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章 友谊商店(1 / 1)饭醉团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光耀在邓洁面前混了个眼熟,以后也就可以自己经常过来看她了。

红楼演员培训班在西郊马厂这一片,本就比较偏僻。

再加上如今的燕京城远没有之后的四五六环,所以这附近冷冷清清的也没什么可玩的。

陈光耀和邓洁在招待所里排练了几场戏,周林眼看着天色渐晚,便开口领着陈光耀走了。

虽然这里是燕京城,但西郊毕竟太过偏僻,要是时间太晚了回去,怕路上会出意外。

陈光耀本就心智早成,自然不哭不闹,十分老成和邓洁挥手告别,转头就跟着周立骑着自行车走了。

“对了,周叔,陈筱旭和张丽她们多久过来啊?”

周林笑了笑,“你小子这记性还真不错,黛玉组和宝钗组这么多个演员,你还能记得这两个人的名字?”

“那是,我很看好她们会成为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扮演者。”陈光耀的语气十分笃定。

周林道,“大部分的演员可能年后才会过来吧,剧组安排的培训班大概三月份开始,一直到七八月份。王福林导演的安排是九月份去黄山正式开拍,有一些外景需要拍。”

陈光耀点了点头,他对于剧组的正式拍摄安排倒是没什么可说的。

虽然他以前看过不少电视剧、电影,但是对于这些影视制作的幕后工作却不甚了解,唯一学会拍视频,还是在二零年以后短视频兴起之后,用手机拍过几段视频。

现在这年头,估计也没有手机能让他显摆短视频技术。

这般浮想之余,陈光耀很快就想起来自己的主业,他试着问道。

“周叔,你说这年头什么买卖最赚钱啊。”

“买卖?”周林一愣,随口说道,“做什么买卖?那不是投机倒把吗?你要是问以后想干点什么,我跟你说四个热门职业绝对没跑,一是去供销社当售货员,二是学开车,当驾驶员,三是广播播音员,四是电影放映员,这四个绝对是热门行业,再干三十年都赚钱。”

“……呵呵。”陈光耀尴尬一笑。

这话也就周林说得出口,在陈光耀看来,这些什么售货员、广播员,别说干三十年了,二十年都够呛。

一波浪潮一风起,人也得跟着追才行,哪有一辈子不挪窝的事。

陈光耀索性更直接的问道。

“对了,沿海的发展怎么样?”

“沿海的发展?”周林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不太清楚。

他是比较传统的京城爷们儿,骨子里还是带着六七十年代的思想惯性,性格比较傲气,不屑于去琢磨偏门。

再加上深海特区是八零年才开始建立,这才两三年过去,深海特区估计还是建了几个厂的偏远工业区而已。

不过随着外来的资本流入,整个大环境都会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快速腾飞。

陈光耀看了看路上的时不时开过的小轿车,心中隐隐已经感受到了这样的变化。

“看来我那一千多块钱必须尽快运转起来,再晚几年,这一千块钱可就掉价了。”

虽然他心里对这种经济变化门儿清,但真的处在这个时代,他又没什么稳定的买卖可做。

陈光耀琢磨来琢磨去,眼看着周林都快送他回胡同口了,他突然灵机一动,问道。

“周叔,你有外汇券吗?”

“外汇券?你要那玩意儿干什么?”

“我爷爷攒了点钱,他想买件皮夹克穿穿。你也知道老头儿七老八十了,最后也得折腾折腾不是。”

“嘿,你这小子怎么说话呢?”

周林没好气的照着他的脑袋拍了一下,稍微琢磨了一下,说道。

“外汇券,你还真问对人了。这年头这东西可不好搞,不过央台可是大单位,我去找王福林导演想想办法,应该可以搞几块钱了。”

“几块钱不够,最好多要点,几百上千都行。”

“几百上千?你小子好大的口气啊,你什么家庭啊,随随便便就能花个几百块钱?”

陈光耀笑了笑也不多说,只是转过话题道。

“周叔,我爷爷买皮衣至少得花几十块钱,几块钱的卷真不够。”

“行,我尽量想想办法吧。”周林应了下来。

外汇券和粮票一样,属于有限供应的高级票据。

燕京城有一个装修很高档的豪华商场,叫做友谊商店,里面卖的东西都是比较稀缺的出口商品,专门用来赚外汇的,普通人根本买不着。

外汇券就是只能由外国人用外币兑换的票卷,因为城里的供销社都不认外币,所以外币需要提前兑换成外汇券,并且在友谊商店里消费。

因为发行量很少,所以外汇券存在一定的操作空间,但也仅仅只是一定的空间而已。

在这个年代,别说偏远的农村,就连燕京城里能随便买得起友谊商店东西的人也不多。

陈光耀之前倒腾粮票的时候,就去考察过友谊商店的商品,觉得里面有一定的发掘价值。

因为友谊商店里的东西很全也很新潮,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都比供销社来得多。

像是收音机、冰箱这种东西就是很多有钱的人结婚必备的选择,但是一般地方买不到,这就有需求的缺口。

只不过这买卖比三两二两的粮票可麻烦多了,首先必须先联系好客户,再去买对应的商品。

再者去买友谊商店的东西,面临诸多限制。

首先外汇券有额度限制,再者只有外国人才能进去消费。

陈光耀很清楚其中的困难,但是这样的限制越多对于他而言,就意味着利润越大。

做生意,门槛越高的生意,越能赚钱。

或许是前世经历过一场失败的人生,这一辈子的陈光耀更加警醒也更加活跃,他习惯未雨绸缪也习惯提前去做规划。

如果让一个中高考落榜的学生重新回到初中高中入学的那一天,他想必也会和陈光耀有一样的心情。

那种无法平静的躁动,以及看到时间流逝的不安和兴奋。

陈光耀的清楚的感觉到,这一辈子,他注定要改写命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