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减求空。
一个即便是熟知剧情,又知晓无限世界中诸多秘闻的杨云,也从未听过的概念。
“看来你是不知道。”
短暂的沉默,足以说明一切。伊耆不出意料地看穿了杨云的所思所想,不过他倒也没有说出什么其他的话语,而是突然将话题偏转了方向:“我想你应当大致明白第五阶,或者说‘圣’的境界究竟为何。”
“四大元素,地风水火,拥有圣位,四者掌一则为初级圣人,凝聚圣道,明悟四大元素奥妙;而在此之上,将四大元素奥妙理解通透,将其融汇之后一气通贯,便可登临高级圣人之位,是为‘道生一’。”
“在这之上的‘先天’圣人,意为宇宙的本体,万物的本源,需先证‘始源’再证‘终焉’,两者融合创生出完整宇宙观,不断衍生出至少四十九条先天大道,将自身圣道化作一方独立的基盘,渐渐覆盖整个多元宇宙,影响整个多元的法则,重炼地水火风。”
“此为,‘一生二’。”
轻描淡写之间说出诸多秘闻,伊耆又是笑了笑:“你可能知晓,也可能不知晓,所谓的‘皇’,其实也只是在先天圣人之中走到绝顶的那一批次强者罢了。”
“虽说他们自圣道宇宙衍生出的大道由四十九条逐渐向着三千九百之数前进,走出了‘二生三’的境界,圣道基盘亦渐渐与多元宇宙无异,甚至可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多元宇宙,将自身圣道独立于多元宇宙之外。”
“但本质上,他们的本体仍然存在于多元宇宙内部,仍旧需受烦恼所扰,距离无穷无尽,无生无灭的境界,仍旧差了那么一步。”
“……”
杨云知晓,伊耆说的都是真的。
以境界而言,杨云现如今和郑吒,以及复制体郑吒一样,属于四大元素奥秘已参悟其三,仅剩最后的“物质”尚且差了几分火候,与一般的初级圣人相较也是不差分毫。这样的他,自然对四大元素合而为一之后的高级圣人之境有着关于自己的思考……就目前来看,伊耆所言,与杨云自己所想半分不差。
而关于“先天圣人”与“皇”的境界之分,更是一个巨大的误区。不明真相的世人均以为这两者是截然不同的境界,就比如多元宇宙皆知人族有三皇,却从无人将三清道尊,西方二佛等人与之并列一处。但看过死亡开端的杨云还清晰记得,便是伏羲自己在宣言时,也只是将自己与女娲称之为先天圣人的顶端,并非超脱此境界之上……!
平心而论,伊耆所说的内容已然震撼无比。但杨云明白,这个男人的话还没有说完,如果他没猜错的话,那么接下来还有后续,那比皇级更高一层,突破了所有限制之上,突破了多元宇宙本身的束缚之上,自有限化作无限之意的层级,也即是‘三生万物’的境界——
——内宇宙。
“你应该早已从各方各面的蛛丝马迹中寻得,内宇宙是何等至高之位。”
果不其然,伊耆一开口,便是石破天惊:“内宇宙的存在,彻底凌驾于多元宇宙无数纪元的流转之上。纵然多元宇宙在无尽轮回中一次次重启、万象生灭不息,但凡有内宇宙涉足的重大事件,譬如开天战役,便注定会在每一个轮回中无穷无尽地重演。”
“对这个层级之下的所有存在而言,内宇宙的任何行为都并非只是过去的历史,亦是现在与未来,就如同一部会永远重播下去的电影,亘古流转,未曾终结。”
“由此,你应当能够想象,内宇宙所承载的因果是何等沉重。”伊耆的目光,盯着沉默不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的杨云,继续道:“古开天辟地,钧炼化天道,是我们的多元宇宙每次轮回都必然经历的事件,源自无数轮回、沉重至极的因果如枷锁般纠缠于他们身上,使他们不得超脱。”
“当然,若他们愿意抛却一切,狠下决心,以无上伟力将多元宇宙无数纪元尽数湮灭化虚,自是能够挣脱这无尽羁绊,超然世外,逍遥自在。可那,是他们的‘道’吗?
