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二八章 收购邵氏院线(1 / 1)老燕难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索尼在影音领域布局极深,但陈兵并没有准备效仿索尼去深入布局电影产业的打算。

索尼是霓虹公司,虽然在灯塔也会遇到各种的歧视,但总体灯塔还是在把霓虹当马仔,对霓虹的文化进入灯塔并不会严防死守。

但英豪不同,哪怕英豪注册在香江,也是不折不扣的华人公司,何况陈兵又一直持有的是华国的护照。英豪如果想要学习索尼,去深入好莱坞,注定要被诸多刁难。

至于华人的影视产业,市场规模狭小不说,其中糟烂的程度,一点不比西方差,很多方面甚至犹有过之。

陈兵没有兴趣去插手糟烂的影视圈,但英豪未来要涉足的消费电子,又必然与影音娱乐领域结合的日渐紧密。

怎么办哪?陈兵这几年深入考虑之后,终于找到了适合英豪公司切入的点,就是影音产品的发行。

之前,英豪弄了一个唱片公司出来,其实就是在做流行音乐的出版发行。

经过这两三年的运作,英豪的唱片发行业务,已经不止被局限在了香江,更是已经获得了内地的牌照。

内地的文化领域,其实一项是管控非常严格的领域,英豪能够拿到相关的牌照,本身就是依靠与内地长期合作,才能够获得的特殊待遇。

而这次,陈兵想要布局的则是电影的重要发行环节,院线。

电影不止是文化娱乐产品,而且是一种工业。

一个完整的电影工业产业链,其实包括了电影制作、发行、上映三个产业环节。

电影制作环节,主力就是各种电影公司,如好莱坞知名的六大电影公司、香江的邵氏、嘉禾、永胜等。

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要观看的是电影中的内容,因此对这正生产电影的机构,往往最为关注。

而消费者想要看到电影,就需要去影院,影院才是消费者与电影,面对面接触的真正场所。

院线就是由多个影院组成的,专门经营电影上映的商业机构。

至于发行,其实往往是隐于幕后的,是负责联络电影公司与影院进行的中介渠道,需要在电影行业内有深厚的人脉。

陈兵对于搞电影公司毫无兴趣,也没有去搞电影发行的那种人脉和精力。适合英豪切入电影行业的最合适环节,就是院线。

英豪这两年,其实一直密切关注着香江的院线情况,而今年,也出现了英豪切入电影院线的最好契机。

香江60、70年代最著名的电影公司,邵氏公司,今年传出了要停止运营电影业务的消息。

陈兵前世是搞电子产业的,对于影音行业的关注,更多是宏观层面、产业层面,具体的一些业内细节,其实了解的并不清晰。

尤其是邵氏这种80年代就停产的电影公司,陈兵也只是在资料上简单看过一些记载,知道邵氏是在85、86年左右正式停止了运营的。

陈兵对于搞电影公司没有兴趣,并没有全盘接手邵氏公司的打算,但却看上了邵氏公司的两块资产,就是邵氏旗下的院线,以及邵氏多年积累下来的数百部电影版权。

陈兵之前一直叮嘱下属密切注意邵氏的消息,在接到邵氏有意停止运营的消息之后,还身处内地的陈兵,第一时间就拨通了邵逸夫的电话。

陈兵对自己的意图并没有做什么隐瞒,电话里直接向邵逸夫表达了对邵氏院线的兴趣,并且约定回到香江之后,就进行一次面谈。

现在陈兵终于处理完内地的事务,回到了香江,也就马上再次与邵逸夫约好了会面的时间。

两人的会面,依然是在半岛酒店。

说起来,半岛酒店名声能够那么大,邵逸夫可是占了很大功劳。

邵逸夫对于半岛酒店的下午茶情有独钟,经常在这里现身。

而作为娱乐大亨,旗下拥有TVB电视台和邵氏电影公司,邵逸夫的习惯,自然是吸引了许多的影视明星效仿,从而使得半岛酒店的下午茶,受明星效应的吸引,被民众广泛传播。

双方这次见面都不是单身前来,陈兵身边带着李世豪,而邵逸夫的身边,也跟着他的那位红颜知己方逸华。

英豪的业务主要是在海外和内地,与香江本地的商人商业往来一直不算多。

不过自从英豪收购了香江电话、香江电灯之后,英豪在香江商界的话语权,却是提升的极为明显。

英豪之前与邵氏电影公司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商业往来,说完全不搭界都可以。

但英豪与邵逸夫旗下的TVB商业往来却一直不少,英豪在香江每年都要投放不少的广告,而TVB作为香江最知名的电视台,自然是英豪广告投放的主要渠道之一。

TVB是香江著名的娱乐传媒平台,英豪算不上是TVB的金主,但也是TVB的大客户之一,对于陈兵有意接下院线资产,邵逸夫还是很重视的。

双方之前在许多场合都碰到过,彼此也算是熟悉,见面简单寒暄之后,陈兵就很直接的进入了主题。

“六叔,前面我在电话里,也与您讲过,我们英豪有意接下邵氏旗下的院线,不知道您意下如何?”

