭吃的,不拿点东西不敢放开肚皮吃。”
从友谊商店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挺晚了,又坐着公交车过来,现在已经快六点了,马上就到吃饭的时候。
宋远航知道,即使自己不说,今天肯定也要被留饭。
而住在后屋的石铁生听到动静,也推着轮椅过来了。
“咱们可好久没见了,这次无论如何你得多待会儿。”
“一定,一定。你最近身体怎么样?我怎么看着你好像又瘦了。”
也不知是不是屋里光线昏暗的缘故,石铁生宽厚的脸庞,似乎又清减许多。
“我呀,苦夏,啥东西都吃不进去。”
“那看来我这奶粉和午餐肉是买对了。奶粉你早晚都冲一杯喝,补充营养。这梅林午餐肉呢,咱们今晚就消灭两盒。”
除了奶粉,宋远航还从友谊商店买了六盒梅林午餐肉。
“那感情好啊,爸,我看家里还有黄瓜和绿豆芽,要不咱们今晚吃炸酱面吧。”
“行。小宋,你能吃这口不?”
“简直太能了。我们老家那边只有家里来了尊贵的客人,才舍得做面条,大爷您这可是把我当客人待了。不行,这面条要不我来做吧。”
石大爷天天要照顾铁生大哥,宋远航从心里怜惜老人,就想着能帮他减轻点负担就尽量多帮点。
“这哪成呀,哪有让客人自己动手的道理。”
“要不这样吧,大爷,您炸酱,我擀面条,这活儿我在家里常干,拿手得很。”
揉面擀面都是力气活,宋远航还是揽到了自己身上。
他还不顾石大爷劝阻,愣是用七分玉米面和三分白面混合,做成了玉米面条。
“我老家有下关东的亲戚,前些年回村后教了我老些东北那边的吃法,要说夏天吃酸条子最过瘾了,今天咱就用玉米面条代替吧。”
石大爷早年在东北工作过,对东北那是充满感情,一听这话,也就不阻止了,反而边炸酱,边和宋远航、石铁生忆苦思甜起来。
俗话说得好,软面饺子硬面条,宋远航和面的时候特意少放了点水,虽然揉起来费劲,但吃起来劲道啊,宋远航一点都不嫌费事。
柔好的面团黄橙橙的,光滑柔亮,在面板上醒发的时候,光看着都好看。
“宋大哥,没想到你做饭也这么厉害!”
石铁生的妹妹石岚是个很活泼勤快的姑娘,从外面回来后赶紧洗了手过来帮忙摘豆芽。
“一般,一般,世界第三。”
“哈哈哈,那世界第一和第二是谁啊?”
“我爸和我妈。要是换你说的话,就是石大爷和石大哥。”
说笑间,面也醒得差不多了。
宋远航先在案板上撒了薄薄一层面粉,将面团压成一个薄饼,卷在擀面杖上,然后滚动擀面杖开始擀压。擀一会儿,摊开面皮,洒上些面粉,再卷上擀面杖擀压,边擀压还要边转动面皮。
一会儿功夫。
一个锅盖大小,薄如纸片的面皮就擀好。
宋远航小心地将面皮叠起,折成一指长短,开始切面。
切面时,左手轻按在折叠的面皮上,右手菜刀贴近左手弯起并拢的指关节,向后均匀移动,只听当当一阵响声,面条一气呵成,全部切好。
宋远航抓起面条,轻轻抖动一下上面粘连的面粉,接着就放入滚开的锅里。
煮好的面条还要再过两遍凉水,铺上焯好的绿豆芽和切成细丝的黄瓜条,浇上炸得喷香的酱料,用筷子迅速地一搅一拌,不配午餐肉,都已经让人直吞口水。
更别说还有细腻扎实喷香扑鼻的午餐肉佐餐了。
四个人呼噜噜吃得贼拉香,连话都不想说,只顾埋头吃面。
“过瘾!”
石铁生又夹了块午餐肉塞进嘴里,满足地闭上眼睛,身体往轮椅后面一靠,喃喃自语道:“这是要再配瓶北冰洋就更妙了。”
“哈哈,谁说不是呢,可惜得要票呀。”
吃完饭,石岚抢着就把碗筷拿去刷了,宋远航推着石铁生回到他的卧室兼书房。
不大的书桌上铺着写了一半的稿纸,旁边还叠放着老高一摞书籍,宋远航扫了眼,有宗教方面的,也有哲学方面的。
除此之外,还摆着两封信和一本杂志。
“是《花溪》寄来的,他们刊登了我给你看过的那篇《午餐半小时》。”
“那太好了。”
“可惜《没有太阳的角落》还是没被《华夏青年》选上。”
石铁生有些忧伤。
接连两次被《华夏青年》退稿,让豁达如他,也忍不住想钻牛角尖。
“朱炜说终审时退稿的理由还是文章调子太灰暗。远航,你帮我看看,到底哪里灰暗了?”
《午餐半小时》一写好,石铁生就拿给了朱炜,想在《华夏青年》上刊登,结果编委会没同意,觉得文章调子太消极。
现在《没有太阳的角落》又被以同样的理由退稿。
当初宋远航的《你将像鸟飞越你的山》也面临过类似的争议,后来是朱炜力争,才低空过关。
这次朱炜同样是没少劲,可还是不行。
宋远航拿过《没有太阳的角落》,认真地看了起来。
本无光照的低矮作坊,单纯、天真的女孩王雪就像一束强光,照亮了那里。
“原来人可以看见自己的鼻子”
“她轻轻晃着头找鼻子”
宋远航读到这些文字,读到铁生大哥写王雪“格格格”的笑,不由暗想,这个女孩应该就是铁生大哥常常梦回的少年记忆吧。
文章故事简单,笔触平缓,但淡淡的忧伤却萦绕其间。与后期铁生大哥写地坛,写病隙碎笔的坦然豁达相比,确实有些不同。
那是时间与磨难赋予他的沉淀啊,怎能不允许现在的他忧伤消沉一些?
“铁生大哥,我觉得文章没有问题。作者写东西,不就是要表达自己心里最真实的情感嘛。这篇文章,反应的就是你现在的心境。没有阳光的角落其实还有光,我相信懂的人都会明白。”
“对,我也不打算改了。我相信就像《午餐半小时》一样,总会有适合展示它的地方。”
听到宋远航说没有阳光的角落其实还有光,只这句话就让石铁生感到无比的欣慰。
世上有很多不懂他的人,但也有懂他的人啊,像朱炜,像宋远航。
人生得此挚友一二,又复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