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僧有了,无崖子有了。
这“天龙”世界第一梯队的高人里,怎么能少得了黄裳。
这位金老小说里的武学天才人物,往前一千年,再往后一千年,仅此一位。
他出生于仁宗朝,38岁才考中状元,做了几十年的文官。在“天龙八部”末尾,萧峰、段誉、虚竹等人在雁门关退万敌,成为武林英雄之时,知天命年龄的黄裳尚在知福州,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做福州市市长。
已过天命之年的黄裳大概自己也不认为自己这辈子会和武林、江湖等等扯上关系,可是世事就是这么难料。
黄裳开始主持刻书时已然67岁,是在徽宗朝。
因害怕大道藏刻错了字,皇帝发觉之后不免要治其罪,所以就逐字逐句极为细心的校读。
不料想这么读得几年下来,抛去资料收集,黄裳校对共花四年,每周需校对约二十七万字,他居然便精通了天下道学,更因此而悟得了武功中的高深道理。
就此无师自通,修习内功外功,竟成为一位站在武林巅峰的高手,影响往后数百年的江湖。
就是这么牛逼!
在赵佶的心中,他的武学造诣简直比扫地僧还牛逼。
七十岁练武,练成了绝世高手,一部“九阴真经”,何曾输过金老笔下任何一家的武学。
少林七十二绝技、易筋经,逍遥派的诸般绝学,大理段氏的一阳指、六脉神剑,大抵也不过如此。
简直是天才中的天才。
从少林寺返回东京,赵佶立刻便前往皇宫,准备向老六讨要这位武学天才,尽快培养。
“六哥……”
赵煦挥了挥手,让赵佶上前来,笑道:“十一弟,我听说你收了一帮子武夫做门客,这可不行,我大宋终究以文治天下。武不能少,这文更不能少。你看看,相中了谁,可做朝中依仗,朕替你做主……”
这老六还真是六,赵佶当即说道:“六哥,我听说黄裳极有能力!”
“黄裳?”赵煦想了想,对此人没什么记忆。
立刻,便有一掌印太监上前一步,抬手躬身,说道:“官家,黄裳此人,乃神宗朝元丰五年举进士第一,如今任福州知府,已过天命之年,任上评定,中上!”
“进士出身,倒也尚可,那朕便将他招进京来看看。你还想要谁?”
一个是要,两个也是要。
赵佶也不客气:“苏学士的文才,臣弟慕名已久!”
回到大宋,怎么能不见见大名鼎鼎的东坡先生。
而且,再不见,就真的见不到了啊!
“苏轼啊!行,将他从岭南调回来吧!还有么?”
“暂时就这两位吧!对了,六哥,我招揽了一位江湖神医,名叫薛慕华,倒是极有能力,不如让他来为六哥瞧瞧。”
“嗯!你有心了。”
返回讲武堂,赵佶当即将手下人聚集起来,开了一场关于武学的会议。
第一梯队:扫地僧、无崖子。
第二梯队:萧头陀、慕容头陀。
第三梯队:乔峰、玄难、周侗、段延庆、苏星河。
其他旁听的:函谷八友、王语嫣、舔狗段誉等。
至此,赵佶手里掌握的武学,已经囊括了“天龙”世界,八成的量。
其他让赵佶还有点兴趣的,也就是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生死符、龙象般若功……
除了集大家之力共同推演武学之外,这次会议,赵佶还明确了第二个发展方向——科技!
没吃过猪肉,还没看过猪跑。
而且,大宋的科技程度也已经很高了。
一个月后,东京城外,一架怪模怪样的东西在落差较大的地方建立了起来,随之短短几天的时间,便围着那怪物建起了一座庄子。
一根大烟囱整日整夜的吞吐出浓浓的黑烟。
这是小高炉,按照赵佶从某本“真实游戏”小说中,复制出来的。
然后,轰隆隆锻打的声音便彻夜不绝。
水力锻造正式投入运行,赵佶专门去看了看。
“轰轰轰……”
巨大的水力锻锤一次又一次的砸在烧红的铁块上,火星四溅。
等铁块颜色逐渐变暗,逐渐冷却之后,一群身强力壮的铁匠就用巨大的夹子重新将数百斤重的铁块弄到铁滑车上,推进炉子里继续煅烧。
“王爷!”
