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 工人的顶端(1 / 1)鲤鱼跳厦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易中海已经很多年没有像今天上午这么不停点的干活了,50岁的老腿老腰,累的都已经不听使唤。

但是整钳工工段,所有人都在毫不停歇的修轧辊,他作为大师傅,没开始动手还罢了,一旦动开手,就再没有理由中止。

当时他就盼望着,有个人来找他说说话什么的,他好借机停下来歇会儿。

中午,吃过饭后。

他劳累了一上午,按道理,本该在更衣室好好歇会儿的,但是他却没有像往常一样,吃过饭直接回车间,而是去了铸造车间,找到了7级钳工邵仲元。

“老易,你怎么来了?”邵仲元也是正准备午休,看见易中海进来,赶紧从三把椅子拼起来的“床”上翻起来。

两人各自拉一把椅子坐下。易中海开口道:

“老邵,小周要修机床,找你商量过没?”

“找了。”

“你答应了?”

“怎么可能?他一个坐办公室的,三言两语就想使唤咱们无产阶级,显他脸大?想用我,可以,让厂长亲自跟我说!”

易中海一点也不觉得工人不给科长面子有什么不对,直接说明自己的来意:“呃…这个,老邵啊。我们车间这几天忙活修轧辊的事情,你听说了吗?”

邵仲元心说:果然是这件事。答道:“听说了。你们车间的钳工们,工作时间都不爱溜达了,上厕所都来去匆匆的。真有那么忙吗?”

“是啊。”易中海一拍自己的老腰,“这不,连我都开始下手干活了,才半天,腰就受不了了。”

“诶呦,您都亲自动手了!”邵仲元惊道。

同为老师傅,邵仲元在自己车间里面也是不用亲自干活的,只在徒弟干活的时候指点一二即可。偶尔碰上徒弟没干过的,或者连他自己也没干过的,才会亲自动手给徒弟们起个头,主要还是徒弟们干。

现在得知易中海都开始亲自干活了,可见是被拿捏得不轻。

“唉,这我也不是怕干活。实在是徒弟们也都累的不轻,这么多天了,那平板上堆着的轧辊也没见下去多少。不是个事儿啊!”

“那依您的意思?”

“我是想着,要不,您去找小周,就说您能请动我跟您一起修机床。到时候,我就是被您请去的,这不就有台阶儿了么?”易中海神色带有一丝请求,让邵仲元有些得意。

你易中海也有求我的时候。但我还是喜欢刚调来轧钢厂时,你那副桀骜不驯的样子。

“这事儿轮不到我呀!厂里人都知道,钳工里,您是第一,老阎是第二。我去找小周,不一定够份量啊。”邵师傅推脱拿乔。

易中海知道求人没那么容易,加码说好话:“嗨。我和老阎也就是占了进厂比你早的光,其实咱们仨在技术上都差不离。您比我俩,也差在本厂资历;老阎比咱俩,则差在人品。要是单论咱俩,要是同时进厂的话,钳工第一肯定是您。

至于说让老阎去,您又不是不知道,一个是我和老阎几十年的老对头,我要是求到他头上,按照他的人品,他不仅不会帮忙,反而会把我求他这回事儿炫耀得满城风雨。我不怕他炫耀,我怕的是他炫耀过之后,却不帮我办事。”

邵仲元点头:“嗯。到处嚷嚷,却不帮忙。这确实是老阎能办出来的事儿。”

“那小高呢?他可是你徒弟。小高的技术已经不次于咱们仨了,而且真动手干活的话,肯定比咱们仨利索多了。我觉得小周最想要的就是小高。咱们仨的作用,顶多就是替他堵别人都嘴。”

“小高工伤了,家歇着呢。”

“啊?伤哪了,严不严重?”

按理说,越是经验丰富的工人,干活越不容易受伤。高英杰是厂里钳工的中坚力量,不容有失。而且,钳工最容易受伤的部位就是双手,严重时都会断送职业生涯。同为钳工,不由得邵仲元不关心。

“不要紧。就,就是屁,屁股让铁屑给扎了。本来伤口不大,休息不了几天的。这不前一阵子王小来破伤风么?虽然捡了一条命回来,但我们实在是不敢再赌了。所以就让医生把小伤口豁开,好好消了毒,回家慢慢养着了。”

邵仲元一听伤的是屁股,并不严重,也就不再关心了。

“老易呀。说起这王小来,弟弟我不得不说你几句。您可真的是伤了人家的心了。

那天考核的时候我还奇怪呢。怎么才学徒不到一年,就想提前要待遇了?后来小高说,您特别器重他,倾囊相授,并且指点他可以提前申请转正。结果在打分的时候,他俩都给王小来使绊子,我最后上去打分的时候已经无力回天了。

事后一打听,才知道王小来前段时间破伤风的时候,您没招呼好人家。导致原本好好的师徒,现在形同陌路。”

易中海求人办事,邵师傅再怎么揭短,说他和高英杰的不是,他都只能受着。

“这样吧,老易。我觉得小来这孩子不错。你俩的师徒缘分算是尽了,不如把他调我们铸造车间,给我当徒弟吧?

