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康在姜得富这里待了一周,然后带了一大袋子各种食品调料走了。
当然当中还做了样子为村里几个人算了卦。
姜得富看了他算卦的场面,很是想笑。
这货太滑头了,跟自己问了村子几个好事人的情况,算得当然不会有什么错。
至于先前蒙对还不是这货擅于察言寡色,还有那些农人们大嘴巴,别人算卦的时候在议论纷纷,被精明耳灵的杨康听去。
且他算卦故意高深莫测选择特殊对象,其实就选择他能把握的那些人而已。
村人虽然小九九多,但说到底见世面少,小油滑有大聪明倒是不多,自然玩不过杨康这老滑头。
不过伴随着杨康的离去,村子里另一则消息则在村子里传得纷纷扬扬。
那就是那杨半仙临走的时候,说石凹村如今这么好,确实是姜家有贵人对村子里相助,且还是一龙一凤!
潜龙入石凹村少语,贵凤自黄河滩来降霖!
“少语是不是说的姜得财,他不能说话?那意思咱们村的贵人不是姜得富,是他哥哥姜得财?至于从黄河滩来,他们家的章桂岚是不是就黄河边过来的?”
“哎呀!他们俩这一龙一凤的……”
“这龙凤呈祥,是不是他们两个……”
“就是,龙凤结合那岂不是更好?”
“杨半仙好像也有这个意思,不过他有些欲言又止,好像说那两人不是太愿意!”
“有什么不愿意的?男未婚女未嫁,那章桂岚本来就是嫁过来的媳妇,俺记得先前有算命的也说她跟姜得富八字不合,两人不能成婚!没想到缘分竟然是在这!”
“就是,那说明她就是得财天定的媳妇,既然这样,两人成婚不就好了,俺看两人挺般配的!”
“也是,俺也觉得般配,既然对村子好,就应该让他俩结婚,算起来两人年纪也不小了。”
人群议论纷纷。
……
“三弟!”
“三弟!”
章桂岚和姜得财惊异地看着姜得富。
姜得财最近虽然认真干活,一切跟以前似乎一样,只有家里人知道他沉默了很多。
他对于自己不能说话其实内心一向很敏感,一般采取打手势方法与人交流,这会儿因为激动直接啊啊地叫出声来。
“马上到十月份了,四月初是个好日子,你们两个成亲吧!”
姜得富一大早的话,让最近一直沉默的章桂岚和姜得财齐齐破防。
“三哥?”
姜得花也诧异地看着姜得富。
自从章桂岚和姜得财出了那事,姜得花对章桂岚一直有怨怼,不肯跟她讲话,直到前段日子姜得富带姜得财回来,说这个家以后照常过,谁甩脸子就出去,姜得花才不情不愿地跟章桂岚说话。
“二哥和桂岚姐既然两情相悦,还是成婚吧,以后好好过,这个家确实也该有个好事冲冲了。”
姜得富解释道。
“你们俩也别心里有什么芥蒂,当初你们也是因为知道我在外面没了,长久相处才有感情的,也是人之常情,且我跟桂岚姐没见过几面,也没什么感情!
如今是新社会,主张男女自由恋爱,有感情才能结婚,而不是盲婚哑嫁!你们这样刚好,早点成婚,也好给我们生个大侄子,得花到时候也好照顾侄子侄女们!”
姜得富笑道。
先前他是太过于震惊,对于章桂岚和姜得财不是太理解。
毕竟是弟媳和大伯哥。
这种事情不发生在自己身上,自然不会理解。
比如原身姜得富如果活着……
以他传统教育出身,即使跟章桂岚没见过几面,思想里绝对应该把章桂岚看作自己的妻子。
且这个年头,即使丈夫没了,很多妻子也是为丈夫守着。
比如姜得花,如果不是自己干预,根据这里的民风民俗,不知道为她那丈夫要守到什么时候!
如今的姜得富虽然不能算作原身,但可能是继承了原身身体的原因,对原身的情感和感受那是相当复杂的。
他对姜得财和章桂岚的事情确实很震惊,做不到完全无动于衷,他还没来得及真正思考的时候,姜得财却出走了。
一番折腾下来,他才能认真考虑这件事。
他对章桂岚没有什么感情,加上那两人也算是患难产生的感情,自然很快理解他们在一起的原因。
早在他去找姜得财的时候已经做了决定,让两人成婚。
只是他一直想有个什么契机,让两人在一起,而不引起村人议论。
毕竟原先弟弟的媳妇突然变成大伯哥的,这在农村势必会引起争议。
杨康的到来,倒是带来了惊喜,借助他半仙的身份,姜得富直接将这一难题得到了解决。
“三弟!”
姜得财眼睛有些发红,两手慌乱地比划着。
他并不知道姜得富已经换了内里的身份,情感上他总归觉得对不住这个弟弟。
“二哥,我先前说过,大丈夫敢作敢当!既然我成全你们,你们就将这日子过好,你们俩好好干,以后我要娶年轻漂亮媳妇了,你们俩得给我全权操办,多出些花费!”
姜得富直接堵住姜得财想道歉的话。
“三弟,俺们没多大能力,但俺们有力气干活,你放心,俺们都听你的,你说啥就是啥!”
章桂岚倒是利落,没再说客气话,直接拉着姜得财跪下,朝姜得富重重磕头。
姜得富没想到他们来这么大的礼节,毕竟他们年长自己,急忙上前扶起二人。
……
姜得财和章桂岚的婚礼基本是石凹村几十年来最热闹的婚礼了,全村人都出动了。
姜家人带着全村人致富,这种恩情谁能不承情?
更何况现在庄稼增收的粪肥还是人家供应的,即使有嫉妒的也没能力展现。
“他爹,需要上那么多礼吗?”
刘木林媳妇看着丈夫背了白袋子白面要往姜家送,他手里还拿着一个小袋子,里面装着一个鼓鼓的东西。
“这东西你也要送过去?”
刘木林媳妇翻出那袋子,一个明晃晃的银灯盏露了出来。
这油灯不小,有大闹钟一般大,一看就是早期大户人家用的煤油灯盏,应该是放在正物堂屋的那种。
原先在刘家落了灰尘很少用,随意地摆在桌子上。
这会儿已经擦拭干净,看起来油光瓦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