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平命令他和王信二将乘西夏军过河时半渡而击,宋军顺利击破西夏军。
半渡而击,这是古时候兵法上的一种战术。
在正常情况下,“半渡而击”是打击敌人的最佳时机。
在泓水之战中,宋襄公在楚军半渡时不愿乘人之危,坐失良机。
在潍水之战中,韩信先主动渡河进攻,吸引对方半渡而击,然后佯败后退,在敌方渡河来追时放上游水灌敌,大败敌军。
半渡而击,之所以容易取胜,是因为敌方一部分已上岸,余部尚在渡河。此时敌方首尾不接,行列混乱,是我方发动攻击的最好时机。
如果这个时候不出击,让敌方全部渡河站稳脚跟,要取胜就没那么容易了。
正在刘平部下沾沾自喜的时候,不料西夏后方大股精锐紧跟而上,这直接导致宋军二千先锋军陷入绝境。
双方战至黄昏,宋军后力不支,战阵退后了二十几部,却造成了后军军官黄德和的不安。
黄德和一看形势不利,便率先领军撤退,致使全军军心涣散。
“不准后退!”宋平奋力阻止,重新组织了千人退守到西南山下。
此时,万俟政已战死,郭遵单骑突出重围恳请黄德和回援,黄德和自知理亏,便假意答应了他。
“将军,我已规劝黄将军,他马上就杀回来了。”
“坚持住!”
众人以为黄德和的援军将至,便引军突围,但毕竟被黄德和放了鸽子。
刘平再请其子刘宜孙杀出重围,劝黄德和回援。
刘宜孙终于赶上黄德和的部队,拉住马头,苦苦哀求:“还请将军勒马掉头,并力擒贼!”
黄德和一言不发,策马遁去...
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乱战之中,刘平也身中流矢,石元孙也是身被数创,渐渐不支,率领一千残部且战且退,恶战至黄昏。
郭遵抱着必死的决心三进三出敌营,杀敌数百人,如入无人之境。
只因敌人人数太多,郭遵坐骑中枪扑倒,西夏兵一拥而上,将郭遵杀害。
延州城内,赵允初一看援军还没有到,包围延州的西夏兵却都没有了,心想这三川口之败看来是既定事实了。
“大人!三川口肯定有战事,请允我出城!”
“不可!宁可延州城只剩你我两人,我也不会让你出去送死!”
赵允初都快气炸了!
范雍老儿,真是糊涂!
赵允初恨不能插翅逃出去看个究竟。
刘平趁西夏军尚未追杀过来,忙令麾下部队筑立起七个寨子严加防守。
深夜,西夏兵重重围住营寨,李元昊命人高声呼喊:“刘平,区区百人残将,现在不降,等待何时?”
刘平使人回应:“狗贼!只有你降我的份,我怎会降你?明日救兵大至,你们这些贼寇不足挂齿!”
李元昊哼道:“死到临头,还那么嘴硬!”
接下来,就是死一样的沉静。
翌日,天一亮,李元昊又叫人来喊话:“刘平,投降吧!不然,今天就是你的死期!”
刘平拒不投降,不做回答。
“杀!”李元昊一声令下。
西夏军如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掩杀而来,宋师几乎全军覆没。
刘平、石元孙等将领被生擒活捉。
又焦急等待一夜的赵允初实在是等不下去了。
在城楼观望之际,再次请缨出战。
“不可!”范雍不容置疑地说。
赵允初出离愤怒,从背后一掌将范雍打晕。
“不可你奶奶!”
赵允初示意范雍手下将其扶到床上歇息,自己下了城楼。
其他将士都知道他的真实身份,更是义愤填膺,纷纷追随他出城迎战!
大雪一直在下,气氛很是不洽...
李元昊围城打援的计划成功,准备一口作气攻下延州城。
他整肃军队准备再次兵发延州,但突然有探子报:“府州折家将已进犯我后方,贺兰谷一带也遭到宋将王仲宝偷袭!”
