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侍郎坐立不安,让整个吏部衙门的属官吏员整天都战战兢兢的,除非是紧急事务,否则都一律不进左侍郎的官廨。
即便如此,王丰良还是没等到放衙,就匆匆忙忙回府了。
“老爷,您这是……”
管家王平第一次见自家老爷提前下衙。
“阿平,有没有家书到来?”
“老爷,您真是神了!今日后晌才有商队送来家书,给老爷放书房了。”
奇怪的看着已经离开,几乎是跑向书房的老爷,王平莫名其妙。
很厚的一封家书。
等看完家书,王丰良缓缓的靠在椅背上……终于明白了,明白了为何陛下会给侄儿那样的一个任命,还是钦差性质的任命。
帮韩家盘账,从而设计出一种新式记账法,说明侄儿精于算学理财。
以韩家掌柜灭门,问询车夫,从而引出白莲教走私,杀人灭口的手段,说明侄儿王简之精通刑名。
从问询涉案嫌犯开始,便有的放矢,直接撇清韩家的牵扯。再借用锦衣卫十三郎之手,查封韩家店铺,同时在河中府当初略有谄媚的策问,纵横卑阖,说明侄儿深谙为官之道。
跟锦衣卫密谍交好,将所有行事全部摆在明处,间接的为善德堂行事正名。
又设计双轮双铧犁,说明侄儿对农事不陌生。
之前两次大黑山剿匪,看得出对兵事也略有所通。
难不成王家真的要出个全才了?
百科满分,诗词惊世,策问有根有据,虽是谄媚却让人无不敬佩无以反驳。
唉……早知道如此,该将陛下的任命也一并推掉。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王家这般麒麟子,让陛下竖成靶子!
如今事已至此……
王丰良想到此处,立刻提笔……
等王平进书房掌灯,王丰良已经将回信写好。
“阿平,你先看看家里来的信。”
“老爷,咱家有这般不世出的英才,乃是天大的造化,是我王家昌盛不休的幸事!”
能从家书中看得出,家主是如何看重这子侄。
这王素王简之所做之事,也确实当得起家主的看重。
“陛下今日乾刚独断,任命简之为山南道巡察使,职权与巡抚相近,除不能处置外,增加了密奏之权,加派了锦衣卫十三郎率百人精锐为其护卫,着令巡察山南道诸事!”
王平愣是没反应过来王素的这个官职算啥:“老爷,这是实职?”
“是实职!几乎是简之儒林郎的匹配实职!阿平,想给九叔说的话我已经写好了。”
“你今晚就走!越快越好,争取赶在朝廷的圣旨抵达之前,将书信交给九叔!”
“简之还年轻,老爷我担心他棱角分明,在巡察过程中,过多的暴露一些不平事,从而得罪整个山南道的官场!”
“这一次陛下派司农司少卿作为钦差,莅临山南道勘察双轮双铧犁的效果,估计对简之的任命会随钦差一同抵达,家书能提前多久就提前多久。”
难得没有了琐事,煎熬且心砰砰的时光,也因韩正卿这边事了,把韩盈盈带走了。
一天两三篇策问经义的作业,剩余大量的阅读或悠闲时间,也让王素过上了有点醉生梦死的生活。
人得动,手头上得有事做,否则就废了,一旦沉迷一种舒适圈,再跳出来很艰难。所以,王素给自己找麻烦。
钻进马车作坊,王素琢磨着怎样把自己见识过的机械部分,在没有工业基础的条件下实现。
或者能在韩盈盈生日之前,做出一辆自行车来谄媚。
所以,王素有太多时间就待在自家作坊里,也变相的拒绝了十三郎的陪伴。
“十五少,这一炉的炉温没控制好,出来的钢水太脆了……”
“啊……你说什么?太脆?是不是很硬?”
“对,就是没韧性!”
我没有跟工匠讲不同炉温出来的钢材各有用处吗?没有说清含碳量高低的问题?
“带我去看看!”