邵逸夫排行第六,六叔就成了他在江湖上的尊称。但能够喊声六叔的,也是非富即贵,普通人还没资格这么喊。

邵逸夫是有意要放弃电影业务,并不是落魄到需要变卖资产求生,因此提到这些院线业务的时候,他也没有什么尴尬之色。

“小陈博士,你们英豪现在在香江商场上,如日中天,你说有意接下这个电影院线的业务,我自然也愿意想让。

只是,我有一事不明,还想请你指教。

英豪一向是以电子为主业,虽然你们英豪旗下也有一家唱片公司,但似乎也不是英豪的重要业务。

这次英豪要接下我们邵氏的院线,是有意要大举进军电影产业了吗?”

小陈博士的叫法,是香江最近一年流行起来的称呼。华人比较尊总文化人,博士头衔是带有尊重的称呼,前面加上小陈,又会比较亲近一点。

英豪集团现在已经是香江商业的顶级存在,陈兵作为英豪的老板,身份与香江的诸多顶级富豪已经不相上下,甚至大有赶超之势。

但陈兵年纪又太轻,比很多香江富豪的二代还要年轻。因此在称呼起陈兵来,各种习惯性的亲切称呼方式,都感觉不太合适。

去年陈兵开始读博士,就有媒体开始用“小陈博士”这个称呼,然后就被当成了比较普遍的称呼方式。

陈兵对于这种称呼,其实没有太多的讲究,笑呵呵的回复到,“六叔,我对电影行业懂的不多,也没有要大举进入电影行业的打算,只是想要经营院线业务。”

邵逸夫其实对于陈兵这次要接下院线的要求,是有些意外和惊疑的。

香江不大,许多行业只能容纳下一两家龙头,象英豪这样资本雄厚的集团,现在居然有涉及影视娱乐产业,邵逸夫心中其实是有很强防范之心的。

别看他刚才说的好听,但没搞清楚陈兵的意图,他是不敢轻易将这些院线资产卖给陈兵的,以免弄出一个强劲的对手来。

“我们邵氏就从经营电影院线起家的,我做了一辈子电影,也经营了一辈子院线。

实话说,别看现在的香江电影市场似乎很热络,但电影院线想要赚钱并不容易,否则我也不会起了出让电影院线的心思。

不瞒你说,其实现在除了你们英豪之外,还有人也找上了我,想要接下我们的电影院线,就是去年成立的德宝电影公司。”

邵逸夫没有往下多说,但言外之意却很明白,如果陈兵不能说出要拿下这些院线的意图,邵氏就未必愿意转手给英豪。

陈兵对于邵逸夫的意思很明白,继续笑呵呵的解释起来。“六叔,我们英豪与你们TVB,这些年合作不少,您也应该知道,我们每年在广告投放上,都要投入不少的资金。

但电视广告投放,能够达到的效果,还是有局限性的,我们英豪这次想要拿下邵氏院线,看重的并不是这块业务的赚钱能力,而是作为广告渠道的价值。”

“院线还有这么大的广告渠道价值?这可是够新鲜的说法。

我们邵氏的院线,你们要接手,哪怕只是承租的形式,恐怕也要投入几千万港币,你一年在我们TVB投放的广告,也没有这么多吧?”

“六叔,我的帐可不是这样算的。要拿下邵氏院线,需要的资金确实不少,但这个院线可是有业务在经营的。

只要院线不亏损,这些投入其实是可以赚回来的,最多就是赚的少点,资金使用效率有些低罢了。

如果这样算,其实院线的广告效应是不需要我们英豪额外再投广告费的。

您也知道,我们英豪是不缺现金的,每年有大量的资金是闲置在帐户里的,所以对我们来说,资金使用效率低些,完全不是问题。”

陈兵这话说的其实非常的凡尔赛,也是点出香江诸多富豪对英豪最为羡慕嫉妒的一点。

对于世上大多数的企业来说,商业经营是非常注重资金使用效率的。

尤其是很多的企业,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大规模的借款,这些借款都是有很高成本的,一旦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赚到的钱就可能连利息都不够付。

