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五十六章 考古专家:你有点副业吧!(1 / 1)凉拌香辣腐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路由器穿越了?”

梁东义安排完处理食人蜘蛛的事情,准备问一下林尘和王建斌两人接下来的打算。

结果一过来,正好看见了青铜路由器。

整个人瞬间愣在原地。

难不成古代也有wife不成?

“只是长得像,跟路由器没什么关系。”

林尘回头看向身后的梁东义,只见对方一副活见鬼的模样,似乎被青铜路由器给吓得不轻,久久没有回过神来。

“我说古代怎么可能会有这种东西。”

梁东义释然的笑了笑,大步走上前,饶有兴致的研究那件造型古怪的青铜器。

“你说古代的人是怎么想的,正好弄出这东西来了,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

定眼看了一会,梁东义发出一声感慨。

古代人压根没有看过路由器,竟然能够造出一个模型几乎一模一样的东西。

世界上的事情真是奇妙

从概率学上来说,这种事情出现的概率绝对比中彩票头奖,连续两次都低。

同时,他对这個奇怪的东西的功能也感到很是好奇。

若说有什么特殊的功能,真心看不出来。

至于观赏性?

只能说他不懂艺术,不予评论。

“我觉得应该是个价值,存放帽子用的。”

王建斌说出了他的猜想。

“放帽子……感觉不太像。”

梁东义摇了摇头,太矮了,真要是放帽子的话,还要找个桌子。

帽子的款式众多,青铜路由器古怪的造型,能够放置的只能是专门定制的,不具有普遍性。

只是他想不到其他的可能。

林尘在一旁没有插话,丝毫没有将答案说出来的打算。

他没有办法证明是如他所说,说出来了也不过是多了个参考答案,后面还是要进行专门的考究。

见梁东义没有继续聊下去,林尘询问起了梁东义过来的原因。

处理蜘蛛的事,尸骸的事情,岛国部队的事情……

梁东义需要处理的东西很多,专门过来走一趟,肯定是有什么事。

“我们准备出去一些人,你们两个要不要一起?”

梁东义想起了自己的目的,询问道。

出去的人是和外面的警员一起准备工具,林尘和王建斌要是不一起的话,下一次很难说要多久。

他们现在人口短缺,不可能林尘和王建斌两人,专门费时费力折腾一趟。

林尘没有立马回答,扭头看向王建斌。

留下或者出去,他倒不是很在意。

现在时间还早,在这里继续再待一阵子,对他的行程构不成任何影响。

从时间上算,文物局过来不会太久,完全可以那个时候再走。

王建斌笑呵呵道:“我都行,你拿主意吧!”

“那就再等等吧!”

藏宝库里面的东西很多,他打算继续看看。

主要他现在没有正事,比起开挖掘机,留下来寻宝,无疑更好玩。

“那你们两个慢慢研究吧!我这边还有事。”

梁东义告辞一声,转身离开。

他要带着人一起出去,不留在这里。

按理来说,林尘是不应该留下的。

不过,考虑到藏宝库里面的情况还不明朗,谁也不知道到底还有没有别的机关。

林尘留下能够帮得上忙。

再加上林尘在考古方面的水平很高,是个大行家,不需要担心林尘搞出篓子。

他并未强制那样做。

就他而言,林尘留在藏宝库这边,反倒是一件更好的事情。

“尘哥,你觉得他们打算用什么办法?”

看着梁东义的背影,王建斌很是好奇。

那些食人蜘蛛的数量可不少,又是地下洞穴这种复杂环境。

想要将所有的食人蜘蛛一网打尽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您要是好奇的话,可以跟去看一看。”

林尘转身向着别的地方走了过去,查看其他文物的情况。

王建斌紧紧跟在他的身旁,一边走,一边聊青铜路由器的事情。

“你说那东西会不会和外星文明有关?”

青铜路由器的造型让他想起了石头圆盘。

概率无限接近于零的巧合都行,外星文明同样是有可能的。

当然,也有可能是穿越者。

毕竟,哪怕是外星文明有无线传输装置,造型大概率和路由器不一样。

“哪有那么多外星人?”

