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88 拜师被拒(求追读)(1 / 1)叶金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贾环脸一黑,未等他回话,身后的钱槐,就一声大喝。

“仔细了你的嘴巴!这位是荣国府的环三爷,莫要说那些荒唐之词。”

王一贴一愣,旋即惊诧,他素有名声,和宁荣二府,亦有交集,常常有人来求药——真诚来上香的,反而从未有过。

只不过,有那些需求的人,大多年长,贪图美色,如贾环这般幼小——王一贴打量,不超过十岁——却十分罕见。

“原来是环三爷。”王一贴也不在意,反正来者是客,只要满足了需求,就能给他创收。

守着这样大的庙宇,纵不常修缮,平日的开销,亦不是笔小数字。

就更别说,王一贴自家的修行,同样亟需各种资源。

所以,不管是啥需求,王一贴一视同仁,态度和善,并无歧视。

“你误会了,我不是来求药的。”贾环道明来意,欲求见大宋五台山来的僧人,法号鲁智深的那位。

虽然不是顾客,但瞧在荣国府的份上,王一贴没有任何不善,未甩脸色,依旧笑意盈盈,说道:“三爷来的不巧了,那位长老,正好出去了,不知何时才回来。”

贾环今日,是为拜谒鲁智深而来,反正时间尚早,倒也不急,便等在天齐庙中。

当然,为了避免旁人说闲话,他上了一炷香,献上香火钱。

顿时,王一贴的笑容,越发和善了,命令小道士,请贵客到偏房歇息,并端上茶水,伺候周到。

等到中午,鲁智深方才归来,王一贴告知后,鲁智深愣了一下。

“哦,是那个有胆色的小孩!”鲁智深记起来,当初邪神魂念降临,贾环的表现,还是给他留下了印象。

鲁智深回到下处的禅房,另有小道士,去请了贾环进来。

钱槐在庙内闲逛,未跟随入内。

“长老。”贾环作揖,礼数到位。

鲁智深合十一礼,笑问道:“你是国公家族的公子,衣食无忧,神功不缺,自家也有超凡胆色,却来拜访洒家,所为何事?”

贾环没有兜圈子,知晓鲁智深脾气,直爽侠义,是个真正的英雄好汉!

“我想拜长老为师!”贾环开门见山恳求道。

鲁智深听了,反而惊讶不已,他虽为纯阳真神,但那贾家,又不是没有罗天上仙

近日更是从别处知晓,贾家两府,各有一尊罗天上仙!

余下的天仙,亦不在少数。

已具备此等上佳的教育资源,贾环还来天齐庙,欲拜他为师,这样的情形,着实令鲁智深不解。

所以,鲁智深拒绝了。

贾环焦急,连忙解释,他是真心实意,感激长老救命之恩,欲投效大师麾下,侍奉前后。

贾环倒没说假话,鲁智深何许人也,天孤星转生,跟随了他,能见世面不谈——呆在贾家,也可得见许多大场面——还能摆脱贾家这个漩涡,独立出去,不致一块寂灭,成为“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之下的一具尸骸。

当然,水浒故事,亦是悲剧,可相较贾家,却有退路,大不了,不上梁山,哪怕仍在二龙山落草为寇,也好过梁山一百零八将,大多战死的结局。

除此外,贾环觉得,鲁智深这样的人物,怕不是有着飞升之机!

何况鲁智深是真英雄,可名传天下的侠义之士,贾环十分敬佩,乐意为其徒弟,跟随学习。

不过贾环也不能说自己毫无私心就是了,还是有着某种目的。

但对于救命之恩的感激,并无半分虚假。

只是贾环还无本领,用适合鲁智深的物品去酬谢,只能牢记在心。

贾环确有直接远离,不再靠近贾府,甚至不入大乾国境的想法。

但府中还是有一些人,他颇牵挂。

如赵姨娘、贾探春,还有晴雯、春雨等,以及关系较近的林黛玉、贾迎春、贾惜春、贾琏等。

贾环的想法是,自己在外,站住了脚跟,有了不错营生,且道行提升,可对峙贾母,不逊老太太,便去请了众人而来——时间节点,肯定得在抄家之前!

为求保险,甚至最迟不过江南甄家被抄!

很明显,贾环的顾念,未逃脱鲁智深的眼睛。

鲁智深凝视贾环,仍旧摇了摇头,道:“你尘缘未了,就算有心遁入空门,也还不到时候。”

“你确定,你的亲友,都能不在乎?”

“洒家刚初拜师五台山,也是有避祸之意,但学了佛法——确无深刻感悟,可终究有些领会,俺师父智真长老,他是个得道高僧,洒家感激,铭记他的教导,不敢忘记——虽然许多教诲,我也没能执行。”

“实话实说,你还没有真正遁入空门的准备!”

“除非同我初始那般,纯粹为了避祸……”

鲁智深说着一笑,贾府乃国公家族,与国同休,又有罗天上仙与天仙坐镇,哪会有什么祸患?

他猜测,贾环兴许是在家族内,得不到重视,小孩嘛,一气之下,便要离家出走,另寻出路了。

贾环苦笑,他渴望拜师鲁智深,一个关键,就是避祸!

可问题在于,他没有任何理由,能解释灾难。

事发之前,谁敢相信,堂堂国公家族,竟被抄家灭族!

便是贾母等人,觉察家族威势有损,以前涉足政治斗争,站错了队,被申饬和打压过,却也觉得,低调行事,如贾敬那般,还是可以保全阖族子弟的性命。

事实上,未来大厦一倒,除了旁支,出了三服、五服的贾家人和姻亲外,关系稍近一点的,都极难逃脱砍头或流放的下场。

如李纨、贾兰母子那般幸存,却有各方面因素导致。

终究是国公家族,嫡系全灭了,于皇帝名声不利,恰巧李纨娘家,同贾府无甚瓜葛,自身又守寡多年,节妇口碑不浅,索性便留了这对母子,以示天下人,皇帝亦有慈悲心肠。

可贾环不是纯正的嫡系,赵姨娘也是家生子,哪有清白的娘家了。

事发之时,贾环不是被砍头,就是被流放。

反正下场绝对不会好!

发现了贾环的苦涩,鲁智深困惑,转念又想,觉得是大家族内部的争权夺利,其中不可为外人言的事,比比皆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