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这次出奇的大方。
拿到赤星军的粮饷标准后,眉头都不眨一下,就按之前约好的翻了倍。
二十四名阵亡烈士,每人5000钱的抚恤还只是小数目,最关键的是对其家属的后续供养。
虽然对刘备集团整体来说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但却每年都需要支出。
老刘对此依旧眼都没眨。
除去刘禅答应给正规军将士家庭的土地,仍然要从自己的私产里出,给军属安排活计这种事仍然要刘禅自己搞定外,老刘几乎承担了赤星军其他所有开销。
而装备问题,此次老刘也堪称大出血。
赤星军的玄铠比例被定在了20:1,现在的一千赤星军就可以配给50领玄铠,两千便是百领。
皮扎甲人手一件,大黄弩一曲一件,至于其他如蹶张弩、长矛、刀剑等兵器,刘禅可按需自取。
除去战马,刘禅如果想给赤星军增加骑兵队,也需要自行搞定外,在其他装备方面老刘可说是十分大方了,完全是按照最精锐的部队配给的。
老刘可不知道刘禅在赤星军中还有预备队一说,给装备都是按总人数算的。
至于赤星军中的将校,刘备给了儿子一个杂号将军,偏将军、裨将军各一个的名额,偏将军算是丁奉。
军司马一個,校尉三个,这些给的都是名额,刘禅可自行决定人选。
其他如军侯、屯长、什长等基层军官,刘禅亦可按需设立,老刘只管掏钱。
为了将儿子的这支亲军战力拔高,老刘也是下了血本。
这些装备和钱粮如果花在普通军队上,人数可以翻好几倍。
当然,这也是听了关羽父子关于荆州之战的详细回报之后,了解了赤星军的战力,他才舍得掏这笔钱。
而刘禅要扩编赤星军,在兵源问题上老刘也是大开方便之门,中军士兵除去陈到的白毦兵外任其挑选。
若要征募新兵,各地官员也需全力配合。
倒不是老刘舍不得给精兵,而是白毦兵也属于特殊用途的“特种兵”。
陈到训练白毦兵多年,随刘备南征北战,战法早已固定,并不适合刘禅的赤星军。
而对于新兵的征募问题,刘禅也早有打算,如今既然有老刘支持,他已经不需要再从流民中招人。
而且这一时期汉中与荆州战事尘埃落定,东、北皆有门户,跑来益州的流民也没那么多了。
能选拔合格的更是凤毛麟角,之后还需将养身体才能参加训练,形成战力太晚。
他还想着利用明年这个与曹、孙两家的战略缓冲期解决南中问题呢,可等不了那么久。
此时的南中名义上臣服刘备,可是税几乎收不上来,几个郡虽有太守,实际上要么对当地掌控力极低,命脉被当地豪族、异族部落把持自治。
要么已与中央貌合神离,同当地势力沆瀣一气,当起了土皇帝。
这次赵管事的商队去了一趟南中,虽未能找到棉花和矿脉,但南中的金银、丹、漆、耕牛、战马也是不可或缺的资源。
更关键的是人,南中民风彪悍,各部落常年冲突不断、武德充沛,这都是优质兵源。
后世著名的无当飞军,便是此处青羌等异族兵源构成。
掌握南中,才算完整的掌握了益州全部的资源。
这对日后的北伐大业极其关键。
而且历史上刘备在夷陵一败,南中立刻就闹起来了。
当时一穷二白,老刘赔光了家底儿。
即使是六边形诸葛丞相,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此只能安抚。
北有曹魏大军压境、东有新得荆州的吴老二天天嚷嚷着西取益州、南有叛乱的南中三郡……这才有的那句“危急存亡之秋”。
南中这个后方的不稳定炸弹,必须利用短暂的和平时期尽早解决。
因此刘禅这次准备征募良家子,当然,待遇公布出去,要不要应征应募全凭自愿。
赤星军的运营模式也决定了兵源必须自愿,拉壮丁毫无意义。
刘禅正在成都紧锣密鼓的筹备扩编赤星军,长江之上,数艘赵氏商号的货运大船也正在自江陵驶向益州。
即使是冬日,长江的江水也不会被冰封,全年没有结冰期,这也给荆益二州的物流和人员往来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不过这次船上载的并不像以前一般是什么粮食、橡木之类的货物。
而是四百来个精壮彪悍的汉子和他们的家眷……还有心情忐忑的柴荣一家。
“若欲投吾,可闻江东战败之后,往江陵寻赵氏商号。”
这是刘禅当初留给柴荣的最后一句话。
任务完成的喜悦之余,冷静下来的他也开始思考这次任务的意义。
真的只是对他们的考验吗?那也未免太大手笔了。
他们偷袭攻取县城,一路往濡须坞进军,蒋钦被迫率军回防,荆州江东大败。
“江东战败后,往江陵……”
在庐江、丹阳一带混出了名头,两郡许多贫苦百姓皆甘愿充当其眼线的柴荣,不久前综合拿到的这些信息,得出了一个意外的结论。
一手帮他们规划了山寨发展路线,教他打游击、做义贼、选址建寨的宋江宋公明将军……也许是官府的人。
很有可能是刘备的麾下。
这样一想,为什么一支山贼队伍能有如此战力,这么高的眼界和见识,就都有了解释。
对这个发现,柴荣很是纠结。
去,还是不去?
