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哭,倒是把刚才静默一瞬的气氛给破开了,赫舍里氏也暂时想不表态。
康熙不解的看着儿子,他知道儿子早慧,不会无故大哭,难不成是儿子不愿意?
可这小子虽然早慧可毕竟就是个奶娃娃,还强过成人不成。
怕是根本就不知道太子是什么意思,意味着什么吧。
刚欲开口劝。
又听到儿子不哭了,吸着鼻子:“不做太子,众矢之的。”
这天下他要定了,皇位也要定了。
可是这倒霉的太子却是不可能再做!
只有他知道不是做了太子日后都能登基做皇帝。
也不是每一个皇帝登基前都是太子。
至少他现在绝对不能做。
他这世要睁大眼好好看看从前依附他的哪些是真的忠心,哪些是混会摸鱼。
他要冷眼旁观众兄弟是怎么使出手段去夺嫡的。
他也不要住在小小的毓庆宫里,和十几个姬妾窝在那一方小天地里,每日嘈杂不断。
他也要住上大大的亲王府,再光明正大,顺理成章的入驻紫禁城。
“为何?胤礽可知道太子是什么?是否有人教你这样说?”
康熙眼底起了一抹疑云。
胤礽看在眼里,帝王的心思真是多疑啊:
“皇阿玛年轻。”
顿了顿,努力让自己舌头可以听使唤“等我长大!”
这下康熙明白了,这小子不是不愿意做太子,是想大一点再做,他自己想一想现在就封太子。
虽然是极大的荣宠,但也是极大的包袱,有了太子的光环怕是想的臭的都要贴上来了。
也就认可了胤礽的要求;“好,皇阿玛暂时收回旨意。”
赫舍里氏心里却是非常矛盾,她不知道儿子这么小,做的决定到底正不正确,长大了会不会后悔。
但此时,康熙已有定论,自然也轮不到她再置喙。
三天后就找到了胤礽口中的周培公。
此时的周培公正在振武将军吴丹的府上做个小小的幕僚,被户部的人找到时还一脸茫然,但是应该不是犯了什么事,否则不会是户部的人来找他。
他忍不住向户部两个员外郎打听:“请问二位,不知何故寻找在下,还请赐教一二。”
户部二个员外郎见他态度谦卑,又想着这人得上头人的青睐没准就要青云直上了,现在卖个好,结个善缘也不错。
也就客客气气的回了一礼说道:“周兄不必如此多礼,不是坏事,是宫里的贵人要找你。”
“是啊,你就要发达了,以后可莫要忘了我们两个的引路情啊。”另一人也笑着说道。
周培公更加不解了,自己自从十岁时,父亲战死母亲殉难后,就过着落魄无依四处流浪的日子。
四十多岁了从小卒子一步一步才成为了将军府的幕僚,跟着来了京城。
在这京城里他一个亲戚故旧都没有啊,又怎么结识到宫里的贵人?
宫里的贵人不就是皇上吗?
难不成是皇上要见他,他还并没有什么建树,也没给吴将军提过什么好的制敌良策啊。
怎么入了皇上的眼了。
进了紫禁城,户部两个员外郎也都不敢再随意言笑。将他送到了东华门移交给大内等候的公公,二人拱手告辞。
周培公忐忑不安的跟着前头公公的小碎步,连拿点银子打点一下套套话都给忘了。
路上到了一处,又换了另一个公公带着他继续往里走。
到了乾清宫外,带路的公公就退下了,周培公则是手足无措的在外候着。
他已知道自己到了乾清宫外,无召不得入内。
没让他等太久,出来一个小太监走到他面前,细着嗓音问:“是周昌周大人吗?”
“下官正是。”周培公忙低头答道。
“进来吧。”
小太监说完就进了乾清宫的冬暖阁,“就是眼前这个主子找的你,周大人这知遇之恩可要牢记在心啊。”
说着就退下了,他是贴身伺候胤礽的小太监,今年12岁,也是最后为了护他尊严而死的何中。
周培公不敢抬眼去瞧这贵人长什么样,忙先跪下请安。
许久不见人喊起,难道皇上在忙,没有听见?
正想要不要再请安一次的周培公听到了,婴孩稚嫩的声音。
“起来。”
顾不得礼数周培公诧异的抬头一看,愣住了。
这就是个一岁都没到的孩子,怎么会是自己的贵人,这是......
知道他心中疑虑,胤礽开口:
“我是、二、阿哥”
周培公忙又行礼:“参见二阿哥。不知.....”
“不、必、多虑。”真累,说话慢不说还得废老劲了。“我、知、你、能力。举荐、你。”
好不容易一句话才将将说完。
周培公什么人,立马懂了,自己的贵人的确是眼前一岁的孩子,不知他从何处知道了自己的名字,从而举荐给皇上。
可皇上竟然应允一个刚会说话的儿子的举荐。
他觉得此事甚怪。
“去、劝、降、王、辅臣。”胤礽说完,就喊何中来抱着自己,他的事已经做完了。
改变历史进程,本来这周培公先是跟着黄锡滚去阻击吴三桂,后又跟着图海去攻打王辅臣。
到了西北,献计毛遂自荐,冒着被王辅臣杀头的风险,带着皇阿玛给的谕降诏书只身去平凉劝降。
立下大功,只是后来被人排挤到了盛京那苦寒之地熬了十一年,最终还是死在了盛京。
这人有才,文武双全,智勇无双,他想拉他一把。
也是不忍忠臣埋骨他乡。
只不过这一世不是周培公主动的想要劝降王辅臣,而是奉他的令而去。
周培公见二阿哥被抱出去了,心里还没从巨大的震惊中清醒过来。
皇室的孩子都这么聪明早慧吗?还是爱新觉罗家的孩子都是天赋异禀的,他记得如今的圣上八岁登基也是聪慧过人。
来不及深想。
不多时,康熙帝就在乾清宫正殿召见了周培公,自然也考较了他的的能力学识。
一番询问之后,发现此人确实有才干。
便给了他招降的圣谕,让他随军赶往西北。
扭转战局的关键就在这周培公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