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豪的讲话,彻底改变了研讨会的风格,将研讨会从一场务虚的研讨,转变成了务实的互联网推进计划讨论。
对于李世豪提出的几点计划,几乎所有与会的人都表现出了积极的欢迎态度,甚至恨不得当场就与李世豪敲定合作意向,签订合作协议。
他们不可能不欢迎英豪推出来的一系列计划,英豪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承担了ISP\\ICP\\IDC三个重要角色,等于是自己在独立的撑起了这个香江城域网,使得香江城域网直接就有了完整的角色结构。
无论是搞通讯专业的,还是搞计算机的,在这个过程中,这些学者只要积极参与进来,能够写多少论文出多少成果?
而且英豪在科研投入上一向豪爽,跟英豪一起合作项目,从来就不需要操心研发经费的问题。
更加重要的是,跟着英豪混,除了对学术研究能够形成极大助力之外,还很有钱景。
英豪在科研的投入上,可不仅仅是投入到项目上,也一直在投入到做项目的人上。
几乎所有与英豪合作的项目,只要是同意将相关的商业利益让渡到英豪名下的,英豪都会直接给研发人员开出高额的项目补贴。
这些补贴可不止是那些加入了英豪实验室的专家有,哪怕一些外部的合作专家同样有,这种补贴的丰厚程度,不在一个教授教职的基本收入之下。
而且一旦这些项目真的在后期产生了商业利润,英豪还会按照协议,将这些利润分润给那些当初的研发人员。
哪怕是双方的临时合作已经告一段落,英豪也从来没有吞没过这些外部合作专家该得的收益。
英豪与香江各大学之间的大规模合作,其实时间并不长,是从英豪设立通讯实验室的时候,才与中大展开了比较全面的合作。
刚刚开始,与英豪合作的还主要是中大的专家,后来逐渐有其他大学的专家加入,等到去年英豪启动了超级计算机和科研网项目,其他的大学才有机会全面参与进来。
这些学者虽然有些比较清高,但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依然需要足够的收入,来维持生活的体面,尤其是在香江这种地方,谈钱从来不是什么俗套的事情。
如果让这些学者,卑躬屈膝,捏着鼻子赚钱,很多人可能还放不下身段,但与英豪合作,却绝对是挺直腰杆,站着赚钱。
英豪的所有项目,都是正正经经的科研项目,从来没有什么歪门邪道的东西。而且英豪从陈兵、赵平以下,对这些学者,甚至他们的助手团队,一直礼敬有加。
只要自身的能力足够,与英豪合作搞研发,面子里子都足的很,既能赚到钱,又能出科研成果,绝对是名利双收的事情。
其实今天来参与研讨会的这些学者,大部分在过去一年多,都从英豪手中获得了不少的收入,对于与英豪深入合作,早就有极强的意愿。
去年的超级计算机和科研网两个项目,都是英豪已经有成熟的方案之后,才开始推进的,这些专家参与的已经比较晚了,能够发挥水平的地方并不多。
这次李世豪提议的推广城域网计划,明显是一个比之前两个项目,更加巨大、更加长期的项目计划,而且从开放性和技术拓展空间而言,也远超之前的两个项目。
英豪与这些大学、学者的合作,一向都是以英豪公司为主导,包括那个通讯实验室,虽然名字上挂的是中大英豪联合实验室,但其实都是英豪在主导。
英豪与香江学界的合作,具体到项目的时候,合作的主体几乎都是学者个人,而不是大学的院系,但这种合作的模式,各个大学也都不会设立什么障碍,甚至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在陈兵的统领之下,英豪在主导的项目,大都是商业化前景比较明朗的应用型项目,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纳入的很少,但英豪对这类项目同样比较支持。
这两年,英豪资金越来越充裕,对香江各大学的捐助也一直在不断增加。
那些太基础的理论研究,英豪虽然不会直接参与,但都会进行一定的赞助,这些赞助就是给予了大学院系,而且陈兵对这种赞助的使用方向,也不会再去多管。
可以说,这两年,陈兵通过大手笔的赞助、两个大型项目的合作,已经把香江电子领域的大部分学界人士,吸引到了英豪身边。
而通过接下来的香江城域网建设计划,与这些学界的人,就会进行更深入的绑定。从很大层面上,英豪与香江电子领域的学界,已经深深的融合在了一起。
英豪这次要推动的香江城域网建设,在这个年代,绝对属于超大型的发展计划,需要投入的成本,是以亿美元为单位进行计算的。
