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一直是孙承宗的一块心病。
即使被迫回乡养老,孙承宗也无时不刻在心忧辽东之事。
如今陛下竟然想起了自己,还把自己召进宫里面谈辽东之事,孙承宗内心难以淡定。
“朕对于孙师当初在辽东之事上力主推行的广修城堡,以防守为主,伺机逐步向前推进继续修筑城堡,步步为营的蚕食压迫之策颇为赞同。”
“而且事实也证明,孙师的策略是有效的。”
“至少这些年以来,凭借孙师当初主持修筑的防线成功的抵挡住了建奴进攻我大明的步伐。”
“孙师在此事上功不可没。”
朱由检开宗明义,表明自己的态度。
为接下来的双方推心置腹的商谈做好了铺垫,让孙承宗可以没有包袱的敞开了谈。
“陛下过誉了,老臣也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罢了,当不得陛下如此赞誉。”
孙承宗很感动,眼眶也有些湿润。
曾经自己在辽东所做的事,不知被多少人骂为劳民伤财,浪费国帑。
就连他的学生天启皇帝也同意罢免了他。
让他一度感到很委屈,很伤心。
没想到当今陛下却表示出了对自己如此的赞誉和认同,如何让这位费心做事还遭受了批判的老臣不感动。
虽然孙承宗也很明白,他的策略确实是耗费巨大。
但是与巨大的耗费相比,孙承宗更加明白建奴给大明造成的威胁有多么的巨大。
这是一个冉冉升起并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壮大的新兴势力。
要想前宋时期,女真人的迅速崛起铸就了一个一时无敌的大金王朝,压的宋朝抬不起头。
甚至一度攻破了北宋汴京,俘虏了北宋两任皇帝,无数的嫔妃和皇子皇孙。
只剩下一个赵构侥幸逃脱到临安苟延残喘。
前车之鉴,孙承宗不得不给予建奴足够的重视。
即使需要耗费巨大的国帑,也要尽可能的解决掉建奴的威胁,避免北宋之祸在大明重演。
长痛不如短痛啊!
从大明军队此时的实际战力出发,孙承宗这个办法也是最无奈的笨办法,但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可是,大明的财政真的无法支撑起他这个笨重而又唯一有效的办法。
天启皇帝也只能无奈的被迫撤换了他这个老师。
一个字,就是没钱啊!
“孙师当得起。”
“只是,我大明眼下已经风雨飘摇,处于崩溃的边缘。”
“财政衰败,也实在是拿不出这么多钱粮来继续支撑孙师的计划,若是强行如此,恐怕建奴还未灭,我大明内部便率先崩溃了。”
朱由检认真的说道。
虽然处于大明原本的角度,孙承宗的办法确实是有效的。
但是现在朱由检来了,就不一样了。
有些事原来的大明皇帝做不了做不到,现在的朱由检可以做到。
也就不必继续采用孙承宗的无奈之下制定出的笨重低效而又耗费巨大的办法了。
见皇帝话锋一转,孙承宗内心的喜悦也转为苦涩。
原来当今这位不按照常理出牌的陛下对此也是束手无策啊。
刚燃起的希望,又被浇灭了。
留下的只有深深的无奈与无力感。
原本为了辽事,万历皇帝就加征了税收,合计每年五百二十万两的辽饷。
虽然摊下来也仅仅只是每亩土地九厘银子,相当于九文钱。
但是有贪官污吏上下其手,实际上落到百姓头上的怕是九十文也不止。
对于本就还有重重苛捐杂税的百姓来说已经是一笔巨大的负担了。
继续加税的后果,崇祯皇帝已经给朱由检演示了一遍。
“孙师误解朕了,朕的意思并不是不想积极解决建奴,而是要采取耗费更低更加高效的解决方式。”
看孙承宗的气势衰落,朱由检解释道。
“臣愚钝,望陛下明示。”
果然,闻言孙承宗恢复了不少信心。
只不过也想不通皇帝到底还有什么办法。
以大明如今的局势,还能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解决建奴?
孙承宗不知。
但是当今这位皇帝自从登基以来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连连出手,都不按常理出牌。
或许真的还有什么奇思妙想呢。
孙承宗内心升起了期待。
“孙师之前的策略主要还是出于无奈所制定的最有效最可行的办法。”
“但是,孙师之前被限制的那些无奈,朕可以解决一些,自然也有了更多的空间可以考虑。”
朱由检缓缓道。
孙承宗也生出了一些好奇,陛下又能解决哪些无奈?
限制辽东被动局面的无非就是军队战力孱弱这一个关键点。
但是这一个点的背后却是有太多太多的原因和利益纠缠。
军头压榨,各级官吏贪污军饷,武器偷工减料,钱粮供应不足。
这些都是直接导致大明军队战力孱弱的直接原因。
背后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就是大明整个制度的崩溃,导致官吏和军头们可以为所欲为,导致朝廷没有税收。
所以,皇帝到底会从哪里着手解决?
这其中每一个环节都不是独立存在的,相互之间都存在紧密的因果关联,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朱由检没有让孙承宗焦急的等待。
继续道:
“建奴虽然人口稀少,但是成年男丁几乎是全民皆兵,可动用的兵力并不少。”
“而且还有很多蒙古部落不堪林丹汗的压迫而投靠了势大的建奴。”
“所以,解决建奴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从长计议一步步来。”
“朕的办法也不复杂。”
“第一步就是先稳住辽东当前的局势,抵挡住建奴继续攻略我大明的步伐,不能让建奴直接波及到大明内部。”
“第二步,就是要削弱建奴的生存空间,削弱建奴的战争潜力。通过围困、对峙消耗、离间等方式实现这一目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大明靠近建奴的各地防线。”
“第三步,朕会编练一支强军,待时机成熟,朕会直捣黄龙,对建奴展开雷霆一击,彻底覆灭建奴。”
“孙师以为如何?”
朱由检缓缓道出自己思考的策略。
听完后,孙承宗也恍然大悟。
原来皇帝的办法就是重新编练一支军队,另起炉灶,从而避开眼下大明军队存在的各种问题。
这个办法好吗?的确是很好。
但是孙承宗并不看好。
归根到底,还是离不开钱粮支持。
建奴眼下能够长期保持的军队就不下六万,这还是建奴自身本部的军队。
此外还要加上建奴收服的汉旗军,也不低于数万的规模。
还有投靠建奴的蒙古部落,也能组织起数万的军队。
这些加起来就不低于十万的数目了。
若是大战爆发,建奴的战争潜力会进一步被激发组织起来
到时候大明要面对的建奴军队怕是不低于二十万。
而且这些军队中骑兵的数量不会低于十万,即使是步兵也大多都是以骑马步兵为主。
要消灭这样一支强军,皇帝所编练的军队数量至少也不能低于二十万这个数目。
要让皇帝计划编练的这二十万军队能够拥有预想中的战力,待遇和各种投入必然巨大。
维持一支二十万军队还要保证其具备强大的战力,孙承宗心里默默算了一番,一年的投入不会低于千万两银子。
皇帝还能拿出这么一笔巨款么?
现在连维持大明已有军队的军费开支都还没影呢。
孙承宗对此持怀疑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