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五章 敌我优劣,二人入京(1 / 1)竹油拌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然朱由检站在战略的高度上藐视敌人。

但是在具体问题上,朱由检可也没有目中无建奴的自大。

当初明军能够压着建奴打,主要还是因为当时的建奴还没有有效的被组织起来,以及没有武装到如今的程度。

野猪皮努尔哈赤凭借着十八副铠甲以及李成梁的纵容起家。

通过不断的征战征服了辽东女真各部落并且以八旗制度将女真全部组织了起来。

同时在不断征伐过程中缴获了大量的武器铠甲装备。

最终在萨尔浒战役中一战击败十几万明军吃了个大饱。

此后,建奴通过联姻以及武力威慑不断拉拢蒙古部落,又聚集了一大批盟友。

女真部族本就生性彪悍,以前被明军压着只是因为这头老虎还没有牙齿。

如今这头猛虎已经武装上了獠牙,战力飙升。

从具体来看,建奴军队身强体壮,斗志高昂。

身穿铠甲,精锐部队甚至身披多层铠甲,防护力强悍。

同时,建奴的重箭破甲能力极强,攻击犀利。

在兵种方面,建奴虽然也以步兵为主要兵种,但是骑兵数量也相当不少。

特别是有了许多蒙古部落靠拢后,获得了大量马匹,即使建奴的步兵也大多是骑马步兵。

这就给建奴带来高机动性。

有了大量的战马后,建奴的骑兵战力也非同寻常。

建奴除了族人数量少,战争底蕴浅这个劣势之外,几乎全方位压制了明军。

这就导致建奴凭借区区数十万族人组建出来的数万精兵,就能压着明军打。

那为何疆域以及人数以及物资都如此庞大的大明,却在军队方面如此虚弱?

因为朝廷收不上来税收。

虽然大明整体上的力量能够轻易碾压建奴,但是大明朝廷可动用的力量实在是太少。

可动用的资源少,就难以为大明军队提供充足的铠甲装备。

甚至连士卒基本的军饷都年年拖欠。

再加上贪官污吏以及军头们的贪污腐败,士卒们连饭都吃不饱,拿什么来与身强体壮和高昂斗志的建奴对抗。

至于骑兵,大明的马政也废弛了,战马也大部分需要向蒙古交易。

凭借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天然的对立,大明又如何能够轻易的获得大量战马呢。

体魄不如,斗志不如,装备不如,机动性不如,如何能与建奴一战。

朱由检计划编练的羽林军,若是想要在战场上与建奴一争高下,就必须弥补这些差距。

若是要战而胜之,就必须要在各方面超出建奴。

体魄不如,那就给予羽林军士卒充分的饭食供应,同时进行针对性的体能训练,强化体魄。

斗志不如,那就给予羽林军士卒丰厚的薪饷待遇,同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武装他们的大脑,激发羽林军士卒的斗志。

