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盼儿听到教坊使的话,人都懵了,不是……你这个老东……人家,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还有刚才怎么不说全,就说是来帮宋徽音除籍,害得自己就傻乎乎的把人往里领。
你要说是为张泽纳妾除籍的,我赵盼儿能让你活着见到宋姐姐了就不姓赵!
自己现在表明身份来得及吗?不,不行,教坊使都这样说了,肯定把“免贱书”递到州府了,现在闹事,除了丢张郎颜面,没什么用。
赵盼儿翻了个白眼,深吸了口气,平复一下心情。
孙三娘听到这话就不乐意了,刚想开口,被赵盼儿一把抓住手,让其不要轻举妄动。
再怎么样,自己不能坏了她们脱籍的机会啊!
孙三娘已经不妄动了,赵盼儿还不松手,孙三娘忍……再忍……忍不住了,用力掰开时,素手已经有些红肿了。
赵盼儿告诉自己要冷静,教坊使对张郎溜须拍马,州尊又不在乎。虽然这么想有些不够朋友,但是,一州之主能为了一个小才子准许三人脱籍?
怎么可能!简直滑天下之大谬嘛!所以自己现在生气就是落入下乘。
赵盼儿的“恶毒”想法宋徽音不知道,但她现在已经是坐如针毡了。明明赵盼儿只是静静的站在那儿,什么都没做。
在宋徽音脑海中却觉得自己已经死了无数次,背后总觉得有一股凉风在吹。
宋徽音太了解赵盼儿了,正是因为了解她,才知道她内心有多骄傲,她绝不是那种会分享自己丈夫的女人!
所以现在的宋徽音很纠结,一边希望州尊同意准许“除附免贱”,一边又怕真的脱籍了无颜面对赵盼儿。
正在左右为难进退维谷之时,扭头看到另外两个当事人,宋徽音顿时被气了个半死。
只见宋引章和银瓶两人乐呵呵的站在那儿,就等着除籍呢。看着她们时而说说悄悄话,时而你逗弄我一下我捉弄你一下,快活极了的样子。
宋徽音真是气急,银瓶这样开心还能理解,她只是个侍女,能除籍当然很高兴,也没有什么心理负担。那你呢?我的好妹妹!
难道没有想过,要是真除了籍,成了你姐夫的妾室,让你盼儿姐怎么想?会不会觉得我们姐妹忘恩负义?
毕竟人家未婚夫为了自己的事忙前忙后的,又是威逼又是利诱,甚至连后路都给找好了。
结果自己刚得救就抢人家丈夫,就算不是主动的,那也是默认呀。这让外人怎么看待咱们姐妹?让盼儿怎么看待咱们姐妹?让夫君……咳,让盼儿夫君怎么看待咱们姐妹?
你个宋引章是怎么一点都不焦虑呢?你还说话,你怎么好意思说话?我要是你,我现在愁的连话都说不出来!难道就没想过这些问题吗?
宋印章还真没想过这些问题,毕竟:
能脱籍了,开心~。
和姐夫在一起,开心~。
还能和姐姐在一起,开心~。
还能和姐夫、姐姐和盼儿姐、银瓶都在一起,更开心~。
既然都这么开心,那还能有什么问题呢?什么?盼儿姐不开心?怎么会呢!盼儿姐一直很想姐姐的,能和姐姐生活在一起,怎么会不开心呢?
再说,自己嫁的又不是盼儿姐……(浩存采访语气“嗯~怎么不算呢?”)
不知道妹妹所想的宋徽音只能把选择交给上天,看看天意吧。
如果知道宋徽音心中所想,教坊使肯定大笑三声。呵!天意!那是“我意”。
本官从不做没准备之事,要是不能脱籍,本官这样上赶着作甚?出丑?那本官颜面何存。
小娘子,路走窄了啊!
回想当时情况,如果仅仅只凭州尊和中丞,绝不会……额,这么轻易放下节操。
但后面又有两封信送来,一封钱塘县令郑青田的,里面提到了殿前司,这可是天子亲军!
第二封是皇城司的人亲自送来的,信是秀州驻点辖官写的,里面也提到了京中皇城司大人物,这可是天子爪牙!
再加上传闻中的高小娘子、清流、书院,这……
这样长袖善舞的人物,自己何必要得罪呢?既然不能结愁,那就结个善缘,反正左右不过几个小歌伎而已。
为了人情能落在自己身上,他才急匆匆的跑来领功的。他容易吗他,身处清水衙门,其中痛楚只要他自己知道。
教坊使,说出去好听,半点权力也没有,脱籍不归他管,那是州尊大人的事;挑人都没资格,都是刑部统一划分;甚至稍微有点名气人脉的歌伎,都不是他能拿捏的。
要不然他也不至于混到拉皮条,他可是文人,是士大夫,有风骨的。
所以,这个人情他要定了!
至于州尊同不同意?先不说州尊本就是受人所托,自己可是在“除附书”上附的信中,把事情“原原本本”的讲了一遍。
绝对没有夸大其词,只不过讲了书院啊、中丞啊、高贵妃唯一的内侄女啊、殿前司啊、皇城司啊什么的。
州尊要是还不给面子,那他也认了。至少他努力了,表明了态度。
能力问题是小事,态度决定一切。
毕竟: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行也行。
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不行不行。
张公子这个官场真言说的太对了,不愧是有这么大能量的人物,和他相比,自己这宦海浮沉二十多年全都是原地蹦跶。
成了自己得了一个大人情,不成也能让其承自己的情,横竖自己都不亏。
抱着这样想法的教坊使那是志得意满啊,开心的脸都起褶子了,宋徽音一边坐在桌边附和对方,一边时刻注意赵盼儿的神情,还要看着妹妹不要开心的太明显,还要时刻注意外面的动静。
短短半个时辰,宋徽音就心力憔悴,感觉度日如年,靠着想掐死不靠谱妹妹的念头支撑了下来。
这时,属官一脸激动地抱着公文跑了过来,霎时间,赵盼儿、宋引章、银瓶眼神瞬间对准了公文。
这时候十分心累的宋徽音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和孙三娘一起看向公文。
教坊使迫不及待的打开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