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终日不得闲
道心种魔大法分上下两卷共十二篇,上卷包括入道第一、种魔第二、立魔第三、结魔第四、魔劫第五、种他第六,下卷包括养魔第七、催魔第八、成魔第九、魔极第十、魔变之境、魔仙。
而每篇都有向雨田以朱砂批注的蝇头小字。
最后一篇名为魔仙,是全书最短的一篇,虽然只有百来句,一千多字,但晦涩难解,纯属理论性的探测探究,缺乏经验上的支持。
向雨田在卷终处注上破碎虚空四字。
也不知这邪帝向雨田是何目的,竟然将完整的道心种魔大法一分为四,传给四个徒弟,没想到最终落在了赵佶手里,获得了他的完整遗产。
时也,命也!
可惜,这门绝学强则强已,但有很大的弊端,修炼难度也极大,赵佶只做基础武学研究,剖析它的精神理论,并不做具体修炼。
邪极四魔一死,这汉中的叛乱,便犹如无根之萍,成不了气候。
其兴也勃也,其亡也忽焉。
留下周侗率领王进、林冲、杨志、徐林之流平定叛乱,足以。
这日,回到东京,鳝饿多日的赵佶立马双修一夜,犒劳犒劳自己。
新的一天,赵佶的生物钟很准时,神清气爽在雕龙画凤的大床上醒来,转眸看了一眼躺在左右的王语嫣、沈落雁、有容。
丽人们云鬓微乱,如瀑青丝散乱满床。
赵佶轻轻按下脑袋,暗道:今日还有要事,可不能耽搁了。
“嗯。”
随着赵佶起床发出的微弱动静,功夫最高的沈落雁略有感知,鼻翼中发出一声嘤咛,酥软婉转的声音,自睡梦中发出,带着几分慵懒风情。
赵佶面色顿了顿,压了压心底的那一抹异动。
‘这道心种魔果然不愧是魔门最高心法,我不过是领悟出一丝,将精神力运用到双修之中,竟能一个打三个……’
‘若是练至元神显现,带来超凡的精神、气质、魅力加成,和魔躯带来的肉身强度,岂不是能让她们彻底陶醉沉迷,世间几乎没有异姓能抵挡得住这种勾引。’
‘甚至是,肌体的触摸都能带来极大的刺激和触动……’
讲武堂,赵佶今日再度开讲精神力的修行,有道心种魔大法上向雨田的种种批注,赵佶在精神力上的造诣再度上升两个台阶。
从上午讲到傍晚时分,手下一众高手具都大有所获。
最后,赵佶让康广陵将古琴送上来,在今日的讲解之中,他自己也是大有感悟。
赵佶抚摸着这架古琴,手掌一拂,送入真气。
霎时间,一阵充满杀伐之意的琴声响起,如铁骑突出,若银瓶迸裂。
亦似刀剑一般,要往人的脑子里扎,往心脏里捅,令人心气难平,坐立难安。
“这……”
康广陵表情大变。
实力稍稍不足的函谷八友摇摇欲坠,只觉琴声或愈发诡变莫测,宛若大海暗潮;或愈发锋锐凌厉,如同千刀万剑齐齐交击;或愈发高亢威猛,如天龙猛虎奋起嘶吼;或愈发没个正形,若一群顽童嬉笑打闹。
“啊……”
除了康广陵之外,剩下七人顿时站立不稳,相互扶持也难以稳住,脑袋里更是昏昏沉沉,恶心欲呕。
一曲夹杂着精神力攻击的魔音未完,赵佶按住了琴弦,微微合上双目。
小试身手,这音杀之术,却是别有一番妙处。
但还是不够,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推演、开发。
沉思了一分来钟,赵佶摇了摇头,对着康广陵道:“这音杀之术本王开了个头,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剩下的,你要用心去开发。”
康广陵顿时抱拳道:“我一辈子痴于琴,却只能奏出凡俗的音律,王爷将音与武道结合,这是开山立派的壮举。我必不负王爷所托……”
“对了,段延庆。”
自确定段誉是他儿子之后,曾经的大恶人,变成了大宋鹰犬。
“小人在!”
段延庆在讲武堂的存在感很低,默默做事,但他在武学上的悟性极高,要不是身体受伤严重,他的实力绝不止现在这样不上不下。
“你那腹语术倒也和这门功夫契合,你可以和康广陵一起好好研究研究。”
“是!”
