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张泽在书房写信时,旁边看着的孙三娘悄悄摸摸的出了书房。找到正在泡茶的赵盼儿,着急忙慌的说:“盼儿盼儿你快去,虽然我识字不多,但‘高’字我还是认识的,昨天晚上我回去找到了家里的那本《江南第一才子张居正传》,让子方读给我听,里面讲你那郎君在东京的相好就有个姓高的。
他本来写的好好的,让你出来泡茶,突然又换了一张纸,我就感觉到不对劲了,赶紧出来告诉你,咱抓他个现行!
太气人了!马上要和你成婚了,还在和之前的小娘子勾勾搭搭,要不要我帮你揍他一顿?”说着孙三娘跃跃欲试。
那个下流书生,自己想揍他不是一两回了,但又不是自己夫君,不能想揍就揍。这次要是能得偿所愿……嘿嘿……
而赵盼儿却还在那里慢慢悠悠的冲着茶水,好似没听到一般。孙三娘急了,这么好的机会……不是,这么恶劣的行为怎么能算了呢?
赵盼儿把泡好的茶倒了一杯递到孙三娘手中,淡淡说道:“慌什么?写就让他写,妾身马上就是张家的掌家——赵大娘子了,要有大妇风范!”
“好好好,你有大妇风范,现在赵大娘子可以松手了吗?好痛!”孙三娘接茶杯的手被赵盼儿按的有些发青了,实在忍不住痛了,讽道。
“啊!哦!”反应过来的赵盼儿连忙松手,讪笑着和三娘赔不是。
不行,自己修炼的还是不够到位呀!赵盼儿心中想着,按照小时候偷看母亲的做法,伸平双臂,抬起放到胸前再放下,调整呼吸。
好像没什么用啊,赵盼儿想着,又想到小时候母亲每次做这个动作之后都会打父亲。
额!这……
自己要忍耐,还没嫁!还没嫁呢!现在要是生气了,把张郎吓跑了怎么办?
在心里把这笔账算在高慧头上之后,赵盼儿开始和孙三娘做起了日后的打算,孙三娘是准备让赵盼儿把茶铺关了的。
赵盼儿却不肯,毕竟茶铺里平日寄卖的那些果子,可是三娘非常重要的经济来源。她和丈夫还要供子方读书,要是关了,孙三娘就捉襟见肘了。
所以赵盼儿对三娘说自己打算把茶铺送给她经营,以后就不卖煎茶了,主打三娘做的果子和泡茶。
孙三娘当然不肯,且不说自己前脚刚说了泡茶是歪门邪道,后脚就去卖它,多丢脸。关键自己也不会开茶铺呀!
赵盼儿宽慰他,没有谁是生下来就会的,自己还要在钱塘待几个月,可以慢慢教她里面的门道。
再说茶铺主打的就是三娘你的果子,只要果子好吃,客人就不会少的,泡茶,煎茶有什么两样?
孙三娘不愿,执意想再找新的营生,赵盼儿劝,两个人你来我往间却听见外面有女子焦急的喊声。
出去一看却是宋引章和她姐姐的丫鬟银瓶,宋引章三代乐籍,她自己嗜琴如痴,心里只有琵琶。
但从小被姐姐教导藏拙,现在外人根本不知其琵琶技艺的高超,而其姐姐宋徽音则是以舞技在杭州乐营歌舞色中小有名气,所以给其配了个侍女银瓶。
“徽音”二字出自先秦佚名的《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太姒美誉能继承,多生男儿家门兴。”和妹妹“引章—引璋”一样,都是盼儿出生之意,和民间“招娣”一样。
进入教坊司的人大多数是犯官家的女眷,宋家姐妹乃是三代乐籍。教坊司里面琴棋书画都教,算是古代女子艺术大学了。
而且教坊司可是有工资的,这也是剧中赵盼儿让宋引章不要急着脱籍的原因,要知道宋朝的索要嫁妆之风比后世的彩礼之风还要严重。
当时宋朝的嫁妆风气,民间甚至有女子当私妓,挣够嫁妆再从良。
官员也有深受其害的。
苏轼的宰相弟弟苏辙,女儿要出嫁,为了给女儿筹办嫁妆,苏辙特地卖掉了他在开封近郊购置的一块田地,卖了九千四百贯,全让女儿带进了婆家。
此时已是北宋后期,通货膨胀,货币贬值,但是一贯的购买力仍然相当于现在三百块钱。九千四百贯相当于现在多少钱?两三百万!
苏辙在日记里说,他这是“破家嫁女”。换言之,为了给女儿办嫁妆,他几乎倾家荡产。
当然,身为宰相,他也没有这么穷,之所以如此,还要谢谢他的好哥哥——苏轼。
不愧是那个,不是在从监狱里捞哥哥,就是在去监狱的路上的男人。
苏轼呢?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大晚上的敲门,“怀民你睡了吗?怀民!怀民!张~怀~民~!!!”,张怀民:莫生气,莫生气,人生就像一场戏,他有一个宰相弟!
此时,赵盼儿和孙三娘看到她们俩的样子,就知道出事了。
引她们进来,赵盼儿还未开口问怎么回事,宋引章就焦急的说:“盼儿姐,你快救救姐姐吧!”
赵盼儿让她别急,说清楚,宋徽音怎么了?宋引章却只是在哪儿泣不成声的说让盼儿姐救救姐姐。
听的旁边的孙三娘急得要上手了,赵盼儿拦着孙三娘,起身抱着宋引章,一边轻抚其背安慰她,“没事,没事,有盼儿姐呢,没事儿了!”
反而是旁边的丫鬟银瓶,条理清晰的说道:“乐营主官教坊使让徽音姐姐晚上去其府上侍宴,据说到时有好几个江南道的实权官员。”
赵盼儿一听就明白了,她当然知道,宋徽音这样没有什么大名气的女子被点去侍宴会发生什么。
赵盼儿想起自己初入乐营时,是徽音姐姐,是她教导着自己跳舞太好不是好事儿,要懂得藏拙,要学会藏拙,只有那样,才能保护好自己。
赵盼儿从小爱跳舞,正是因为她,才学会了藏拙,才得以安全撑到父亲旧部帮自己脱籍。
直到自己脱籍,都没人知道那个笨笨的小丫头学了什么,也没人注意这个从小藏拙的姑娘。
更别说徽音姐姐带着伤心的自己去逛瓦子顽,还是徽音姐姐的帮助,自己才学了算账,去了钱塘最大的酒楼“和云楼”学了三年,懂得了经营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