“正因如此,内宇宙并非真正的超脱。于你我而言,我们之所以未能超脱,是因自身的力量尚不足以抵达那等境界;然而对于内宇宙而言,他们明明拥有超脱的力量,却因自身所承载的‘道’而无法舍弃,甘愿被因果所缚,最终沦为自困之局……正是作茧自缚。”
“农,本亦如此。然而,他找到了一个方法,一个既不违背自身之道,又能超脱离去的法门。”
“做减求空?”
“做减求空。”
伊耆点点头:“将自身所承载的沉重因果、皇位、圣道悉数移交于他人,让他人代替自己去完成那原本铭刻于历史长河中的使命。而自身则可借此金蝉脱壳,抽身遁去。”
“即为,做减求空。”
这番话一出,如同惊雷一般划破杨云的脑海,连带他之前苦思而不得的诸多谜团也都有了解释的理由。无论是洪荒时期泽万物救民生,为人族开未来,施伏羲与女娲大因果,却又在洪荒大陆的历史中丁点不见,唯有蚩尤一人苦苦寻找真相,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有了答案……
“于是,他将皇位禅让于后土,将原本属于他的权柄、他曾肩负的责任、乃至他亲手参与开创的轮回,一一交托于后土,使这一切化作后土独自承受的重担。”
伊耆的话语,仍在继续:“从那一刻起,地皇之名,已然不再属于农,而成为后土的象征;后土即地皇,地皇即后土——虽仍有少数宇宙存留‘地皇神农’的印记,但在绝大多数的历史脉络之中,二者早已融为一体。当然,后土亦是自愿。”
“但这并不完美。后土只能承担其地皇位格,而历史依旧需要一个‘神农’行走世间,需要一个‘神农’遍尝百草,救济苍生,甚至——为伏羲与女娲施行那至关重要的手术。更关键的是,后土此时已经有了自己的道,无法像伏羲那样被他人的道束缚。而农的圣道代表生命,若是一同带走,皆多元宇宙的众生皆将寸草不生……”
“……所以。”杨云数次张开嘴唇,却发不出任何的声音,最终只能从牙缝里挤出数字:“我,其实是……”
“不要着急,我说了,我们还有时间。”
伊耆抬起眼皮,望了望天际的两颗浑圆果实:“在此之前,我会讲一个故事。”
“一个继续向着前方迈步的男人,想要拯救这个多元宇宙的故事。”(本章完)
——做减求空。
一个即便是熟知剧情,又知晓无限世界中诸多秘闻的杨云,也从未听过的概念。
“看来你是不知道。”
短暂的沉默,足以说明一切。伊耆不出意料地看穿了杨云的所思所想,不过他倒也没有说出什么其他的话语,而是突然将话题偏转了方向:“我想你应当大致明白第五阶,或者说‘圣’的境界究竟为何。”
“四大元素,地风水火,拥有圣位,四者掌一则为初级圣人,凝聚圣道,明悟四大元素奥妙;而在此之上,将四大元素奥妙理解通透,将其融汇之后一气通贯,便可登临高级圣人之位,是为‘道生一’。”
“在这之上的‘先天’圣人,意为宇宙的本体,万物的本源,需先证‘始源’再证‘终焉’,两者融合创生出完整宇宙观,不断衍生出至少四十九条先天大道,将自身圣道化作一方独立的基盘,渐渐覆盖整个多元宇宙,影响整个多元的法则,重炼地水火风。”
“此为,‘一生二’。”
轻描淡写之间说出诸多秘闻,伊耆又是笑了笑:“你可能知晓,也可能不知晓,所谓的‘皇’,其实也只是在先天圣人之中走到绝顶的那一批次强者罢了。”
“虽说他们自圣道宇宙衍生出的大道由四十九条逐渐向着三千九百之数前进,走出了‘二生三’的境界,圣道基盘亦渐渐与多元宇宙无异,甚至可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多元宇宙,将自身圣道独立于多元宇宙之外。”
“但本质上,他们的本体仍然存在于多元宇宙内部,仍旧需受烦恼所扰,距离无穷无尽,无生无灭的境界,仍旧差了那么一步。”
“……”
杨云知晓,伊耆说的都是真的。
以境界而言,杨云现如今和郑吒,以及复制体郑吒一样,属于四大元素奥秘已参悟其三,仅剩最后的“物质”尚且差了几分火候,与一般的初级圣人相较也是不差分毫。这样的他,自然对四大元素合而为一之后的高级圣人之境有着关于自己的思考……就目前来看,伊耆所言,与杨云自己所想半分不差。
而关于“先天圣人”与“皇”的境界之分,更是一个巨大的误区。不明真相的世人均以为这两者是截然不同的境界,就比如多元宇宙皆知人族有三皇,却从无人将三清道尊,西方二佛等人与之并列一处。但看过死亡开端的杨云还清晰记得,便是伏羲自己在宣言时,也只是将自己与女娲称之为先天圣人的顶端,并非超脱此境界之上……!