今日的教学工作结束,该回府了,但其他人却是没有一刻钟的休息。
需要完成赵佶布置的种种“作业”。
当众人推演出来一门绝学之后,赵佶会继续进行研究,将那些摘要,核心,总结成论述。
无数武学智慧,江湖高手们摸爬滚打总结出来的一些道理,门派中传承下来代代修订的秘籍,还有独家武学,成为了他丰富的积累。
也成了讲武堂里所有武者争相阅读的武学至理。
另有儒道佛的经典,化为智慧和学识,沉淀在心中。
所有人都在努力,终日不得闲。
只有赵佶在耕地中修行,在修行中耕地。
俗话说,只有累死的老牛,没有耕坏的田地!
那也要看实力,赵佶火力全开,可以耕一夜,他那是柴油发动机。
耕地,是很有门道的一种学问。
赵佶吸收了百家武学,又有武学奇才的天赋,推陈出新,只以闲暇时间便编撰出最为普普通通的武学。
被命名为《百家武学之老农功》。
这是为天下耕地的老农所创的功夫。
就像太祖为军队创太祖长拳,赵佶亦是开一代之先河,准备将武功融入到社会百家的体系里,全民习武。
只有全民习武,才能提升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力量。
只有全民习武,才能收获足够多的人才。
老农功是很普通,但又极不普通的武学,首先它简单,那锄地的老农,闲暇的时候在传武的教头处学个几天,便能将“老农锄头功”练成。
只短短一月时间,只要在开封府的田地里去看一看,便能随时随地地看到武林中人。
只是他们不是拿着刀剑逞凶,而是拿着锄头耕地。
学了“锄头功”,耕地不用牛。
每次锄地都是脚一踩,身体如杠杆撬动,没有用丝毫力气,那沉重锄头就轻飘飘举起来,然后迅速落下,狠狠勾入板结土壤中,一勾一翻,好像把一条大鱼甩出水面。
大片泥土就被拱了起来,然后锄头顺势一敲,泥土就碎得四分五裂,松软得好似蒸好的糕点。
看那些精通“锄头功”的老农锄地翻土,轻松自在,好像是一门艺术。
外练筋骨,内练真气。
武学不一定要打打杀杀,武学的终极目标更应该是生命层次的蜕变。
高武,不是杀人的手段。
而是突破生命极限的绚烂。
…………
第四十四章乔峰,你要老婆不要
“昂!”
先天真气催发的降龙十八掌,配合精神力的运用,威力与前时不可同日而语。
乔峰右掌一推,一道虽仍是透明的气流形成,但肉眼已可辨其形态的龙形气劲,应掌而出,气劲所过之处,高亢龙吟不绝,仿佛一条真龙投影下界,宣示威严。
一时间,整个新军校场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知道,讲武堂又出了一位超一流的高手。
“好!”
“乔帮主,在精神力武学上,你已经登堂入室了。”
人未至,声音却是已经传来,紧接着,一道幻影闪过。
端王出现在乔峰身侧。
乔峰轰然抱拳,瓮声道:“全凭王爷的指点,乔峰才能领悟真正的降龙。”
拍了拍乔峰山一般雄厚的肩膀,赵佶笑着问道:“乔峰,你要老婆不要?”
“啊?!”乔峰一脸懵逼。
“你要老婆,只要你开口,我立马给你送来。那是个好女人,只有真正的豪杰才能配得上……”
乔峰呐呐的不知道该说什么,这个豪气干云的好汉,搓着手很是扭捏。
“乔帮主,你也三十了。所谓三十而立,该成家了。”
“是啊!王爷给你做媒,你怎么还一副小女儿模样?”
“哈哈,乔帮主竟然也会脸红……”
众人一阵哄笑,校场上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将阿朱嫁给乔峰,而且还是从王府以义妹的身份出嫁,着实羡煞了许多人。
对收阿朱为义妹,赵佶可不是恶趣味,笼络人心,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何乐而不为。
就在赵佶为乔帮主紧锣密鼓地筹备婚礼之际,狗腿子见端王得空,快步上前道:“王爷,端明殿学士黄裳求见!”