过往的经历让他对官府没有半点好感,然而宋公明将军的个人魅力又实在令他折服。
最关键的是,他并不看好自己这些人未来的前途。
如今的他经过公明将军提点,眼界也非当初可比了。
江东新败,损兵折将之后,势必要补充兵源恢复元气。
兵源从哪来?按照江东的一贯作风,首先考虑的便会是压榨山越!
他的山寨虽然还算强盛,但那是跟其他山寨比,他不觉得自己能扛得住江东官军。
即便一时扛得住,又能扛多久?一年还是两年?
纠结了数日的柴荣,最终还是决定——爷投刘了!
计议已定,柴荣便展现出了自己雷厉风行的一面,立刻召集麾下的“四方将军”商议此事。
说完自己的想法,其他四人神情各异。
同样对宋公明钦佩不已的大胡子立刻表示赞成,其他三位则面露难色。
经过与本地山越的几次火并,如今柴荣的麾下很多人都换了。
就连山寨中的贼兵,也不乏丹阳山越与过不下去而上山投奔的丹阳民。
可以说他的山寨相当于经历了一次换血。
四方将军也换了两位。
很多人并不想改变目前的生活,更不要说还很可能是去投靠官府。
柴荣见其他三人面有难色,也不勉强,当即表示愿意随他走的便跟来。
不愿走的,山寨“大帅”之位他柴荣在其中择一佳选,拱手相让。
走时只带必要的钱粮和生活作战所需,其他的钱粮物资一概留下。
见柴荣这么大方,其他三位立刻喜笑颜开,当即恭祝大帅此行顺利,并表示以后什么时候回来,您还是我们的大帅。
就这样,柴荣带着大胡子,率本部人马拖家带口踏上了寻找宋公明将军的旅程。
江陵城的重建工作,在诸葛亮的安排下正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
虽然江陵百姓尚未回归,但士气高昂的荆州军士兵们,干起活来也不含糊,再说他们其中很多人正是江陵人。
而赵氏商号的人本就有不少在那六百民夫之中,当初刘禅率军一回归,他们便重新恢复了自己的联络网与商路。
如今积极帮着供应调运江陵重建所需,顺便也合理合法的赚了不少钱。
知道赵氏商号幕后东家是谁的诸葛亮对此非但没有干涉,还给了不少方便。
商家真想成大气候,身后永远要有官家的支持,古往今来皆是如此。
面对柴荣等人的到来,赵氏商号的人一听他们来找宋公明,立刻想起了赵管事的吩咐。
当即好吃好喝招待了他们,随后用货船将他们送往成都。
至于送去干什么,宋公明又是谁,那就不关他们的事了。
听说目的地是成都,柴荣便知道自己的猜测没错,宋公明将军定然是刘备麾下!
可刘备手下大将柴荣也多有耳闻,关张赵马黄他都听说过,却没有哪位姓宋的大将。
但转念一想,既要隐瞒身份,估计当初用的也是假名,便也释然了。
“夫君,我等在此人生地不熟……也不知前路如何。”柴荣的妻子,当初那位清瘦少女此时看上去已丰腴健康了一些,怀中还抱着一个婴儿。
柴荣心中也没底,但想到以往与公明将军的接触,还是安慰道:“公明将军定会善待我等的,若没有他,你和儿子恐怕都已遇害了。”
柴荣妻子想到那天即将被侮辱的惊险,和那个率兵救了他们的英武少年,心下亦是安稳不少。
“走吧,咱们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