李元昊一看短期内拿不下延州,即使拿下延州,自己的兴庆府被端了,可不划算,便急匆匆返回西夏。
赵允初一路奔袭过来,只是遇上了正在战场上对着众多尸首泣不成声的年轻将领。
“这是何人?你们可认识?”
延州守城将士中有人认出:“此人乃刘平将军之子刘宜孙。”
“可找到老将军?”
刘宜孙缓慢站起身来,面带疑惑地看着面生的赵允初,虽是好奇,却懒得说话。
“尚未发现。”
“石将军呢?”
“也未发现。可能都已...战死...”
刘宜孙看着这漫天的飞雪,仰天大哭!
他恨不能亲手宰了黄德和。
众将士缓慢回到延州城。
范雍刚从疼痛中舒醒过来,就有手下人告诉三川口战败之事,范雍差点又晕倒下去。
三川口之战,是李元昊叛宋以来大宋王朝与西夏的第一次大战,以惨败收场,差点还丢了延州城。
这对于要脸的宋仁宗而言,真是没脸了。
他现在最关心的是怎么写上奏朝廷,说什么不说什么,该说的说到什么分寸。
对赵允初偷袭自己的举动,他没有说什么。
毕竟是皇亲,范雍也不能拿赵允初怎么样。
赵允初面露愧色,向着范雍一抱拳、一拱手便就过去了。
不过,看到刘宜孙后,范雍赶忙往前问道:“还是没有找到老将军?”
刘宜孙摇了摇头,欲哭无泪。
赵允初赶紧找话说道:“都怪那个黄德和,临阵脱逃,引起大乱,该杀!”
范雍听后大惊:“什么?黄德和临阵脱逃?宜孙,可有此事?”
刘宜孙重重地点了点头,拳头攥得紧而又紧,狠狠地锤了一下桌子,茶杯都震掉到了地上。
“我要奏报圣上,守城不力,上了李元昊的当,甘受处罚。我也要参黄德和一本!”
而此时败逃的黄德和为了自保,铤而走险,居然也上书朝廷:刘平、石元孙投降西夏!
“郡王,延州城不是你久留之地,我现在就派车马把你送回京城。此事没有商量余地,还请听老臣一句。”范雍说着这话,还摸了摸自己的后脖子,以示让赵允初不要再行武断之事。
既然三川口之战都打完了,自己也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还是早些回去别让爹娘亲和官家提心吊胆的好。
再说,朝堂上的事情说不准比这儿更重要。
“好。允初听知州大人的就是。”
五日后。
经过车马劳顿,赵允初终于回到阔别已久的东京城。一切都显得那么的陌生而熟悉。
他要回来的消息已经随着八百里加急提前到了京城。这是他的堂兄宋仁宗这一阵子唯一能打起精神的事情了。
作为失而复得的孩子,他的回来,对荆王府是个天大的喜讯,张灯结彩,比过年都热闹。
八王爷和张氏对于儿子的回来,喜极而泣。
他的两个哥哥也从外地特意赶了回来。
这是穿越过来的赵允初第一次看到自己的这两个兄长。
很是纳闷,和自己长得一点都不像。
不过,两位兄长对待允初确是很好。
他也拾起了一些之前的记忆,言语举止之间倒是没有露馅。
对于赵允初的回归,最高兴地莫过于赵祯了。
他现在正在焦头烂额之际,对于西夏的战事,也是不知所措。
八王爷带着赵允初前来拜见官家,正碰上天章阁侍讲贾昌朝正在与赵祯商讨刘平之事。
“允初拜见圣上!圣上万福!”允初跪下行礼。
“允初,快快请起,你可回来了!”赵祯喜出望外,忙把允初搀扶起来。
“比一年前又健壮多了!成熟多了!”赵祯仔细打量了一番。
“给八王爷赐座!”
“谢皇上。”
君臣落座,赵允初把自己的经历大致向赵祯描述了一番,然后紧接着说道:“官家,您不该发禁兵包围刘平之家。”
原来,黄德和的劄子来得比范雍的快,宋仁宗一气之下竟然欲捉拿刘平家人。
“哦?你说为何?”赵祯语气十分和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