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山间小路,江亦时不时会捡起一些山货仍进竹篓。
满山的钻,也不觉得累。
他摘了些可食用的野果当做早餐,可惜,今天运气不太好,半天没遇到野味儿。
江亦想着,决定往更深处的山里探探。
不知不觉已经攀过两座小山,正式踏入了武当山的区域。
这里物资丰富,各种动植物药材应有尽有。
【发现长耳鸮,距离39m(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发现猪獾,距离115m(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发现中华斑羚,距离527m(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
“我可不想牢底坐穿……”江亦是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这些珍稀保护动物,他绝不会动!
药材捡了不少,但能食用的肉类,一只都没有。
江亦无奈的坐在山林的一块石头上休息,心想难道又要回去吃鱼?
正在这时,徽章亮起。
【发现稀有野生陨石,精纯度百分百,极品锻造材料,距离你0m】
陨石?
江亦站起身,回头看向刚刚自己坐的石头。
一个不规则的椭圆形,石身小半截都被埋进土里,不算光滑,甚至有些部位还长了青苔。
可见这块陨石已经待在这山林许久了。
“就算是极品锻造材料,我暂时也搬不动你呀。”
江亦拍了拍大陨石,转身离开。
他继续朝着山林深处走。
从上坡一直走到了下坡,而系统似乎明白了江亦的心思。
终于发出了有用的提醒。
【发现可食用土鸡,距离你301m】
【发现可食用土鸭,距离你599m】
江亦两眼一亮。
抓紧竹篓,脚下生风,迅速朝坡下跑去。
果然,在山坡下方一片低洼的地方,他看到了几只正在觅食的鸡。
还真有!
江亦猫着腰,生扑过去,吓得这几只鸡四处乱窜。
其中有两只没能逃过江亦的魔爪。
拎起鸡,江亦感叹:“野生的,跑的就是快啊!”
“看这健壮的小腿儿,烤起来,肯定好吃!”
说完,他用自编的草绳捆好。
倒拎着它们,美滋滋的原路返回。
顺道也摘了些烤鸡需要的野生调味料。
走到刚刚的那块陨石前时,江亦停下脚步,摸着下巴思索了会儿。
这么好的东西,不能不要。
当这估摸上千斤的重量,搬运起来很麻烦。
嗯!
回头得做个锤子!
敲碎了再拿回去。
就这么办!
默默做下计划,江亦加快步伐,满载而归。
回到瀑布前的深潭,他把竹篓里需要清洗的材料,包括两只肉食,全部在这里处理干净。
弄完后,江亦站在深潭边儿,他抬头远远看向山顶的栅栏和木门,总算有种‘家’的归属感了。
他把洗干净的柴刀重新别到腰间,提上竹篓,踏上归程。
回到庙里,江亦喝了些山泉水。
随后把两只山鸡拿出来,涂抹上各种材料腌制。
又把那些收集来暂时用不上的植物材料,全都摆在竹篮里的晾晒。
之前制作的蓄水池已经晒干。
江亦提起水桶,开始重复上山下山的动作,直到把蓄水池填满。
顺便用水浇了浇园子里的菜。
为了让蓄水池里的水更干净,他削了些竹片,用草绳编在一起,制作成一个大型的盖子。
这样就不怕乱七八糟的东西掉落入水中了。
崖边还剩下许多长竹筒,江亦想了想,干脆又去砍了些回来,当场为自己制作了一张宽大结实的竹床。
新床,小隔间是摆不下了。
他暂时放在进庙靠右的厅里。
等把小隔间改造宽敞后,再重新摆进去。
江亦站在庙前,抬头看了眼烈日,已经中午11点多。
他拎着水桶,又去了趟瀑布深潭。
脱干净,直接跳到水中。
把浑身的汗迹,搓洗干净。
又用采摘来代替肥皂的叶子,把里里外外的衣裳都搓洗干净,搭在岸边的石头上晾晒。
现在的阳光很明媚,衣裳半个小时就能晒干。
江亦泡在深潭里,时不时潜水抓抓抓鱼,时不时闭目养神。
等衣服彻底晒干透,他才起身穿好。
然后在山泉把木桶灌满,提回庙里。
肚子早就饿了。
江亦生起火。
用竹竿穿上野鸡,架在火堆上。
烤了会儿,江亦又觉得这么烤鸡,似乎差点儿意思。
于是,他夹了些柴火放进高高的土炉里,把‘炼铁’用的土炉火给点着。
鸡架在二层。
土炉封闭性很好,再加上天然的鼓风机。
烤鸡很快就上了层油渍透亮的焦黄。
处理好,江亦走到崖边。
这一面没有围上竹栅栏,因为是直播的固定背景。
他看了眼远方的城镇,心想,冯喜喜应该已经脱离危险了吧。
……
市医院附近的某篮球馆。
篮球场上今天聚集了有上百人。
他们不是篮球爱好者,全是媒体记者、官方人员、医疗小组、巡查方。
所有专业的设备都已准备就绪,就等主角出场。
原本用于球员的更衣室,此刻围着巡查方的人。
陈菲君蹲在冯如珍面前,再次询问:“姐,你真的要接受所有人采访吗?”
“你现在情绪不稳定,可以适当的先接受几个重要的媒体,然后等过上一段时间,再跟他们细聊。”
“我相信,只要你接受了采访,那些无良媒体也不敢再多余说什么。”
“可如果面对所有媒体的采访,我担心你的情绪和身体……”
已满脸疲惫的冯如珍,眼神格外的坚定。
她抓住陈菲君的手,勉强露出笑容:“小君,谢谢你。”
“我的情绪和身体,你都不必担心,我有分寸的。”
见她这么说,陈菲君不好多劝。
忙了一整夜,她眼睛里也多了许多血丝。
她点点头:“行吧,我就站在侧面,若是应付不来或身体不适,给我一个眼神,我立马带你离开!”
冯如珍‘嗯’了声,随即站起身。
在陈菲君的搀扶下,毅然走出了休息室。
记者媒体们一见冯如珍出现,立即按下快门,‘咔嚓,咔嚓……’
上百架相机闪出刺眼的光。
他们争先恐后的挤到最前方,都要抢先询问:
“请问冯喜喜现在状态怎么样?有没有出抢救室?”
“能说说冯喜喜这30天是怎么过来的吗?”
“她这30天都吃了什么?”
“听说冯喜喜之所以遇难没死,是因为她被一名野人救了?”
“武当山真有野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