陈兵让英豪直接承担互联网的多个角色,以一己之力,推动香江城域网的超常规发展,固然是因为香江地域狭窄,人口密集,一个城域网的投资成本,英豪自己就负担的起。
但更大的原因是,互联网的建设,其实已经开始成为了,电子产业最核心的技术推动方向。在互联网上的大笔投入,会带动英豪麾下各个产品线技术的全面升级。
计算机与互联网,从基因上说,就是密不可分。
计算机的核心能力是什么?是信息处理。
计算机要实现这个核心功能,就需要以运算能力和信息传输能力为基础。
计算机的运算需求催生了CPU,这种专门用来进行计算的核心硬件。
而信息传输能力却是分散在其他所有的计算机部件之中。要实现信息传输的高效,就分化出了一门新的学科,就是通信。
通信是计算机技术的一个核心内容,尤其是在计算机内部,各个部件之间的通信,更是计算机的基础内容。
许多计算机部件的硬件设计、接口、标准、协议,最核心的技术指标,就是通信传输速度,这是与CPU的运算速度,几乎同样重要的指标。
只不过CPU是一个单独的部件,相关的研发设计,生产,被少数几个科技巨头垄断了。
而通信的需求,却分散在各个部件之内,参与通信技术的研发人员太多了,反而使得通信似乎没有那么高。
因此往往CPU运算速度更容易被人特别关注和提及。
计算机的内部通信,是计算机技术的底层技术,是为了提升计算机自身工作效率分化出的技术领域,往往被纳入了计算机技术的范畴,不会被视为单独的产业型态。
但计算机的通信需求,远不止内部通信,还有很大的部分,其实是外部通信。
正是基于这种外部通讯需求,计算机的基础架构中,除了被内部通信紧密连接起来的各种部件之外,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系统,就是信息的输入输出系统IO。
早期的计算机,是在与人进行交互。IO系统,主要是通过各种外接设备,实现是人与计算机之间信息传递,如键盘、显示器、甚至早期的纸带。
连接与通信从计算机诞生的那一天,就是无所不在的基础需求。
计算机的各个部件之间需要进行内部连接,计算机与周边设备需要连接,而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也需要连接。
当计算机处理的信息能力越来越大之后,人工输入输出信息的效率已经跟不上了计算机的处理能力了,就需要直接让计算机之间相互传输信息,省略人工输入信息的过程,这个其实就是最基础的计算机网络连接需求。
最早的计算机连接需求,还比较简单的,是线性的,可能只是同一个办公室的两台计算机之间用线连起来,或者是计算机与外围设备之间的连接需求。
但当这种连接的物理距离逐渐拉远,参与连接的计算机逐渐增加,原本的简单线性结构,就变成了复杂的网络结构,这就是局域网。
再进一步,当这些局域网之间,又需要进行数据通信的时候,所谓互联网的概念自然就开始萌芽了。
后世公认,互联网的萌芽是从灯塔的阿帕网开始的,这并不是因为灯塔人多么有豫见性,而是当计算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底层是技术发展的必然逻辑。
灯塔是全球计算机技术的先行者,计算机的技术研发最超前,加上经济实力强大,互联网在灯塔进行萌芽,就是最自然而然的结果。
从阿帕网开始,互联网已经发展了十几年了,这十几年的互联网发展,其实都是在依赖技术进步,缓慢的自然演进的。
到了现在,互联网的演进正好到了关键的时期,全球原本分散发展的各国计算机网络,正在被陆续连接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互联互通网络,也就是国际互联网。
英豪的产品线看似很多,有游戏、有计算机软硬件、有通讯、有各种上游半导体和电子元器件,但其实这些产品线之间都有极为密切的联系,并最终会在互联网的大旗下,逐渐合流到一起。
互联网从最早期的线性连接,到网络化的局域网,局域网相互连接的区域网络,到现在即将连接全球的国际互联网,计算机之间的连接系统日渐复杂庞大。
这个复杂庞大的系统,是逐步建设起来的,这个过程中,会带动计算机销量的不断增加,会带来大量的互联网设备需求,会带动大量新技术的兴起,甚至带动诸多新型芯片的产生。
互联网的技术是发展的越来越快的,重要性也是逐渐凸显的。到了陈兵重生回来之时,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全球电子产业的最基础技术。
