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半时辰后。
再次说服了朱元璋,对基本国策进行了大方向把控的朱标回到了东宫。
“爽啊,有个好爹,只要帮他把大方向把握好,咱想要奋斗都木有机会。”
“爹啊,好好加油,您做得好了,儿臣才能继续混。”
朱标心里美滋滋的。
此刻的他,十分的惬意,睡了个半个时辰回笼觉,又冲了个澡,换上一身宽松的袍服,他慵懒舒适地背着双手缓步进入了东宫文华殿。
自洪武三年开始,朱元璋便有意让朱标参与处理政务。
初期还是一些小事。
到如今,国之大事,无论大小,都要抄录他一份。
大明右丞相胡惟庸,左丞相汪广洋,也常常前来奏报,诸臣们处理政务的属衙,距离皇城和东宫也并不远。
不过,此时此刻,大明初代藩王们,正绞尽脑汁,趴在东宫文华殿的大台之上,抓耳挠腮地批阅天下各地奏报上来的奏章。
晨练早读之后,他们就被朱标安排过来干活儿了。
朱元璋的子嗣,其实都不是庸才,但是前几个子嗣大多继承他的武勇,谋略却都不算上乘。
“大哥!”
“太子殿下……”
诸王和帮助诸王处理政务的内阁行走,翰林们,纷纷对着太子朱标拜见。
内阁在午门和皇城中的门洞边上,距离翰林院也不远,朱元璋有时批阅奏章遇到疑惑,常常宣内阁中的翰林学士们来咨询,久而久之,内阁便有几座低矮的平房,用来给这些翰林学士们歇息。
如今最富声望的,自然是左丞相胡惟庸。
他身材不高,眉目清秀,胡须不长,短而密的胡须显示出他有旺盛的精力,双眸柔和又专注,无论是谁说话,他都面带微笑,正在给燕王朱棣,秦王朱慡等,为奏章提供参考意见。
作为继承了李善长位置的淮西旧人,他无疑是当今的文臣之首。
见到朱标,胡惟庸连忙拜见。
朱标也对他点了点头,不过很是冷漠。
见到朱标的模样,胡惟庸心中微微有些吃惊,这些时日太子朱标对自己明显冷落起来,也不知道是为何……
“殿下何以不问国事?”
胡惟庸忍不住了,出言询问。
这些时日,朱标忽然变了个人,对于奏章基本都是放权,只看结果,不再事无巨细样样都抓了。
“国有贤臣,圣天子垂拱而治。”
朱标笑着说道,说完不再理会胡惟庸,转而去检查诸藩王弟弟们的工作。
“开封今岁黄河决堤,河工死伤逃散,河户难以招揽,开封布政使司请调拨良民去开封河堤屯田修堤?”
朱标随便看了一个,就发现秦王朱慡正捏着一本奏折有些纠结。
“这么简单的事情还需要请示朝廷!?”
朱标无语了。
“大哥,此事该如何批阅?”
朱慡连忙抬头问道。
“开封布政使司脑袋残了,着人把他打一顿就好了。”
朱标冷哼道。
此言一出,胡惟庸,燕王朱棣,秦王朱慡等人全都惊呆,胡惟庸忍不住问道:“太子殿下,为何要鞭答开封布政使司?”
朱标慵懒地坐在了主位,端起茶杯吹了吹热茶,饮了一口茶水后,才说道:“开封连年决堤,自从宋朝黄河夺淮后,每年开封都要决堤,河工死伤常有之事,历来官府都是等待河水小后,从下游黄泛区再招揽灾民为河户,这布政使司居然让朝廷从别处调拨良民,莫不是脑子残了!?”
“他定是想借机问朝廷调拨钱款,修缮河工住所,给河工开垦良田,借机中饱私囊。”
“先打一顿再说!”
秦王朱慡等人恍然大悟。
燕王朱棣疑惑道:“大哥,你怎么知道的?”
朱标翻了个白眼,指了指自己乌黑蹭亮的头发,道:“可还记得我以前的根根白发?”
大半年前,朱标穿越来时,头发上可是有不少白发。
经过这大半年的锻炼,已经油光蹭亮,根根粗壮又挺拔,十分乌黑。
众人皆是点点头。
“知道我这白发是怎么黑的嘛?”
众人又摇头。
“还不是被你们这些愚蠢的王弟给气黑的!”
“有你们这些虫豸,日后怎能为我驻守藩国!”
“燕王朱棣,加罚五十奏章,若是批阅不完,不准吃饭!”
朱标严厉地道。
朱棣可怜兮兮地看向朱标。
“四弟,你要知道,打是疼,骂是爱,我现如今对你严厉,将来你到了藩地,才不会被那些奸佞之臣蒙蔽。”
“你们可知道宋朝为何衰败?”
“你们又可知元朝为何被灭?”
众人全都摆出一副听朱标说教的模样,就连胡惟庸都竖起了耳朵。
朱标摆出一副老神在在模样,吩咐侍从端上茶水,先抿了一口茶水,才说道:“宋朝亡于不思进取,元朝亡于不修内政!”
“咱父皇曾说,元以宽失天下,实则是因为元朝不修内政。”
“宋朝虽富,可是荒废武功,重文轻武,最后被灭,元朝虽然武力强大,可是他们官吏贪污横行,腐败成风,想尽办法从老百姓身上搜刮,能不亡嘛?”
胡惟庸忙道:“那太子殿下,我大明如何吸取教训呢?”
朱标喝了一口茶水,伸出手指了指,点向燕王朱棣问道:“老四,你来说!”
朱棣抿着嘴,想了想,说道:“我们既要勤修内政,又得苦练精兵,同时要保证进取之心,积极开疆扩土。”
朱标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半对,半对。”
朱标指向秦王朱慡:“老二,你来说。”
秦王朱慡深吸口气,眼眸闪烁沉思一番,道:“大哥,我们大明要积极开疆扩土,将北元鞑子全都赶走,打下汉唐旧土,然后对官员严厉管控,贪污腐败的官员,就像是父皇那样,砍头,再剥了皮悬挂在城隍庙,警示其他官员不准贪污!”
秦王朱慡自认说出了一个比较满意的答案。
朱标又是无语的摇摇头。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什么呢?”
众人都跃跃欲试,晋王朱棡忙道:“大哥,意思是温习以前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体会,就能够当老师了。”
这是大学士宋濂教给他们的标准答案,朱棡自认为说的没错。
“半对,又是半对!”
朱标十分无语地骂道:“朱棡等会儿加练半个时辰的马步,稍晚让御膳坊进两只羊脑子给你补补!”
“大哥,为何要吃羊脑?”
“吃什么补什么啊!”
朱标拿起一根戒尺,挨个将朱棣,朱慡,朱棡,朱橚脑袋敲了敲,骂道:“你们天天上课,要学会自己独立思考,既要有强健的体魄,又要有灵活的头脑,不能照抄标准答案,若是人人都拿着标准答案回答,要你们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