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三章 汉之强衰,朕与诸臣共荣辱(1 / 1)易斯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着坦然自刺、刻意贬低同侪的董卓,诸大臣皆不由得瞳孔微张。

谁又能想象得到,一向骄横霸道的董卓,居然当众向陛下服软。

想到这里,他们纷纷望向珠帘,想知道刘协又是什么表情,然而他们根本就看不清。

刘协可以说是面无表情。这袁隗和董卓,是要把朕推到风口浪尖之上么?

朕若无手把红旗旗不湿的造诣,恐怕就骑虎难下了。

他朗声道:“太傅、太尉以及诸位大臣之赞誉,朕受之有愧!盖因天下大乱未平,流民苦难未解,胡人侵掠未克。

朕以为,汉之今日,非诸君之罪,亦非朕之罪。故朕明言:亲政前,诸臣所为,只要不涉及谋逆、叛乱,皆可宽宥;亲政后,诸臣但有违法乱纪者,当依律一并处置,绝不徇私。

朕亲政,非为权位,实为彰汉制、卫汉律,宏汉威。

大汉强,朕与诸臣皆荣;大汉衰,朕与诸臣皆耻。如今大汉想要百废俱兴,需仰赖诸位大臣群策群力,共铸大汉盛世之基。”

董卓最熟悉刘协,他虽然看不到珠帘后的刘协,但他能想象得到,刘协在说这些具有蛊惑性和煽动性的言论时,是多么的真诚!

当初他就是这么上当的。总觉得他年龄小,心思单纯,却没想到,岁数不大,长的全是心眼子。

袁隗注视着珠帘,他可是知道,刘协是想要经略外疆的。

在他看来,刘协过于成熟和理智。虽然宫中传言,刘协很荒唐,但是,这种能克制住欲望的上位者,才是最可怕的!

刘协的言语中,没有流露半分向外征伐的意思。但想到三年之约,他便不寒而栗。这位皇帝心机太深沉了!

数代皇帝竭尽全力才能维持疆域完整的情况下,刘协能大力放权,任由世家组织兵力对外征讨,足以证实其野心之大,志向之雄,手段之高。

想来刘协是不怕袁家趁机割据的吧!

三韩犹如肥肉,袁家吃得,曹家亦吃得。故这犹如二桃杀三士。足以让刘协以此为筹码,内耗更多的世家。

若不是年岁已大,他都不想干这种伴君如伴虎的太傅了,而是选择在三年后亲征三韩,去做无冕之王。只可惜,若是刘协早生三十年,或许他已在三韩做上大都督了吧!

重剑无锋,这是袁隗对刘协的评价。

皇甫嵩、朱儁、黄琬等均注视着珠帘,皇甫嵩和朱儁从刘协的言语中,听出他对官员“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切。

黄琬则觉得,少年刘协头脑清醒,志向远大,有仁君之姿。

刘协环视左右,继续道:“太尉董卓,功绩卓著,宜进大将军,增加食邑——栒邑县,诸位大臣可有异议?”

袁隗得了刘协许诺的美好愿景,对于董卓担任大将军,并未提出反对。毕竟,老虎失了牙齿,就徒留虎威吓人了。

袁氏一系的人马,遂未明言反对。

至于其他朝臣,虽知刘协兵围太尉府,但具体的情况并不清楚。因此,大多朝臣拿不准刘协的真正态度。

不过,董卓的仪仗,虽不似过去煊赫,但亦有数百甲士护送。由此可见,陛下并没有置董卓于死地的想法。

若是贸然反对,被董卓嫉恨,那可就不值当了。

侍御史扰龙宗唱名后禀道:“太尉董卓入京后,纵兵劫掠,烧杀抢夺,洛阳城小儿闻太尉之名可止啼。

今其自陈骄横无礼、狂妄自大,凌驾诸臣之上,僭越君臣之礼,桩桩罪恶,罄竹难书。

陛下仅言其功,却不提其过,臣不知董卓功在何处!”

刘协道:“且不提太尉董卓十数年来,镇压边患,清剿黄巾之功,单废立之行,外戚身份,如何当不得大将军。”

扰龙宗闻言,顿时无语。没有董卓,自不会有刘协上位。这功劳,泼天之大,无从辩驳。

看到刘协不愿意追究董卓之罪,他默默退下。

董卓斜睨了扰龙宗一眼,也不言语。

刘协见无人反对,遂继续道:“朕欲擢皇甫嵩进太尉,增食邑——安县和平陵,诸位大臣可有反对?”

这个任命很靠谱。听说皇甫嵩现在还领兵守着西凉兵。想到皇甫嵩的功劳,再对比董卓的骄横,自然没有人出言反对。

刘协道:“白波贼严重威胁洛阳城的安危,朕欲迁朱儁为前将军,率领西凉军征讨白波贼。诸位大臣可有反对?”

诸位大臣岂能不知白波贼之害。前段时间,牛辅领着西凉军都无法攻破对方,无功而返。刘协能够看到白波军的危害,并派知兵的朱儁征讨,他们也是俱无异议。

刘协道:“朕欲擢拔曹操进并州牧,超迁汉中府丞杜畿领河东郡太守,东阳县长陈登领弘农郡太守,离石县长王邑领西河郡太守,守宫令荀彧领尚书令,诸位可有异议?”

并州、河东郡和西河郡,根本无人有意见。毕竟,并州内胡人和匪乱横行,州牧难做。河东郡饱受白波军蹂躏,西河郡亦因匪乱被废弃,此一州两郡,刘协选官如同让人送命。他们均无异议。

唯有弘农郡太守和尚书令两职,他们认为荀彧和陈登声望不显,骤然超迁,实属不妥。

只是荀彧乃刘协身边的红人,此次弱董,其功劳甚大,故他们倒没有不长眼,去否定荀彧。而是集火不知名的山阳县长陈登,认为此任命太过于儿戏,纷纷出言反对。

刘协笑道:“朕欲对白波贼用兵,弘农郡和河东郡隔洛水相望,乃是兵凶战危之地。若诸位能在半年内为朕练出一万精兵,反攻河东,朕不吝以太守相授。”

诸朝官闻言,纷纷噤声。这要求还真有点强人所难。

看到无人再反对,刘协言道:“诸位,边疆战乱,民不聊生。朕欲整顿吏治,擢升有能力处理民族争端的年轻官员,充实汉民和诸夷狄杂居之地,稳定地方治安。诸朝官皆可推选有才之人,朕不吝给他们机会。”

诸多朝臣互相看了眼,并没有说话。

刘协知道此事轻易不能定夺,自会留出充裕的时间,让他们回去商量。

看到刘协不再言语,穆顺在旁道:“退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