也幸亏自己在场,否则作坊会把偶然间冶炼出来的高碳钢当废品待。
很硬,坚硬的硬!擀出来的钢管不能承受侧方的力量,重锤都可能直接砸断。
王素拿起一截钢管的断面,还是专门找的斜茬的断面,很短,短粗的短。
找了一块用于塑形的钢管,王素趁那钢管未完全冷却,用短粗的斜面,使劲对准划过去……果然,能深刻,真正的深刻。
“好!好!这不是废钢,一定要留下。”
高碳钢啊!有这材料,王素绝对可以做出简易的机床来,也就是能开创最基础的工业了。
机床作为工业成品的母胎,有多重要王素又如何不知。
很多大发现都是因为偶然。偶然间一个喷嚏,发现了青霉素;口袋里的巧克力融化,才有了微波炉;用错了电阻,才有了心脏起搏器……这类事王素记得很多。
有些事,必须做,王素不允许有自己这个BUG存在,自家作坊里还出现偶然间的发现被丢弃的现象。
“诸位,想想用刻刀雕玉,雕刻各种镂空的木器,难道铁器就只能用模范吗?想想这废钢的硬度,虽然它韧性不足,但它硬呀!”
“若是用很小的切面,固定短而尖锐的一小节用于钻孔、切割、打磨等……”
眉飞色舞的跟工匠讲机床的作用:“你们谁见过玉匠的水凳?对照着想!”
“再发散性的去拓展,就跟我做的那辆车,前后轮大小不一样,可以产生不同的速度……是否可以借用水力,畜力等等。”
培养不出伟大的物理学家,王素就培养一批伟大的工匠,一批能制造出自己想要的产品的工匠。
看到王丰仪进了作坊,王素认为还可以得瑟,绝不能像平时那样,被五叔生生的打断得瑟。
“五叔……”
“别废话!跟我回家,有事!”
“五叔,高碳钢呀!侄儿有了高碳钢,侄儿可以让作坊做出更加精细的产品,能让咱家作坊的技术再次提升,能有绝对核心的技术……”
“跟工匠说了?”
“说了。”
“那没事了,就是没说,等以后有机会再说,先回家!”
呃……知道刚蹲下准备排泄,突然被叫起来的感觉吗?噎人……不,是憋人啊!
看到美景,正准备抒发一下情怀,刚张嘴,一坨鸟粪落进嘴了。
这时候王素就这感觉。面对王丰仪阴沉的脸,又不敢废话,只好乖乖的跟着回家。
“简之来了,你大伯的家书,你看看。”
九叔公也是一脸凝重。
而老爹王丰庭,也是忧心忡忡,还略带着骄傲。
看懂了,王素把王丰良的家书轻轻的放回去……挺感动的,这位从未谋面的大伯,确实是从心底替自己考虑。
“九叔公,先运送两台双轮双铧犁到京师吧,算是贡献,也算应对钦差的准备,有备无患。”
“你担心钦差为难?”
“不管怀着怎样的心思,防备一下没错。”
“简之,你不担心陛下将你放在火上烤?”
稍微沉默了一阵,王素组织了一下语言。
“九叔公,爹,五叔,抗命肯定是不成,咱不能抗旨不遵……我大伯如此着急来信提点,也是告诫我在执行圣意的情况下如何避免跟整个山南道作对。”
“这个任命确实挺操蛋的,陛下很明显是想利用我的莽撞,年轻,不会官场上的皮里阳秋,想通过我的眼了解边境的实情。”
“八月乡试,我不能缺考,明年初的会试,我也不会缺席,那么在不足半年的时间里,想要全方位调查清楚整个山南道的实情不可能。”
“侄孙想过了,朝堂争论从双轮双铧犁开始,那侄孙就先从山南道的荒田入手,时间充足我就再加上边贸,我的所有调查一定做到尽量的详尽,以民意民生为主,避开官员施政内容,避开边军防御现状,避开山南道势力分布的评判等等焦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