林尘被逗乐了,青铜路由器怎么看都和外星文明扯不上关系。

不过,奇特的造型确实没办法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台子上面放柱子,可能的造型太多了,哪有那么巧正好和路由器撞造型了。

只是除了巧合,貌似找不得别的解释了。

总不能说是穿越者干的吧!

不过,说起穿越者,历史上还真有一位疑似穿越者的存在。

当年取代了西汉的王莽。

这位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佬搞出了很多和现代类似的制度,还有一些很相似现代物品的东西。

纵观整个历史都是一位相当神奇的存在。

“尘哥,你看看这东西。”

王建斌的呼喊声将林尘的思绪拉了回来,林尘循声望了过去,脸上的表情陡然变得古怪起来。

那是一座青铜马,只是造型不太对劲。

咧着嘴傻笑的模样,拍下来直接能够当表情包用。

若非这里是清朝的藏宝库,他绝对会把这东西当做是那个奇葩捣鼓出来的现在工艺品。

青铜器在古代可是重要的礼器。

在严肃的正规场合,放一个看上去像是表情包的奇怪东西?

林尘严重怀疑制造青铜马的那位是不是脑子有些不太正常。

“……。”

林尘整个人陷入了沉默之中,不知道应该如何评论这东西。

时间一点点过去,林尘在藏宝库里面发现了不少奇奇怪怪的东西,对此他只想吐槽一下清朝人的审美。

“怪不得乾隆的审美那么非主流。”

李自成宝库里面便没有这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看样子清朝皇帝的祖宗们本身的脑回路就不太正常。

“有人来了!”

王建斌轻呼了一声。

只见,一大帮人乌压压从通道走了进来。

他们是文物局的人,过来处理藏宝库里面的东西。

“怎么没说一下?”

看见文物局的人和带路的警员,林尘有些头疼,他本来是打算趁着文物局的人进来,到外面去。

没想到,警方那边完全没有提醒他们。

给错过了。

不知道外面的情况怎么样,食人蜘蛛的问题有没有搞定。

略作思考,林尘向着附近的警员走了过去,准备问问看情况。

刚走了没几步,他猛地发现,文物局的人匆匆向着他跑了过来。

“他们找我干什么?”

林尘大感纳闷,他一个开挖掘机的,文物局找他干什么?

又没丢东西。

总不能让他开着挖掘机将山洞挖穿。

在他的注视下,考古人员在他面前停了下来:“我们局长有事情,想请你帮帮忙。”

林尘纳闷道:“帮什么?”

东西都找到了,他还有什么能够帮得上忙的?

总不能让他将藏宝库里面的所有宝贝都列个清单,是什么来历都写出来。

那要文物局有何用,活都让他干了。

“应该是传国玉玺的事情。”

“想要找你问点情况。”

文物局局长张东阳并未明说具体的原因,回答是考古队员按照目前的情况猜测的。

真实的情况和猜测倒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

林尘跟着考古队员一起回到了传国玉玺那边,张东阳没有多做客气,简单的打了一声招呼,旋即询问起林尘判断的根据。

传国玉玺谁也没有见过真品,又没有公认的详细记录。

单纯一些文献里面的零星描述,根本无法确认真正的模样。

每一次传国玉玺丢失之后,考证真假都是一个大问题。

“昔日王莽篡汉的时候,当时的太后是王莽的亲姑姑,他们两个之间发生过一场对传国玉玺的巧夺,在过程中,恼羞成怒的太后将传国玉玺摔倒了地上,磕坏了一个角,后面用金子进行了修补。”

说判断依据这种事情,完全难不倒林尘,系统给的资料里面,传国玉玺的信息不少。

让他将整个过程从头到尾说一遍都没问题。

张东阳点了点头,金镶玉的典故在历史上很有名,经常会被作为判断真假的凭证。

“不过,后面仿照的传国玉玺,有一部分也考虑到了这点,还有没有别的依据?”