陈兵重生回来,在互联网技术方向上,是具有最大的信息优势的。因此,陈兵也将互联网技术作为了重生之后,最大的资本。
英豪公司未来的长期核心战略,就是依赖对互联网技术发展方向的清晰预见,保持技术上的全面领先。
英豪公司是80年刚刚创立的,陈兵过去几年,一直象个工作狂一样,拼命的带领英豪发展,其实就是为了更早的能够在互联网领域取得领先的优势。
但即使陈兵这么努力,也只是在不断的追赶差距而已,等到陈兵真正有能力在互联网领域开始落子布局,时间线已经到了1982年。
香江城域网的建设,是陈兵能够切入国际互联网的基础,只有先把香江城域网建设起来,陈兵才有可能推动香江城域网与国际互联网进行连接,结成一体。
李世豪在讨论会上推出的计划,核心是加强香江城域网的内部建设,是能够吸引这些香江的学界全面参与的,是能够把这些香江学界力量整合起来的。
因此陈兵才让李世豪先讲,先把这些香江学界的人牢牢吸引住。而等到李世豪与这些香江学界的人交流完,就轮到陈兵来讲了。
陈兵提议的主题,就是推动香江城域网与国际互联网的全面连接,将香江城域网推进为国际互联网的一步分。
其实这个话题,在前面很多学者的讲话中都有提到过,国际互联网的趋势,这些学者不可能不了解,只是他们手中并没有真正的资源,提到这个话题的时候,只能作为一种方向性的建议。
但陈兵不同,陈兵是掌控着巨大财力和资源的,与李世豪的讲话差不多,陈兵的讲话,直接就将与国际互联网的连接,当成一个操作性的计划来提出。
国际互联网的中心是在灯塔,香江的城域网说是接入国际互联网,但实质上就是要接入灯塔的互联网。
要想推进这个计划,有两个核心的基础工作。
第一个工作,就是获得港府和灯塔的批准。国际互联网的连接,从来不是什么民间的事情,要实现这个层面的计划,必须要得到官方的批准。
这个工作申请工作,由英豪来出面是不合适的,只能由香江的学界来出面,这也是陈兵要先把这些学界的人团结起来,形成利益关联的原因。
要接入国际互联网,必须借助这些学界和大学的名头,而英豪只能作为资金提供方和项目实施主体出现。
对于陈兵这方面的要求,与会的学者们,反馈也是相当的积极的。香江与灯塔能够尽快实现网络连接,对所有的香江学界都有好处,是这些学者都希望见到的。
现在英豪愿意出钱、出资源,需要的仅仅是这些大学来出面,自然没有人反对,讨论会的当场就形成了初步的方案,会由中大和港大领头,组成一个专门的委员会,来推进这个申请的事宜。
而要推进与灯塔的网络连接,第二个核心的工作就是通过跨洋电缆,将香江的网络与灯塔的网络进行物理上的连接。对于这个工作,英豪直接就提出了俩个操作性的方案。
首选方案是与垄断了香江对外通信的大东电报局进行谈判,租用大东现有的通讯网络,来实现这种物理连接。
如果与大东的谈判不顺利,那么次选方案,就是由英豪来自行投资建设一条新的越洋线路,或租用一条卫星通信线路。
只不过由于大东垄断了香江的对外通讯经营权,这个方案也同样需要与大东进行谈判。
与大东的谈判,更多是操作层面的事情,陈兵当场就承诺会由英豪出面,与大东进行交流,相信只要利益给到位,大东应该不会特意作出阻碍。
在讲完这两个基础的工作之后,陈兵还特意提到了互联网的国际竞争,将霓虹列为了香江互联网的最大竞争对手。
香江的城域网是去年开始建设的,霓虹的计算机网络,也是去年开始建设,双方当前的进度基本一致。
在亚洲,当前在互联网建设上,走在最前面的,就是香江与霓虹,陈兵特意把霓虹提出来,作为香江的对手,一方面是要让学界能够同仇敌忾,更加团建,尽快推动申请工作,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接下来的布置做铺垫。
其实,全球各地区的互联网发展,是有很大独立性,相互之间的竞争,并不是最为直接,所谓香江与霓虹的竞争,更多的是争夺双方在亚洲的影响力和主导权。
陈兵之所以极力鼓动香江学界将霓虹当成了竞争目标,是看重了历史上,霓虹的一个特殊之处,那就是设在霓虹的辅根服务器。
陈兵短期内,最想达到的效果,就是把这个辅根服务器抢过来,或至少为香江也争取到一个辅根服务器。实在是这个辅根服务器太重要了。
互联网是一个如此复杂庞大的系统,要能够维持稳定的运行,就需要统一的技术标准,可以说互联网,就是被各种统一标准定义的虚拟世界。
这些标准的产生,也是逐步演进的,很多标准在被业界普遍接受之前,都曾经经历过很激烈的竞争,这就是所谓的标准之争。
这种标准之争的过程,往往错综复杂,每一个标准之争的过程,都可以写成传奇故事。