平心而论,伊耆所说的内容已然震撼无比。但杨云明白,这个男人的话还没有说完,如果他没猜错的话,那么接下来还有后续,那比皇级更高一层,突破了所有限制之上,突破了多元宇宙本身的束缚之上,自有限化作无限之意的层级,也即是‘三生万物’的境界——
——内宇宙。
“你应该早已从各方各面的蛛丝马迹中寻得,内宇宙是何等至高之位。”
果不其然,伊耆一开口,便是石破天惊:“内宇宙的存在,彻底凌驾于多元宇宙无数纪元的流转之上。纵然多元宇宙在无尽轮回中一次次重启、万象生灭不息,但凡有内宇宙涉足的重大事件,譬如开天战役,便注定会在每一个轮回中无穷无尽地重演。”
“对这个层级之下的所有存在而言,内宇宙的任何行为都并非只是过去的历史,亦是现在与未来,就如同一部会永远重播下去的电影,亘古流转,未曾终结。”
“由此,你应当能够想象,内宇宙所承载的因果是何等沉重。”伊耆的目光,盯着沉默不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的杨云,继续道:“古开天辟地,钧炼化天道,是我们的多元宇宙每次轮回都必然经历的事件,源自无数轮回、沉重至极的因果如枷锁般纠缠于他们身上,使他们不得超脱。”
“当然,若他们愿意抛却一切,狠下决心,以无上伟力将多元宇宙无数纪元尽数湮灭化虚,自是能够挣脱这无尽羁绊,超然世外,逍遥自在。可那,是他们的‘道’吗?
“正因如此,内宇宙并非真正的超脱。于你我而言,我们之所以未能超脱,是因自身的力量尚不足以抵达那等境界;然而对于内宇宙而言,他们明明拥有超脱的力量,却因自身所承载的‘道’而无法舍弃,甘愿被因果所缚,最终沦为自困之局……正是作茧自缚。”
“农,本亦如此。然而,他找到了一个方法,一个既不违背自身之道,又能超脱离去的法门。”
“做减求空?”
“做减求空。”
伊耆点点头:“将自身所承载的沉重因果、皇位、圣道悉数移交于他人,让他人代替自己去完成那原本铭刻于历史长河中的使命。而自身则可借此金蝉脱壳,抽身遁去。”
“即为,做减求空。”
这番话一出,如同惊雷一般划破杨云的脑海,连带他之前苦思而不得的诸多谜团也都有了解释的理由。无论是洪荒时期泽万物救民生,为人族开未来,施伏羲与女娲大因果,却又在洪荒大陆的历史中丁点不见,唯有蚩尤一人苦苦寻找真相,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有了答案……
“于是,他将皇位禅让于后土,将原本属于他的权柄、他曾肩负的责任、乃至他亲手参与开创的轮回,一一交托于后土,使这一切化作后土独自承受的重担。”
伊耆的话语,仍在继续:“从那一刻起,地皇之名,已然不再属于农,而成为后土的象征;后土即地皇,地皇即后土——虽仍有少数宇宙存留‘地皇神农’的印记,但在绝大多数的历史脉络之中,二者早已融为一体。当然,后土亦是自愿。”
“但这并不完美。后土只能承担其地皇位格,而历史依旧需要一个‘神农’行走世间,需要一个‘神农’遍尝百草,救济苍生,甚至——为伏羲与女娲施行那至关重要的手术。更关键的是,后土此时已经有了自己的道,无法像伏羲那样被他人的道束缚。而农的圣道代表生命,若是一同带走,皆多元宇宙的众生皆将寸草不生……”
“……所以。”杨云数次张开嘴唇,却发不出任何的声音,最终只能从牙缝里挤出数字:“我,其实是……”
“不要着急,我说了,我们还有时间。”
伊耆抬起眼皮,望了望天际的两颗浑圆果实:“在此之前,我会讲一个故事。”
“一个继续向着前方迈步的男人,想要拯救这个多元宇宙的故事。”(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