但英豪确实是非常的特殊,几个主营业务,不仅利润很高,而且现金流也都非常的好。

甚至英豪旗下有些业务,还有大量的预收款。例如香江电话通讯服务,往往是客户预存了几个月甚至一年的费用在英豪的。

可以说,英豪是香江少数几个不需要看银行脸色,反过来需要银行努力巴结的企业。

陈兵的凡尔赛还没有结束,“听说您这两年回内地考察很频繁,不知道您注意到没有,在内地大城市的很多地方,我们英豪都有树立那种大型的户外广告牌。

别看内地现在的物价很低,我们英豪要树起那么多广告牌,也是每年要花费不少成本的。

这次如果我们拿下了这些院线,只要这些院线正常经营,每一家院线,在我看来,就是我们英豪的一个永久广告牌。

对于我们英豪现在的经营规模来看,这种永久广告牌的价值还是相当高的。”

香江是一个人口非常密集的城市,许多普通家庭的人均居住面积是十分狭小的,加上香江气候温热,所以市民的许多活动,其实都是在家庭之外。

这也是香江年人均观影次数,远超其他城市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这种观影频次的高启,却是能够让影院本身就成为知名的活动场所,带来广告效应。

对于陈兵的这个说法,邵逸夫还是能够接受的,许多企业为什么投入巨资去盖企业的总部大楼,其实也是在追求广告效应。

对于很多到了足够规模的企业,树立品牌形象的手段,已经是可以非常多样化了,持有那种关注度足够高的资产,其实也可以当成一种广告。

“六叔,您经营院线这么多年,应该更清楚,除了院线经营带来的这种广告联动价值之外,其实院线本身也是广告投放的渠道,每场电影之前,都是可以先播放一些广告的。

而且电影的观影群体主要是以年轻人为主,这个群体其实与我们英豪电子产品的目标消费群体,是高度重合的。

我们英豪做过仔细的评估,在电影院投放英豪的广告,对于目标消费群体的触达率是极高的。”

英豪能够把院线作为广告投放资源来看待,这是因为英豪的业务规模足够大,而且需要常年的投放广告来支撑其品牌宣传策略。

陈兵一番解释,倒是让邵逸夫心中的疑惑解开了不少。但他也没有马上就彻底相信陈兵的说辞。

“小陈博士,你这是要将影院当成广告渠道来运营,这个见解确实是有独到之处,难怪你能够把英豪经营的这么好。

不过,你也知道,院线运营是需要大量片源做支持的,你们英豪如果不想自己做电影,这片源恐怕会成问题吧?”

邵逸夫提到的这个问题,就涉及到了香江电影行业的产业模式了。

香江的电影产业历史很长,而真正形成规模的时候,其实已经是六十年代,但六十年代香江最出名的两家大电影公司,邵氏和懋业其实都是从南洋来的。

邵氏家族和经营懋业的陆家,其实在四五十年代,就是南洋的院线巨头,到香江开电影公司,本身就是为了保证其南洋院线的片源供应。

后来陆家飞机失事,懋业停摆,才有邵氏独霸了香江电影行业,而邵逸夫也顺手在香江建起了邵氏院线,并几乎垄断了香江电影的海外发行。

等到后来嘉禾等新电影公司成立,与邵氏展开竞争之后,院线和发行渠道,一度曾是邵逸夫压制竞争对手的重要工具。

只不过,这种压制的能力始终有限,嘉禾在1977年也开始开设影院自营院线,之后又有雷觉坤的金公主院线崛起,而金公主院线又扶持了新艺城等诸多的电影公司。

在邵氏息业之前,香江的电影行业主要的参与者就是邵氏、嘉禾、新艺城,背后都有各自的院线在支撑,也都在凭手中的院线,打压着竞争对手。

而等到邵氏息业,邵氏院线历史上是由德宝接手的,香江电影行业才又变成了,嘉禾、新艺城、德宝的三足鼎立。

可以说,香江的院线,一直是各家电影公司的角力之处。陈兵这样一个在电影行业毫无根基的人,贸然插手院线,邵逸夫很是好奇,陈兵要如何来经营。

“六叔,我知道香江的电影行业,是一个人脉及其复杂的行业,我们英豪在这个圈子里没有什么人脉。

但新人也不是全无好处,虽然我们没什么人脉,但我们与原本的电影圈,也没什么恩怨。

我们英豪要弄院线,是不会去搞电影公司的,我们就老老实实的进行电影上映服务。

不管是谁家出品的电影,只要愿意来我们的院线上映,我们都欢迎。

不管是谁家出品的电影,只要观众爱看,我们就会多排片。

电影公司之间的竞争是他们之间的事情,我是不会去掺和的。”

邵逸夫听到陈兵这么说,才真正相信,他没有深入参与电影这个江湖的想法。

陈兵说的这种方法,说起来似乎非常的简单,但却不是一般人能够办的到的。

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电影圈里的人,没有几个善男信女。你不想站队,就会有人要逼着你站队。

