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是冲着狗屁案首。
当时要说没一点揣摩皇帝的心思,那也是假的。
从本心上,王素还是看重亲情。或许是上一世自己从来没有感受过,现在很看重,就是皇帝这种物种,有亲情了,王素也感同身受。
即便如此,王素还是很含蓄的表达了立场。
见五叔没生气,自己还拿到了案首,王素躬着的腰立马挺直了,耷拉的脑袋也立正了,眼睛滴溜溜的转,看着所有来人。
“案首?案…首啊?”
王哲不是没反应过来,是被消息撞囟门了。
“嗯,确实,小十五案首,王珏这次居然进了前十,你们几个,咱家所有的考生,全部通过!”
这时候,王丰仪也宣布这消息了。
府城之行,算是大获丰收。
跟白家的比斗,几乎是完虐白家,家里儿郎的功劳敲定,只需要等着圣旨赏功即可。
所有府试学子,善德堂再次全数通过,还拿到了案首。
“简之,你昨晚就躲在这里?”
愉快的氛围,总出现搅和的,主要是这份愉快,跟韩正卿没关系。
呃……话题被带过来了,王素恨不得堵上韩老头的嘴……这人咋这样不惹人待见?没看见俺们全家人都正高兴吗?
还没来得及享受哥几个对案首的仰慕,王素挺直的腰,又塌了。眼睛看着五叔。
顺手拽过一把椅子来,王丰仪脸是笑脸,语气森然:“说说吧,昨晚怎么回事?你躲什么?”
“我没躲呀,昨晚我跟……”
“五叔,昨晚简之没跟我们在一起,我们不知道他来这边!”
没让王素扯上他们,王哲赶紧出口了……一大早全院子的人乱成一团,别说不知道王素躲这边来,就是知道也只能让他一个人扛。
你狠!王素瞪王哲一眼:嘿嘿,别怪咱不客气。
“五叔,他们几个狗肚子存不下二两油!昨晚拉着我非要盘点赌坊赢得那点钱!”
“我想啊,五叔回去就要操持酒坊和喇叭作坊了,一切从无到有,得有多麻烦?”
“侄儿就想把知道的帮五叔写出来。他们非要拉着我庆祝,还说要好好乐呵乐呵,甚至准备再临怡红院!”
“我哪能这样做?担心在自己屋里被他们打搅,干脆躲这里来,能静下心,理出个头绪来……”
还真写了。王素担心自己策问的事过不去,早就准备好应付王丰仪了。
当年铁厂倒闭,王素在镇子里的白酒作坊干过,熟悉白酒作坊的布局、设施、流程。
这就是案首!觍着脸,要多恭敬就多恭敬,在众人惊诧的神情中,双手奉上一沓纸:“五叔,大喇叭作坊简单,只需要将韩家那个木匠带过去,按照侄儿给他讲的,他会设置流程。”
“所以,侄儿把酒坊的事务事无巨细的都写这个了!”
真的相当详细,从酒坊位置的选择,到每一道工序的作业和管理,面面俱到。
韩正卿算是对商贾一事见多识广了,仍然惊叹于王素的专业……对,就是专业,是对整个酒坊操持的专业。
王家人离开府城时,已经是三日后了,这三天王丰仪跟韩正卿的交涉王素没掺合。一成半的份子,这是既定的,自己不需要添乱。
我离家时,枯草苍苍,我归来时,绿意盎然。
近一个月,归良县的荒野已经泛青。
院子还是那个院子,王九还是王九,只是,他不应该陪着老爹在作坊吗?
“九儿,怎么没去作坊?”
“十五少爷回来了?四爷在家呢。”
在家等我?居然还有这待遇。
老爹是在家,却看不出有一点等王素的意思,只是单纯的在家,发呆,甚至王素进门都没抬眼。
在这耕读传家的王氏善德堂,府试从来就没被重视过,挺伤人的。
“爹……”
“哦,回来了。”
平淡的就跟自己儿子出去撒泼尿回来了。
“爹,您没去作坊,是作坊那边……”
王丰庭愕然抬起头,无神且颓败的表情,让王素心里咯噔一下。
建造的是自己改良的炼钢炼铁炉,虽然比不上自己工作过的铁厂,标准绝对比当初那个破铁厂还高。
按说不应该出什么事故呀?顶大了就是钢胚不如意。
“爹爹,作坊出问题了?”