装备不如,那就给羽林军士卒打造装备坚硬的铠甲,锋利的武器。

机动性不如,这个有点难办,朱由检也很难找来十数万匹战马,只能慢慢筹集。

机动性方面的劣势,短时间内是很难弥补了。

或许在初期,可以凭借建奴对明军一贯的蔑视,通过计谋让建奴与羽林军正面一战。

但是,骑兵的强大冲击力依然对步兵具备极大的优势。

若是在装备上没有太大的优势,也只是战败的结果。

那么,犀利的武器装备就是在军队战斗力上对建奴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

明军现在的火器装备也很多,火铳,大炮都是让建奴感到威胁的存在。

火铳发射几乎不会消耗士卒多少力气和体力,而且训练时间也很短就能掌握。

培养一个火铳手的时间和资源远比培养一个弓箭手少得多,只要资源充足,短时间内就能培养装备编练出大量的火铳手。

大炮破坏力非凡,威慑力十足。

但是让建奴感到欣慰的是,明军的火铳和大炮在战场上无法发挥出真正的威力。

由于贪污横行,明军的火铳打造常常缺斤少两,容易炸膛,导致明军士卒们根本不愿意使用这东西。

还不如自己手中的刀剑可靠。

至于大炮,由于太过笨重,运输艰难,所以在野战中难以发挥出威力。

虽然明军也装备了许多轻型火炮,重量也只有几十斤到几百斤,比如虎蹲炮。

但是由于没有膛线以及铸炮的铁料质量差,导致承受力有限,从而射程近威力稍显不足。

在野战中,建奴骑兵部队的高速冲击下,也发不出几炮。

只能用于守城。

针对眼下大明火器装备的这些弱点,朱由检凭借着后世了解的知识也能指导做出改善。

比如将火铳改为燧发枪。

通过燧石激发火药,能够节省一些火铳火绳燃烧的时间,从而提升射速。

火绳枪一分钟最多操作发射一次,但是燧发枪在射速上至少能提升一倍,若是熟练的话,一分钟甚至能发射三次。

从而形成更加密集的火力网,对敌人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的杀伤。

另外,还能在燧发枪枪管内刻划膛线,大大提升射程以及精度,也能够在野战中对建奴高速冲刺的骑兵部队造成一定的克制。

没有经过实验,朱由检暂时也不清楚以这个时代的条件是否能在枪管内部刻划膛线。

至于火炮改良,朱由检想到的是改善铸造火炮的铁料质量,提升火炮的承受力,以及在火炮炮管内也刻划膛线,从而实现提升火炮射程以及减轻火炮重量。

以此提升火炮的机动性,提升火炮在野战中的运用。

燧发枪的制造以及火炮的改良,虽然朱由检脑子里有大概的思路,但是也只是理论上的。

还是需要与对这个时代这方面实际情况和铸造技术都了解精通的人进行沟通后,才能确定是否能实现。

也需要这方面的人才去具体的落实执行。

“应该快了,我的铸炮和研发制造燧发枪的人才估计也快到京城了。”

朱由检此时急切的希望能够尽快见到选定的人才。

一个是孙元化,在辽东铸炮。

一个毕懋康,朱由检圈定的燧发枪研制人选,之前被魏忠贤排挤罢官回乡了,在南直隶。

算算时间也差不多快到了,连远在贵州的傅宗龙都先一步到了京师。

不出所料,第二日,孙元化和毕懋康就双双赶到京城面见皇帝。

在路上,两人已然听闻了皇帝之前连续召见了三人,而这三人在接受皇帝召见后都获得了擢拔,给予了极高的官职。

所以,两人也理所当然的觉得自己的运气来了,必定是皇帝看中自己的才能,所以要召见,然后给予高官职吧。

至少也会是个巡抚起步吧。

怀着忐忑而激动的心情,两人急切的赶往京师面见皇帝。

只不过由于火器改良的重要性稍微低一些,所以并未在传召两人做出特别的指示。

传旨的太监只是以常规的速度去传旨,然后不急不缓的赶回。

不像傅宗龙那般火急火燎昼夜不停的赶路。

“臣毕懋康拜见陛下。”

“臣孙元化拜见陛下。”

见到皇帝后,两人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

毕懋康还稍微好一些,毕竟人家是进士出身。

而孙元化的表现就有些难以控制了,他在科举中仅仅只是个举人。

连很多进士这一辈子或许也就只有在殿试的时候能够有幸见到皇帝一面。

至于举人想见皇帝,除非有奇迹。

“两位爱卿平身,朕召见两位爱卿是有事询问。”

朱由检面容温和道。

来了来了,改变命运一飞冲天的时刻到了。

两人此刻心中充满期盼。

“请陛下吩咐,臣等知无不言。”

两人异口同声的回道。

“陛下是否会问我辽东事?是否有意提拔我为辽东巡抚?”

孙元化如是想到。

“陛下是否会问我蓟辽事宜,提拔我为蓟辽总督?”

毕懋康如是想到。

有这个想法并不奇怪,毕竟之前籍籍无名的孙传庭和卢象升都一跃擢拔为总督了。

最差的傅宗龙也是堂堂河南巡抚。

按照规律和惯性,奇迹发生在自己身上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朕听闻两位爱卿在火器上颇有见地,所以想与两位爱卿聊聊火器的事。”

朱由检微笑道。

从两人激动期盼的表情和眼神中,朱由检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心中有些哑然失笑。

莫非这两人是把自己当做凯子了?想要和之前那三人一般一飞冲天?

人之常情,对此朱由检除了感到有些啼笑皆非外并没有产生其他想法。

听到皇帝的问话后,毕懋康与孙元化两人皆是一愣。

画风有点不对啊,和预想中的不一样。

心中未免有些失望和失落。

“回陛下,臣对火炮铸造有些心得,愿为陛下分忧。”

“回陛下,臣对火器方面略有涉猎,愿为陛下分忧。”

虽然心中有些异样,但是两人也快速回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