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佛门不纳税、不兵役、不徭役,所以,每隔上几百年,便会出现一个灭佛的皇帝。
上一个灭佛的皇帝,便是后周世宗柴荣,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并称为“三武一宗”!
太祖没做抄少林的是,可能也是因为少林寺被柴荣收刮干净了。
如今,又是百年过去了,少林寺盘踞少室山,山下良田,皆为寺中资产。
富可敌国还算不上,但富得流油,是一定的。
否则,少林那么多的武僧,岂有资源去习武。
穷文富武,这是一句老话,也是一句真理。
那五台山文殊寺、江南普渡寺、庐山东林寺、长安净影寺,个个如此。
道教因为教义的关系,倒是好些,但江南家族式传承的道门,比如龙虎山,或者盘踞在曲阜的孔教,哪个不兼并土地,做大财主。
而朝廷在这方面也不作为,甚至是不禁止兼并田土的,与士大夫共天下嘛!
封建王朝,几百年一个轮回,大宋已经到了轮回的边缘,即将陷入无底深渊。
大概也只有将土地进行重新分配,来上一场革命,才能延续大宋的命脉。
至于像南宋那样偏安一隅,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
朝廷上的改革,一团乱麻,功力还未大成的赵佶不想惹来一身骚,他只从小处着手,从江湖开始。
少林寺这些佛门大师,在江湖上那是铁骨铮铮,头可断、血可流,何曾服过软,但现在在端王面前,却是软的就像棉花一样。
让准备好好大干一场的赵佶很是有些郁闷。
而当事人也还没到场,于是,赵佶决定先去见见扫地僧。
“双龙”世界的危机随时可能降临,提升实力迫在眉睫,扫地僧这种高手,那自然也要和无崖子一样,为我所用才行。
扫地僧何许人也?
既没有受戒,也没有法号,操持的也只是不起眼的洒扫杂役。
因此连寺里玄字辈长老们,都不知道有他这一号人物。
可他在少林寺数十年如一日,每天都要打扫藏经阁,对藏经阁了如指掌。
甚至这三十来年,络绎前来藏经阁,盗学“少林七十二绝技”的萧远山、慕容博、波罗星等人的所作所为,也都被他尽收眼底。
而萧远山等人,却对他一无所知。
扫地僧武功虽高,堪称天龙第一,见闻又广博,连神秘的逍遥派都知之甚详,只是他完全没有争斗之心,因此才名声不显。
除了赵佶这个拥有上帝视角的重生夺舍之人,当今武林,谁也不知道,少林寺中,竟然藏了这么一尊大神。
看破红尘的老僧,要请他下山来为自己打工,难度不小。
少林藏经阁,江湖上多少人心向往之的地方。
如今,在赵佶面前敞开了大门。
少林寺显然做了精心准备,里面空无一人,自然也没扫地僧。
而关于七十二绝技的秘籍整整齐齐摆放在最显眼之处,赵佶挑挑拣拣,找了本“龙爪手”边看边等了起来。
至于为什么研究这门绝学,看这三个字顺眼罢了。
这一看,赵佶立刻发现与自己所学的武学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三十二势太祖心法里,有拖架势,三十六手连环摔拿倒扯,隐约有龙爪擒拿手的影子。
“果然,太祖曾经研究过少林七十二绝技,并吸收精华,融进太祖自身的绝学里……”
不知不觉,他将七十二绝技囫囵看了大半,对太祖长拳的理解又深入了几分。
至于为什么不继续看了,因为扫地僧出现了。
此僧的匿气功夫极其了得。
收敛气息时,萧远山、慕容博这种级别的高手,也察觉不到他的存在。
但赵佶吸收了属于宋缺的天刀绝学,对“神”有了一定的造诣,扫地僧的匿气功夫瞒不了他的神念。
就在藏经阁第一层的角落,赵佶看到了一位身材枯瘦、长须花白,正手持抹布擦拭书架的青袍老僧。
他似乎一点都不起眼,但赵佶却是越看越有味道。
这看似枯瘦衰老、弱不禁风的青袍老僧,在赵佶神念感知之中,全身深敛着一种醇厚圆融、宛若舍利的气机,苍老的躯壳下,隐藏着比壮年男子还要旺盛的蓬勃气血。
赵佶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没有说话,随意地又重新回到了摆放七十二绝技的书架前,随便拿起了“拈花指”。
又看了“大智无定指”,却已经到了第二日正午。
吃过少林寺的素斋,再重新返回藏经阁,赵佶顿时便发现书架里的书籍有了变动,多了一本《圆觉经》。
扫地僧,似乎很喜欢讲缘法,他不喜欢看人误入歧途,但从来也不直说,随便放一本佛经,你自己慢慢去悟吧!
这是个谜语人。
突然,脑中灵光一闪而逝。
赵佶记起,金老借扫地僧之口曾说过:越是高深的武功,戾气越重,修炼起来越容易走火入魔。要想掌握少林七十二绝技,必须有高深的佛法来化解武功中的戾气,佛法造诣越高,才能学习更多的高明武功。
赵佶拿着《圆觉经》,突然间竟深有感悟。
太祖死得不明不白,斧声烛影,阴谋论都说是太宗下的毒手,但根据所获得的信息来推测,疑点重重。
无崖子称太祖的武学为无上杀伐绝学,与扫地僧武学戾气之说,正好吻合。
但赵佶是不信什么佛法化解戾气之说的,更相信是修行者在研习佛法时候坚固了自己的精气神,这才能够在冲击武学更高境界的时候,不会走火入魔。
“天龙”世界的武道巅峰再进一步,也就是“双龙”世界的宗师。
需要的正是将“神”与武学相互结合。
若是“神”不足,强行冲击武学的更高境界,自然很容易造成神经错乱,走火入魔,癫狂混乱。
修为越高深,自然越要谨慎。
扫地僧所暗示的方向并没错,只是他可能也还在摸索之中,无法阐明其中真正的道理。
赵佶“啪”的一声扔下《圆觉经》,他知道,自己已经牢牢抓住了扫地僧。
扫地僧有追求吗?
想来还是有的。
无欲无求,佛门的“空”,那只停留在经书上,凡人去看经书,那就不是“空”了,有了追求。
扫地僧的追求,无外乎是追求武道的巅峰,打破“天龙”世界武学的天花板。
否则,如何能练出如此高深的境界出来,对少林寺武学有如此深入地研究。
这就是他的执念,这就是他的破绽。
夕阳西下,一个青袍老僧抬头望着藏经阁上方,脸上露出惊讶之色。
只见一道刀罡横亘在藏经阁之上,仿佛火烧云。
“燃木刀法?”
老僧呢喃道:“不……精气神合一……我终于看到了……”
扫地僧何尝放下了?!
这武道的巅峰之上,达摩祖师的境界之上,究竟有什么景色,谁能放得下?
人生若是一点目标都没有,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活着与死了又有何区别。
扫地僧对什么都看淡了,但这武道巅峰之上,他有执念。
今日,他这执念,被赵佶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