年轻,长本事的时候,别把人家耽误了。这么一来,你也算是给他铺路了,师徒情分有个善终。老这么僵着,时间久了就变成仇人了。”

易中海知道,这就是邵仲元开出的条件了。自己如果不答应,他就不会帮忙去周科长那里垫台阶。

形势比人强。他只能点头:“可以。我不拦着他,但他愿不愿意跟您走,那就看您的了。”

“得嘞,有您这句话就成。”

很快,下午刚上班没多少时间,邵师傅就大张旗鼓地从行政楼出来,直奔机钳车间。

招摇过市般地来到钳工工段,当着徒弟们的面邀请易中海参与厂里维修机床的任务。并且带来了暂停维修轧辊的好消息。

钳工们闻言,都觉得振奋不已,终于脱离了苦海。

易师傅和周科长之间的矛盾早在他们中间传开了。修轧辊的活不用干了,但大家并不感谢易中海,因为这麻烦本来就是他招来的,还连累的大家。

反而是主动垫台阶,并带来好消息的邵师傅,承受了大家的感激之情。作为厂里钳工三大山头之二,易中海的徒弟们对邵师傅原本并无好感,甚至还带有敌视。

此节过后,邵师傅的人品已经有了压倒阎师父的本厂资历,跃升轧钢厂钳工第二的趋势了。

王小来得知不用继续修轧辊了,也有一种解脱的感觉。虽然他这些天都是一秒钟修好,装模作样演三天。但演戏也是很累的啊。

但他并不知道自己竟然是邵仲元答应帮忙的条件。

机加工车间是厂区里距离行政楼最近的车间。

机加工车间和机钳车间,虽然都是“机”字辈,但重要程度完全不一样。

机钳车间里的那些机加工设备,有旧社会工厂老板们四处淘来的万国造,公私合营以后,在系统内互相调配来的;也有解放后国内的机床厂子修造的。这些机加工设备的共同特点,就是加工精度较低,俗称“粗车”。

而机加工车间的,则是一五计划里,北方老大哥援建时送来的机床打底,再加上后来国家用外汇,陆陆续续购置的进口机床。它们的加工精度比机钳车间的高不少,大家称为“精车”。

而机加工车间,也自然而然成为轧钢厂的长子。每当有上级领导驾临,或者客人来访,检查参观的第一站,一定是机加工车间。

这也是它紧挨着行政楼的原因。

此时的机加工车间,可谓是群星璀璨。

位于轧钢厂工人食物链顶端的三个男人,齐聚一堂。

易中海,邵仲元,阎世堂。

为什么说他们仨是工人的顶端呢?

这就要看工人内部的鄙视链了。

首先,工人分为技术工种和辅助工种,技术工种的地位高于辅助工种,这是非常好理解的。

比如在车间里开车床的,会鄙视在服务队里扫地的。

然后,技术工种之间,则又分为主业工人和副业工人。

比如操作轧钢设备的工人,会鄙视运输队的司机。要是没有我轧出来的钢材,你们就无货可拉。是我养活了你们。

最后就是同为主业技术工人之间的鄙视链了。

紧车工、慢钳工,不要脸是焊工。

首先要比的,就是工作环境。具体到轧钢厂来说,无论是炼钢工,热轧工,冷轧工,还是焊工。他们的工作环境中都充满了高温和尘土,下班洗澡都得使用单独的池子,是主业技工的低端。

只有车工和钳工,才是既有技术含量,又比较体面的工种,才算得上是主业技工的高端。

而这两者之间,也是有高下之分的。

虽然车工属于自动化加工,效率比钳工高很多。但车工的武器:机床本身,就是钳工用手搓出来的。

钳工手搓万物。钳工是所有其他工种的爹。

所以,当厂里的钳工天团驾临机加工车间的时候,这些原本牛气哄哄的精车工人,一个个也不得不变得谦虚,乖巧了许多。

钳工天团的到来,为的就是拯救他们。

超期服役的苏式机床,精度已经快要下滑到粗车的水平了,再这么下去,他们还有什么资格充当轧钢厂的门面?

车工们在墙边或蹲或立,崇拜而又希冀地望着车床旁边的几个人。

周贵群在对顶级大师傅的这次博弈中取得了胜利,有些得意。

他朝几位师傅介绍了有哪几台机床需要维修,并且大概制定了一下工作顺序和人员安排。

当他要求他们每人抽两个徒弟过来的时候,邵仲元说话了。

“周科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