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界止戈之时,李长青却是来到了原启国境内的龙游,找到了少华坟山,来到了地阴窟。
此时的他已是发须皆白,看起来手无缚鸡之力,变成了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
事实也确实如此。
这一年,他已经七十岁了,已是古稀之年。
王良当年在这个年龄选择离开地阴窟,回祖地颐享天年,埋尸故土。
同样的年纪,李长青却是在外漂泊半生后,重新回到了这里。
地阴窟一切未变。
依旧阴气浓郁,依旧有许多天阴石存在其中。
连年战乱,少华山作为坟山,不知多少人觊觎地里的陪葬珠宝,被翻了一遍又一遍,却从未有人发现这里。
当真是个隐蔽的好地方。
可惜此地只有浓郁阴气,不适合李长青后半生的修行,否则他当常留此地,不会出去。
一番触景生情后,李长青掏出一本薄册。
常年古井无波的脸上,生出久违笑容。
薄册封面有几缕血痕,上有三个字“血炼经”。
这是他从乾国皇宫内带出来的。
李长青在乾国境内待了两年后,终于等到决战来临。
等乾国前线大败消息传入耳后,他便明白,他等的最低风险时刻到了。
于是潜入皇宫,找到了这本《血炼经》,并未遇到什么邪仙之类的存在。
除了血炼经,甚至还有足足九颗武道宗师级别的9血炼珠,被他一并带走。
事实证明,这一步李长青走对了。
无论何事,耐心等一下,总会有转机出现。
整个过程下来,最危险的时刻不过是被诸国联军内的宗师追赶,被李长青轻松跑掉。
他对于自身速度还是极为有信心的。
两种不同性质真元为他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劲,还有上乘的脚上法门,别人怎么追?
静心凝神,李长青缓缓翻开血炼经。
此前在皇宫他便已经翻过一次,只是粗略观览一遍。
而现在到了安全感拉满的地阴窟,终于能静下心来仔细遍览,不放过细节。
一翻开血炼经,便有一张明显与经文内容无关的小纸条涌入眼中。
【本座阴常在,乃……】
“阴常在……这应该就是那个只存于我推理中的邪仙,现在看来,果真存在。”李长青心中思忖。
小纸条很短,但内容却极多。
越是看下去,李长青眼中亮光就越重,直至最后道一句“原来如此”后,又是将目光转回头一段,重新看一遍。
仿佛对“血炼经”本身内容毫无兴趣。
真正原因当然不是如此,血炼经很重要。但小纸条的内容同样不容错过。
甚至在李长青看来,小纸条的作用还要胜过后者不少。
因为其中内容,极大的增长了他的见闻,让他对许多答案有了了解。
最重要的是,他明确了真正有仙路的存在!
小纸条指出,宗师之上,为练气。
而练气,为仙路长阶的第一阶。
世有灵气,有灵根者吞吐炼化,便能跨入练气境,从此迈上仙路。
无灵根者为凡人,一生难望仙踪。
然天无绝人之路。
所谓“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遁去其一”,这遁去的一,为变数,也是生机所在。
有大能者感凡人生来无任何机会一攀仙道,太过残忍及不公,于是以大智慧创武道。
若有生灵习武道破开宗师之限,便能天人交感,纳灵气于身,成就练气。
这段话,让李长青明白了几个新的概念。
灵根、无灵根、练气、灵气。
原来修仙要灵根,而自己修行这么多年,从未感受到什么灵气灵根之类的存在,应该是没有灵根。
不过李长青也不气馁,人家也说了天无绝人之路,破开宗师之限,就算没有灵根也能纳灵气于身,成就练气。
“阴阳录,想必就是这种类型的功法。”
一种能够破开宗师之限的特殊秘法。
难怪明明单独的阴录和阳录就已经能够走到武道宗师了,为什么还偏偏要二合一,化为阴阳录。
同时也明白了那“灵纹之道”所缺的灵气是什么。
没掌握灵气成为练气仙师,当然无法施展完整的“灵纹之道”,久而久之,失传很正常。
除了这些,小纸条还有关键内容。
原来这块大陆叫小泽陆,除了小泽陆,这世界还有许多大陆,统共号称三千大陆,界域名字为清玄界。
三千大陆人口国度不知凡几,但具备足以修行的浓厚灵气的大陆却没有多少。
小泽陆便为一个无灵大陆。
不过所谓无灵并非指没有灵气,而是说灵气极为稀少,不足以支撑稍高境界的修行。如果只是以灵气有无来论,那么三千大陆都是具备灵气的。
阴常在言及:“小泽陆的灵气极为稀薄,比起其他无灵州陆也是大大不如,连练气一层境界都难,非绝顶天资不可为,几如凡界。”
“本座传下此法,目的倒也简单,若有人在这此环境下成就练气一层,天资自然不俗,可至小泽陆最西边的谯山,引动法力轰击山体,自有灵光出,引导你入师门。”
看到这些,李长青自然明白之所以会有小纸条以及血炼经留下的原因,明悟其目的在于什么。
说到底,不过随手留下一道传承,为师门选拔英才。
放下小纸条,李长青又翻看血炼经,其为一门能够修到练气六层的法门。
如果修炼者没有灵根,可依靠血炼经附带的血炼法,炼制血炼珠,习武道,强行破开宗师之限,成就练气。
内容就只有这么多。
细致看完这些,李长青心情早已平复,却是默默叹一口气。
从阴常在口中,他知道了很多。
虽然还是有许多困惑未明,比如既然小泽陆是什么无灵之陆,那对修仙者来说应该没什么价值,那你来这里干什么?
再比如说那推测中的限制到底是什么?血炼法这种几乎可以说人吞人的邪法都传了,为何从不现身?
诸如此类的困惑还有一些,不过李长青也不贪心,深埋心底,以后自会明白。
至少不再是彻底的盲人摸象,一番话,令他双眼清明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