将作营锻造课的大师傅朝着赵佶叫了一身,便继续投身进水力锤的锻打之中。
“王爷……王爷……”好几道粗犷的声音此起彼伏地响起。
崇拜、敬畏,早已经吸收消化,沉淀在心底,余下的,就是为端王,为大宋打造出真正的神兵利器出来。
这才是我辈匠人的职责,不负皇天后土,不负大宋。
“辛苦了!”
“不苦!”一个不大的瓜娃子挥舞着铲子,将焦炭送进高炉,脸上黑漆漆的,但咧嘴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
赵佶也是咧嘴一笑,高声道:“今后平定燕云,将作营当为首功!”
那锻造课的大师傅大吼一声:“王爷要平定燕云,大伙儿加把力,将产量再提提……”
作为一个有金手指的现代人,弄出这样的科技成果,其实还是有些难度。
今年计划,将在开封府周围建起至少十座高炉、水力作坊、焦炭厂。
打造一口神兵,一副坚不可摧的铠甲,并不简单。
你需要建高炉,你需要焦炭,手工锻打太费工时,所以水力锻锤也要改良,总之,仅仅在炼钢上,就要获取诸多精力。
赵佶脑中的灵光都快闪瞎了,搜肠刮肚,这才有了眼前的成果。
值了!
“殿下,将作营打造出来了百炼钢刀和锁子甲的成品,您需要看看嘛?”
冯阿三从里面钻出来,夏日本就炎热,加上烈火炙烤,他裸露着肌肤黑中透着赤红,豆大的汗珠子从下巴上滴落,从肌肤上滑落。
他武功不强,但却是最好的匠人。
并痴迷于此,自这间将作营建起来之后,他便没有离开一步。
“好,去看看!”
不远处的仓库里,冯阿三掀开油纸,陈列着密密麻麻的钢刀。
赵佶随意挑了一口,微微一抖,便发出一阵阵清脆的鸣响,在空旷的仓库里回响良久。
“当!”
他曲起手指弹了一下刀脊:“好刀,便是放在江湖上也是神兵利器,产量如何?”
冯阿三不清楚,旁边一个文人恭敬说道:“回禀王爷,这一间兵工厂,能日产一百八十口钢刀,三十副锁子甲,八副全身重甲……正在建的还有三间,一个月后便能投入生产,不过……到时候将作营的老师傅便没有了。”
“这个不难,从民间招收打铁匠和学徒,将作营的老师傅慢慢转变担任车间主任,不需要他们亲自下场,一人之力尤有尽时,本王需要这样的兵工厂百间,千间。”
将百炼钢刀放下,赵佶在隔壁又看了看新改良出来的八牛弩和神臂弩,试了试威力。
八牛弩,世称“一枪三剑箭”,发射的时候蔚为壮观,箭支有如标枪,近距离发射可以直接钉入到城墙,攻城兵士可以藉此攀援而上,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这是重型武器,作用虽大,但战场限制太大。
而神臂弩,则是单兵武器了。
本是西夏人鼓捣出来的,前西夏皇帝李元昊将神臂弩视作禁脔,除了他心腹擒生军和亲兵之外,其余西夏各部都没有配备神臂弩,盖应此物乃是对付骑兵的利器。
后来出了个西夏奸,将神臂弩献给了大宋,经过大宋改良威力更甚。
至此之后,神臂弩这东西就是宋军驰骋沙场的利器,就因为有这东西,大宋的江山才能在蒙古人的铁蹄下坚持那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