想要中立,不掺合电影公司的竞争,你首先要有能够不怕得罪所有电影公司的底气,能够抗住别人的各种逼迫。

香江的影院有100多家,真正被三大院线掌控的影院不足半数,其实还有不少没被这三家控制的影院,但其中真正能够保持中立的,其实很少。

但陈兵的底气肯定是够的,英豪的财富规模,恐怕比现在所有香江电影界背后的资本加起来都多。

陈兵自己不想参与这种事情,是没有人敢于来逼迫陈兵的。

邵逸夫曾经是垄断了香江电影行业的大佬,许多现在叱咤香江影坛的人,都是从邵氏走出去的。

邵氏短短十几年,就从行业的领导者,走到了要息业的结果,其实是邵逸夫自己的经营风格,已经不再能够跟上现在的电影行业变化了。

邵逸夫在内地最有名的就是慈善,尤其是对教育的捐助极大,几乎内地所有的知名大学,后来都会有“逸夫楼”存在。

但邵逸夫在经营他的娱乐产业时,却是以悭吝出名的,给旗下艺人的待遇可谓极差,由此也引发了诸多电影人的纷纷出走,自立门户。

邵逸夫之所以要将邵氏息业,转而将精力都投入到TVB之中,就是因为TVB经营的电视行业是高度垄断的,他有能力继续凭借垄断,去攫取更多的利润。

可以说,邵逸夫虽然经营了电影行业多年,但留下的对手远多过朋友,这也是他要转让院线原因。

德宝是去年新组建的电影公司,与邵氏没有太多的历史恩怨,如果从本意出发,邵逸夫其实是更愿意将院线转给德宝的,这样可以让他的那些老对手更难过。

不过接下来,陈兵的一番话,却让邵逸夫的想法有了变化,因为陈兵还给出了更多的利益。

“六叔,院线的事情,您可以慢慢考虑,只要你们提出的价格合理,我们英豪是不会特意去压低价格的。

不过在院线之外,我还有另外的事情,想要与您交流商量一下。”

“哦,还有另外的事情?你说说看。”陈兵在之前与邵逸夫的电话中,只提了院线的事情,但邵逸夫到也很好奇,陈兵还想要谈什么。

“您也知道,我们英豪旗下有个唱片公司,这两年我在内地发行了不少流行音乐磁带,生意还不错。

我现在想要再扩展一下业务,想要在内地再发行一些电影和电视剧的录像带,因此需要大量的片源。

您的邵氏有这么多年已经累计了几百部的电影版权,而且TVB每年也会拍摄很多的电视剧,不知道我们能不能在这方面展开合作?”

听到陈兵想要在内地发行录像带,邵逸夫脸上阴晴不定了起来。

邵逸夫与内地一直保持着非常良好的关系,其实是非常想要切入内地市场的。

之前TVB也有几部电视剧,被送到了内地电视台,并形成了播放热潮。

但对于邵逸夫来说,一直是只赚到了吆喝,实际的利润并没有多少。

内地电视台太穷了,根本没有什么钱来引进电视剧,现在引进到内地的,大多都是半卖半送的形式。

邵逸夫不是没有想过,要到内地去发行录像带,但调查下来,内地的录像机保有量还非常低,根本没有多大的市场。

内地现在很多的录像机,也不是在家用,而是很多的地下放映厅,在偷偷摸摸的进行商业放映,邵逸夫一直觉得很难在这个中间赚到钱。

而且,邵逸夫去内地的时候,也试探过一下内地管理口的态度,却一直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

录像带比音乐磁带的内容要丰富的多,也敏感的多,邵逸夫明白这个事情要得到内地许可,是要花费大功夫和大代价的,因此也就一直在保持观望。

“小陈博士,你能够让这些录像带获得许可?”

“应该问题不大,这些录像带在内地发行之前,我都会先与内地一起组织人审片的,有些片子,我们肯定是不会拿到内地去的。”

陈兵并没有说的太死,陈兵很清楚内地对引进影视剧的限制,远比流行音乐严格的多。

他也没想过要占据多大的市场,不过是想要先打开一个缺口罢了。

“内地现在的录像带市场,我们也调查过,恐怕市场容量不会很大吧?”

“现在确实不大,不过未来肯定会有很大的潜力。

六叔,我也不瞒你,录像带与流行音乐磁带完全是两种事情,我估计短期内,靠录像带生意是很难赚钱的。

我要的也不是借这个生意赚钱,我要的只是在这些录像带的前面,加上英豪公司引进的标注,和加上我们英豪的标志。

这个录像带生意,能够赚钱最好,不能赚钱,其实需要投入的资本也不大。

我更多的是准备把它,作为在内地进行广告投放的一种形式。”

“这个事情不是小事情,我需要回去好好考虑一下。”邵逸夫并没有马上答应。

“这是应该的,六叔,这两个事情不急,您可以慢慢的考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