“黄裳来京了?快请……不……我亲自去……”
赵佶眼前一亮,等了好几个月,这位金庸小说中武学造诣绝顶的人物,总算从福建沿海回到了东京。
黄裳第一眼看到赵佶,便看到一副唯美的画面:翩翩玉公子,人间琢玉郎。
他是神宗元丰五年的状元,自然博学多才。大宋朝的文人,对美是有很大追求的,黄裳也不例外。
脑中不由辞藻横溢,浮现半阙词,但这是庄严时刻,吟词不免孟浪了些,他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
来京不过一日,他对于端王的了解,不是太多,但也不少。
耳闻端王乃武学奇才,一身实力近乎太祖在世,但他是个文人,对武学不是太懂,也搞不清楚。
又听闻端王任殿前都点检,执掌禁军,以禁军总教头周侗为都虞候。那周侗虽然在禁军里有偌大的名声,但不是将门,又无靠山,郁郁不得志之辈,竟然一步登天。
有了端王为靠山之后,周侗在禁军里选拔壮士,组建新军,竟在短短月余时间里,以不到一千新军一举平定了汉中之乱。
他还听说端王累月出没于将作营,耗去金山银山在城外建了一处兵工厂,整日浓烟滚滚,锻打之声不绝于耳……
东京城关于端王的消息很多,从这些信息中,黄裳知道这个年少的王爷,有偌大的雄心壮志。
而更重要的一条消息,黄裳深深的埋藏在心底。
他此次匆匆忙忙入京,先去面君,得了梦寐以求的端明殿学士的身份,再往上,就是翰林院学士了。
散朝后,官家又单独找他聊了聊,所以他方才得知这次调入京城,乃是端王一力推荐。
甚至来京之后究竟充任什么官职,也由端王定夺。
散朝后的赵煦,没有再多做伪装,病态尽显。
黄裳心下已然明悟了一二。
兄终弟及,这是赵宋的老传统了。
“黄学士,本王可算是等到你了。”赵佶热情地从王府中大步走出,一副急不可耐的模样。
人情世故,赵佶信手拈来。
“黄裳拜见端王殿下,让殿下久等,实乃万不得已,福州尚有些民事,黄裳放心不下,耽搁了些时日……”不卑不亢,举止有度。
“来来来……”
赵佶拉着黄裳的手,走进张灯结彩的王府,一边走一边道:“今日乃是义妹出嫁之日,黄学士可要多饮几杯。”
“啊?”黄裳自然不知道这个消息,他苦笑了一声:“王爷,容黄裳准备些随礼……”
“我这义妹义妹夫都是江湖人,不在意这些。黄学士,请上坐。”
赵佶认真看着这位金老小说里的武学天才人物,往前一千年,再往后一千年,仅此一位。
细看他的外貌,典型的儒家门人形象,留着长须,面孔端正,头发一丝不苟,站立、行礼,皆有法度。
“黄学士,在本王这里,不用拘礼。这次请学士回京,却是有重要的事要拜托学士。”
赵佶没有在他面前摆王爷的架子,平易近人。
“不敢,王爷但有吩咐,黄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黄学士深吸一口气,知道自己即将身兼重任。
儒门弟子,最向往的,还是治国平天下,黄裳愿意将后半生都献给大宋。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学士!”
赵佶郑重道:“本王在禁军中立了一个讲武堂,虽然是研究百家武学,但对儒道佛百家典籍也多有涉猎。讲武堂中多是武林中人,练武倒是在行,但不能将所思所感写出来。写不了书,自然不能传播武学。学士学究天人,不知能否为本王解忧?”
“讲武堂?!”
心脏猛烈跳动的黄裳有些懵逼,良久这才冷静下来。
他那颗热血腾腾的心,被冰封了。
“学士,本王恳求学士担任讲武堂副山长,或许在官职上有点低,但未来,学士必是本王的心腹未来有大用……”
股肱之臣!
黄裳内心百般不愿意,但也是经过官场几十年熏陶的人,表面上毫无变化,终究还是郑重地点点头,说道:“黄裳何以能得王爷如此看重,能够为王爷分忧一二,是黄裳之幸!”
赵佶由衷地笑了:“学士,今日恰逢义妹出嫁,可要不醉不归!”
新郎官胸前挂着大红花,在一众江湖人的簇拥下来到端王府,便是黄裳,看到乔峰之后,也不禁道了一声“好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