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火星上的海藻
一巴掌把莫问伸出的爪子拍开,莫雨辩解道:“什么叫我和他们过不去?那叫主动给风口!”
“我要让其他人知道,任何一个人,只要站在风口上,都能飞起来!”
“地面探索小队进度如何?”
面对老哥的询问,莫问抬手,接通探索小队的信号,将他们经过的区域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在奥林匹斯山的探索小队发回情报,整个奥林匹斯山下,都是厚厚的矿床!”
“以金银铜为主,还有其他的一些稀有元素!”
“具体储量,还需要后续的设备跟进,多次勘察才能确定!”
“活动在塔尔西斯高原的探索小队给出的情况不太好,那三个青春痘靠近水手大峡谷源头的位置,主要是一些锌铁矿。”
“储量似乎很大。”
“探索小队把勘探点已经标记在飞船地图上了,然后,他们正在向西部的几座火山进发。”
“希望能从火山那里找到一些有用的矿石!”
看着飞船三维模拟地图上的标记点,莫雨轻轻抚摸起下巴。
铁矿这东西,不能说它没用,也不能说它非常有用。
在太空里,只要建造设备,就绕不开铁这种元素。
从探索小队发回的地图方位上看,这片矿区还非常的大,比蓝星上任何一个铁矿都要大!
希望在火山那里发现一些稀有元素吧,要不然,蓝星真的扛不住了!
“水手大峡谷呢?那支勘探小队仅次于海拉斯平原,应该有发现吧?”
莫问双手按住火星投影,左右拉开,投影被放大几倍,地面上的那条疤痕变得尤为显眼。
在这道疤痕里,有几十个绿色的亮点,在地图上一闪一闪的。
纤细的手指先点到上游,一些文字资料跟着浮现。
全是铁矿石这一类的。
“水手大峡谷上游没有太大的发现,但是下游发现了很多好玩儿的东西!”
说话间,莫问再次放大地图,这一次,放大的区域是下游。
“根据海拉斯平原的经验,下游的探索小队把精力主要放在了地下洞穴探索。”
“然后,在下游的这个峡谷拐角,探索小队在地下两百米深处发现了大量的冰块!”
“从可视面积看,比海拉斯平原地下的冰块还要多。”
“然后,在这些冰块里,探索小队还发现了一些绿藻!”
“他们说这绿藻和地球上一种叫做古鹿角藻的藻类很像!”
“具体的情况还需要生物实验室分析。”
随着莫问的话,探索小队发现的藻类照片出现在两人面前。
看起来的确和蓝星上发现的十亿年前的那个藻类很像,但是因为照片被放大,看起来就像是一根根被冰封的铁线虫。
格外的恐怖。
莫雨没放在心上,地球上的那个藻类样本他见过。
作为最初的海藻,那玩意儿生活在大约十亿年前,可以算是蓝星所有植物的先祖。
具备产生氧气的功能。
火星上出现这种类似的藻类,说明火星也曾经进入过生命繁衍的进程。
就是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被打断了。
找出这个原因,或许可以让改造的进度加快。
当然,这玩意儿的发现,更重要的是说明火星有可能成为一颗生命行星。
把绿藻的照片看完,莫雨拿起通讯器,给生物实验室发了一条消息。
[加快藻类繁衍速度!]
等他回过头,莫问再次开口问道:
“说实话,我很难理解,火星是怎么把水全部藏进地下的。”
沉思片刻,莫雨十分无奈地摊了摊手,“不清楚,我也想知道!我只能说世界很神奇!”
期待了很久的莫问听到这话,右手拳头捏紧放松,如此来回几次,才调出飞船的投影。
“那你准备把基地放在哪里?南天门可是发来了消息,第二批训练营已经招募完成,而且训练时间也缩短了!”
“需要我们尽快返航把人带走!”
“还有,章老师儿说,让尽快把火星的矿物带回去一些!南天门需要制定对应的建造计划!”
“月球那边有点供应不上了!”
矿物?
MD才到火星几天,章北海就让把矿物带回南天门?
真以为火星是上帝的应许之地呢,来了这里,遍地都是黄金和白银,嘎嘎往兜里装就行?
这老头!
真是不当家不知财迷油盐贵!
就算用蜘蛛机器人全力开采,也跟不上。
手指在地图上拉了很久,莫雨最终将手指点在水手大峡谷的拐角处。
“水手大峡谷的这个拐角吧,距离上游的矿区不算远,距离水源也不算远!”
“还是平原,建设起营地来,也更方便!”
把营地的位置敲定,莫雨打开直播。
几分钟后,直播反馈回来。
第一条弹幕是章北海的。
“赶紧把矿石带回来,南天门要住不下了!”
看着跳动的弹幕,莫雨反手把老头禁言,接着把镜头对准自己大脸。
“兄弟们!今天,给大家整一个狠活!”
“我们的运输舰,在宇宙中飞行,有时候需要迫降到星球上!”
“今天,我们就在火星表演一个迫降,然后采集矿物!”
“采集完成,再给大家表演一个旱地拔葱!”
“来,掌声鼓励!”
啪啪啪!
掌声响起,莫问如同女王一样坐回舰长的位置上,二郎脚翘起,手里抓着通讯器,正在吩咐岗位上的人。
——“我想开一艘这样的飞船!我也想整一个旱地拔葱!”
——“和这玩意儿比起来,我感觉我的跑车就是垃圾!”
——“在尖端工业里面,跑车,说实话真的很垃圾!”
——“在工业人眼里,这玩意儿就是一个堆料产品,与其浪费在这上面,还不如多产一些高级设备!”
——“话说,这飞船准备怎么迫降?”
——“咻——嘭!迫降完成!”
——“不会在火星大气层烧成灰?”
——“不会,火星大气层很弱!”
镜头下,飞船上的人已经做好准备,连厨子也穿好了装甲。
昆仑山号的小推进器慢慢调整方向,朝着火星表面落去。
“已经进入大气层外层!所有人员准备防备颠簸!”
“已经进入火星内层空间!”
“距离地面一百公里!”
“距离地面五十公里!”
“引擎启动!准备反推!检修队注意,不得离开岗位!”
引擎突然发动,飞船落下的动作被强行停下。
然后,这个一千米级的庞然大物慢慢落到地面。
庞大的身躯,落下的气压卷着灰尘,冲向万米高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