“嗯,停了!”
“是出事故了?还是钢胚不如意?比不上原来的品质?”
这问题更不可能发生了,王素亲自在族里的冶铁作坊看过,生产力极其低下,说是炼钢,倒不如说是个铁匠铺,全靠锤。
“你这孩子,怎么就不能盼个好?炉子没事,钢胚很好。就是因为钢胚太好了,家里不得不停了。”
怎么可以这样?炼钢的高炉怎么可以随便停下!这不是胡闹嘛!
“唉!素儿,你营造的炼钢炉,一天就出钢胚万斤之多!”
万斤而已,一年也就一千五百吨,也就是土高炉炼钢铁的一半产量。
“你也知道,咱家是朝廷特许往北虏之地出售铁器,出售多少铁器,都是有数目限制的。确保北虏那些人三五家有一口铁锅,七八家有一根锄头,这都是定数。”
“用新炉炼出来的钢胚,家里的大匠打造了横刀,跟以前的横刀对比,就连军伍里的制式横刀也比不上。”
“这不很好吗?朝堂采买咱家的钢胚就行。”
这不正是家里让改造冶炼技术的原因吗?王素糊涂了。
“你可知道朝堂是盐铁专营?朝廷的冶铁作坊才是兵部、将作监采买钢锭的固定渠道,改变朝廷采买钢锭的旧制…~这是砸人饭碗的事呀!”
“大盛开朝百五十年,自开始就定下了这样的流程,从兵部、勋贵,到地方朝廷冶铁作坊,再到矿户、匠户,以及内庭的矿监,已经形成了坚实的利益团体。”
“当家里大匠打出横刀的那一刻,九叔立刻叫停了高炉。”
“咱家被朝廷恩准冶铁,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又怎能做出资敌卖国的事?”
“王家特许与北虏交易,这些年像韩家那样的大商贾都跟咱家交好,就是因为这份恩赐。”
“九叔说,哪怕冶炼技术不要,咱也不能资敌!更不能跟这么庞大的势力作对。”
“家里作坊堆着几万斤上好的钢锭,都没处打发,虽然咱家可以在大盛境内出售铁器,那仅限于农具和百姓用品,何时才能用完存货?”
这算什么事?王素听完是明白了,也更觉得不可思议了。
更觉得皇帝可怜了,一个人待宫里,自以为一言九鼎言出法随,谁知道整个自己的王朝,都在糊弄他。
糊弄皇帝王素无所谓,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就是,可是影响自己的第一份产业,就心里不痛快了。
好东西砸手里了,不是不需要,也不是出不了手,是不能出手,怕拥有坏东西的人们反对……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吧!
农具呀,锄头、铁锹、锤子、斧头…~多久能用完几万斤?更别说一年几百万斤。
还不说全大盛有多少冶铁作坊。
再加上锅碗瓢盆也用不完啊,挣不上钱啊!
“爹爹,您刚才说咱家可以在大盛境内出售铁器?只要不是军伍所需就可以?只要不是兵器就行?家用的日用的都可以?”
“嗯,可也……用量太少了!”
太少了?自己见过的好像处处都是钢铁,军用才占多大市场?民用才是钢铁的最大份额。
需要捋捋。
第一份产业啊,还是王素抱有最大希望,认为永世不坠的产业,怎么能出师未捷身先死呢。
好好想想。
开门四件事,吃穿住行,从这方面入手,才是思路正确。也只能从后两项入手。
钢筋混凝土的建筑?扯了!至于出行,脑子里的都是钢铁材质,问题是,就现在这时代,憋死王素也憋不出后世大街上跑的那些玩意儿。
防盗门?健身器?铁艺围栏?我去,又跑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