单一个金镶玉还远远不够,他们都知道的情况。

古代的人岂能不知道?

尽管大部分伪造的传国玉玺都不太讲究,终归还是有讲究的。

“还有这一行小字。”

林尘指了指传国玉玺上肩部的字,那是当年曹丕篡位之后留下的。

一共六个字“魏受汉传国玺”。

除了这一点之外,能够作为凭证的东西并不多。

比如,玉玺的风格和年代。

这两者,他说不说,考古队都会验证的。

说罢,林尘没有进行补充,晋朝之后是五代十国,那段历史丢失严重,哪怕他将情况说出来,也没有任何意义。

根本无法考证。

汉朝的传国玉玺是秦皇子婴献,汉朝初年的那些功臣不少都见过,然后,西汉传给新朝,新朝传给东汉,东汉落到了孙坚手上,被袁术抢了去,曹操灭了袁术之后,重新回到汉室。

直到晋朝,都是有根有据。

传承有序。

考证传国玉玺的事情基本上都以这部分为准。

杨东阳看着传国玉玺上的小字好一会,对林尘有些敬佩。

传国玉玺的文献极少,知道情况的人并不多,林尘指出的两点,他也仅仅只知道金镶玉的事情。

“魏受汉传国玺”的情况,并不知情。

林尘的年纪不大,能有有这样的知识储备,实在是了不得。

“这枚玉玺的年份是秦朝的没错吧?”

张东阳询问道。

确认年份最好的办法是用仪器检测,不过,那种方法需要大量的时间,完全来不及。

还有一个方法,通过雕刻风格进行判断。

这点他确定过,问林尘主要是求个心里安慰。

事关重大,他不敢独自下判断。

“是秦朝没错。”

林尘给出了肯定的答复,心中暗道奇怪。

考古队这么多人,确定年份的事情真么还要专门问他。

哪怕局长对秦朝的文物不熟悉,不可能整个考古队都没有人知道。

“不对劲!难道有什么变故不成?”

林尘敏锐从张东阳的态度中察觉到了问题,考古队有专业的仪器,哪怕是没有人能够确认,事后还可以用仪器证明。

张东阳专门问他这种问题,必然是有什么特殊原因。

“难道是送走不成?”

林尘直接猜到了真相,这件事情并不难猜。

传国玉玺肯定是有放到帝都那边的。

这种事情,那怕谁便在街上拉个人都会这样觉得。

无非是早晚的问题。

而张东阳变出来的态度,说明情况很紧急,根本来不及慢慢考证。

林尘没有点破这件事,又以修复的角度,对传国玉玺的情况进行了一通分析,给张东阳吃了一颗定心丸。

只要发生,必然会有痕迹。

修复亦是如此,不同时期的修复所使用的手法和材料是截然不同的。

这种细节的地方,即便是仿造者,心细如发,一样没有办法。

除非是像林尘一样开挂,通过系统给的技能掌握大量失传的技巧,不然的话,不可能进行复刻。

古代的工匠身份低贱,记载工匠技术的书籍少之又少。

再加上古代大多数厉害的技术都是一脉传承的。

所以造成技术一旦失传,想还原都没门的局面。

“如此说来,这枚传国玉玺的确是真的没错了。”

张东阳脸上露出笑容,对林尘千恩万谢。

直播间。

“秀啊!老林竟然连西汉时期的修复手法都知道?我专门研究那段时期的都不知道这东西。”

“哎,同样都是一张嘴两只眼睛,为什么人家那么优秀?”

“666666,不愧是有传承的人,什么冷门的东西都有研究。”

“我说老林不会真是那个什么摸金校尉吧?知识面有些不对劲啊!”

“嘘,不要乱说,老林可是良民啊!”

……

林尘对于传国玉玺的分析引得不少观众都惊叹不已,前面的都还好说,后面关于修复知识的描述,像是亲手弄过一样,问题是这种知识,一般只有一类特殊人群才会研究。

人家考古队在修复的时候,那都是现代的法子,不会专门用古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