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流逝,转眼已是五日之后。
这几日王锦的生活很惬意。
铜丘县城太大了,整整五日王锦也没有逛过来一遍。
这几日因为县试的结束,翠玉楼的人比起以往是更多了。
多出来的大部分都是来县城参考的学子。
大乾读书人爱逛青楼的毛病也不知道是跟谁学的。
王锦本身是属于比较喜静的一类人,翠玉楼爆满的人数让他听曲的兴致也少了一些。
这两天他已经没有去听曲了,因为人实在是太多了。
他又没钱去二楼的包厢,所以只能是不去了。
“放榜喽!”
随着街上的一声吆喝响起,无数参考学子和看热闹的人挤人般的围在了一面墙前面。
这面墙也是有说法的,名为状元墙。
意为上面榜单的人都有望高中状元。
也算是一种美好的寓意。
毕竟大乾读书人亿万,有天赋者可太多太多了,而状元大乾四年才有一位。
这种难度可想而知,比前前世蓝星的高考状元都要难上无数倍之多。
历届的大乾金榜状元都是无数大乾读书人仰望的存在。
即便是王锦,距离大乾状元也还有很远的距离。
这种状元墙自然不是一面,在大乾的每个县城和府城,这种状元墙都有很多。
王锦自然也听到了街上的一声吆喝。
他虽然也想知自己的成绩,不过也没有太着急。
实在是人太多了,想知道自己成绩的考生和看热闹的群众人挤人的围着,一时半会儿王锦也挤不进去。
不过他还是有信心的,秀才他可以说是已经手拿把掐了。
虽然县城内放榜的地方很多,但是参加的考生也有很多,所以才会有这么些人。
王锦得知这次仅仅是铜丘县,就有四万余人参加这次县试。
而往年铜丘县县试的通过人数一般只有百余人。
虽然挤不进去看不到,但是王锦可以听。
没错,他还没看到自己的名字就已经听到了。
一声惊呼从人群中传出,喊的正是王锦的名字。
具体是谁喊的王锦已经注意不到了,因为叫他名字的越来越多了。
“王守正是哪位!总角之年(12岁)就已经高居案首了,是哪家的大才?”
“甲上,铜丘县城已经好几年没出现过甲上的评价了吧,而且这位王守正竟然才只有十二岁!”
“总角之年,才读几年书就已经位于铜丘县四万读书人之首了,此子大才!”
王锦耳朵自然没问题,周遭的种种议论他也听在耳中。
他现在如果大吼一声他就是王守正的话,估计全场的目光都得朝他看齐了。
好了,现在王锦即便是不用看也知道他就是这届县试的案首了,也就是县试的第一名。
周遭围着的人自然也不是全在讨论王锦,讨论王锦的只是一部分。
大部分人都是想在墙上的榜单上妄图找到自己的名字或者家人的名字,别的他们都不会关注。
但是参考的人数太多了,而能通过的又太少。
所以大部分人都只能失望而归了。
自然也有通过的,通过的人自然是面露狂喜,喜出望外。
而没有通过的考生大部分面色比较失望,而转眼又振作了起来,希望来年再考一次可以通过。
毕竟大乾县试一年就可以参加一次,今年没过那就明年再来。
但每个学子一生最多就可以考五次,如果五次都没考过那就是真的没机会了。
这次是第五次参考的自然也有。
第五次参考的人没有找到自己的名字心情可想而知。
有双目无神愣在原地的,有瘫软在地上一动不动的。
这种还算是好的,还有一个学子竟想当众自缢,好在有官府的人给拦了下来。
王锦甚至看到了一个已经年入花甲的老人跪在地上痛苦流涕,捶胸顿足。
这种感受王锦其实可以理解一些。
因为在一些寒门子弟中,读书就是唯一的出路。
在这些人眼中,五次县试都没过就代表前路已经断了,所以才会有绝望甚至想自缢的感觉。
对于这种场景王锦也只能在心中叹息一声,科举就是这样的残酷。
虽然已经没有再看的必要了,但王锦还是在人少之后来到了悬挂着县榜的状元墙前。
果然,王守正三个字高居榜首。
名字后面是他的年龄和考试成绩,一个是十二,一个是甲上。
王锦没有在榜上看到周玉的名字,想来是落榜了。
粗略的看上一眼,通过的人数仅有一百三十二。
如果参考的人数是四万的话,就代表一万人中仅有三十三人通过了。
可以说是千里挑一也不为过。
王锦这一次可谓是真正的木秀于林了,如果他家是县城的,那么从今天开始他家的门槛都该被人踏破了。
他的名字此时估计也已经出现在县城无数大人物的面前了。
不过王锦也没有在意,他的计划就是这样的。
打造出来天才读书人的人设,越多人知道他越好。
因为大乾的阶级制度是很严格的,正常来说农户想要出头是极其难的。
更何况王锦的目标还是修仙,所以他更得出头。
反正他有轮回道果,死都不怕他还能怕什么。
没有在状元墙前停留,王锦扭头迈开步子。
正此时,王锦听到了一串沉重的脚步声。
不仅王锦听到了,街上的一众人都听到了。
于是王锦下意识的朝着发出声音的方向望去。
“大乾乾衣卫!这些杀才怎么出动了?”
随之听到的还有周遭的惊呼。
映入王锦眼中的是一群身着锦衣,腰悬长刀的男子。
“乾衣卫?”
王锦心中一惊!
这个名字他并不陌生,因为他快要翻烂掉的《大乾风云志》中,乾衣卫中有着数人在其中。
甚至乾衣卫指挥使【白衣人屠风飞雪】更是在大乾风云志第十三页,比那位徐长青都要高上十页。
这位风飞雪更是一位武道宗师,宗师是武道一流之上的境界。
《大乾风云志》每两年重新编撰一次,页数越靠前知名度越高。
第一页更是大乾乾皇,负责编撰这本风云志的正是皇家。
“乾衣卫干的都是抄家灭门的活,他们怎么会突然出现在外城,那个方向有点像是周家府邸,你说会不会……”
“慎言!闭嘴!你不要命了,这东西敢乱说!走走走,这热闹不是我们能看的!”
距离王锦很近的两个人说话的声音将他的思绪拉了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