但这种标准之争的过程中,有两个因素一直是较为核心的。其中一个因素,是标准在技术上的领先性,另一个因素,就是标准提出者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灯塔是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也是西方经济体系的老大,自然具有最强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甚至在各种标准之争中,灯塔直接就充当了裁判的角色,占据了巨大的隐形权力。
而灯塔又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先行者,在技术的领先性上也有着明显的优势,因此国际互联网的发展进行,不可避免的就是被灯塔所主导。
到了后世,国际互联网,虽然表面上是一个全球化的开放性系统,但其实已经被灯塔所完全主导了,而这也又为灯塔霸权的一部分。
众所周知,TCP/IP协议(Transmission trol Protocol/I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是现代互联网的基础。
TCP/IP协议成为主导体系的过程并不是一番风顺的,TCP/IP协议是在1974年,由罗伯特·卡恩和温特·瑟夫正式提出的,这两位都是灯塔科学家,一直在为灯塔工作。
在TCP/IP协议被提出来之前,其实国际标注化组织ISO已经提出了互联网的七层架构,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套OSI标准。
TCP/IP协议与OSI标准争夺了近十年,最终是TCP/IP协议胜出,成为了现代互联网最基础的体系标准。
陈兵开始进入互联网领域的时候,TCP/IP协议已经成为了被业界认可的标准,而这个标准的一个最突出的标志,IPV4也已经正式公布,并取得了主导地位。
IPV4又称互联网通信协议第四版,是网际协议开发过程中的第四个修订版本,也是第一个被广泛部署的版本,更是成为现代互联网的核心。
整个TCP/IP协议本身就是灯塔在主导的,是击败了国际标准化组织之后,才让灯塔拿下了互联网的技术主导权的,IPV4的公布,是灯塔主导权的全面胜利。
而在IPV4基础上,灯塔又架构出了更进一步的网域名称系统(DNS,Domain Name System),来将域名和IP地址相互映射,从而掌握了互联网网络地址的分配权。
IPV4标准下,IP地址用二进制数来表示,每个IP地址长32比特,由4个小于256的数字组成,数字之间用点间隔,例如166.111.1.11表示一个IP地址。
这种IP地址是数字标识,使用时难以记忆和书写,而域名就是具有含义的网络地址,使用.、.等尾缀,类似于某某街、某某路,更便于使用和记忆。
域名和IP地址是一一对应的,为了将这两个系统的对应映照关系清晰解析出来,就有了专门的解析服务设备,这就是所谓的域名根服务器。
整个域名系统是灯塔一手设计和主推的,这套域名解析根服务器,自然就掌控在了灯塔的手中。
历史上,所有IPv4根服务器均由灯塔授权的互联网域名与号码分配机构I统一管理,负责全球互联网域名IPv4根服务器、域名体系和IP地址等的管理。
全世界只有13台IPv4根域名服务器。1个为主根服务器在灯塔。其余12个均为辅根服务器,其中9台在灯塔,欧洲2个,亚洲1个位于霓虹。
现在是1984年初,IPV4已经取得了主导地位,但这个域名管理体系还没有真正的构建完成。跟服务器的建设也没有尘埃落定。
域名体系的设想,是在1983年提出的,但很正全球第一个正式域名的申请,是在1985年才开始。
陈兵想要改变内地电子产业的落后局面,就需要与灯塔的超强话语权进行对抗,尽量削弱灯塔的主导权,抢夺更多的话语权。
英豪虽然现在发展的不错,已经算是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之一,甚至勉强也可以号称巨头了,但与灯塔比起来还根本没有什么可比性。
陈兵也清楚,想要全面抢夺灯塔的主导权,是不可能的,能够在这个灯塔主导的体系内,尽可能增加一些话语权,就已经算是十分成功了。
而霓虹这个辅根服务器,就是陈兵想要尝试争取的话语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