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后。
曹操带着邹氏,离开城里,住进城外的营寨。
有关于邹氏的风言风语,也传遍全城。
将军府。
张绣坐立不安,来回踱步,口中念念有词,“我难道就要承受,这样的屈辱不成!”
贾诩拱手道:“将军,息怒。”
张绣更气了,指着贾诩道:“别人要是淫辱你的婶娘,你还能够,这么无动于衷吗?”
“唉……”
贾诩长叹一口气,有些说不出话。
如今曹操住在城外营寨之内,又有猛将典韦中军宿卫,防守森严,倘若莽撞,后果不堪设想。
“可恨啊!”
张绣气到满目狰狞,似乎是已经失去了理智。
叔叔张济,在生前对他不薄,现在叔叔死后,婶婶被人掳走,他却只能无动于衷。
这与狼心狗肺之人,又有什么差异!!
“将军,你若是按照贾诩所说,全然去办,倒也不是,没有成功报复曹操的可能……”贾诩忽然又开口道。
“你说,你快说……”
情绪激动的张绣,紧紧抓住了贾诩的双肩。
“将军请低下头,让诩细细道来……”
张绣低头,贾诩贴在他的耳边低语。
随着贾诩讲述,张绣一时皱眉,一时大笑。
…………
城外营寨。
曹操处理完政务之后,便高声道:
“来人啊!请林军师过来!”
“是!”营帐外传来回应,有亲卫离去。
自从那晚,听林澜说,他曹操是天下唯一的英雄,曹操与林澜的关系,就直线拉近。
第二日,就拜了林澜为军师祭酒。更是每日,在处理完政务以后,就问林澜,一些未来的事。
而林澜总是藏着掖着,让曹操心里很是痒痒。
恨不得林澜,将未来所有的事,都告诉他。
“曹公,林军师来了……”
门帘被掀开,走进一位面若冠玉,仪表堂堂的儒袍青年,头顶一梁进贤冠。
“曹公,找我有何事啊?”
林澜来到曹操面前,微微躬身。
“先生,你说,都两天了,怎么张绣,还没有动静,难道张绣真的能容忍吗?”曹操道。
两日前,两人可是打赌,张绣一定会因为,邹夫人被掳走,背叛曹操。
到时输了的林澜,可要被取走项上人头!!
“曹公,你不必着急,张绣是何人,想必你也很清楚,他现在不动手,只是还在暗中筹划。”
林澜表面上云淡风轻,实际上十分紧张。
他并不知道,随着他的穿越,张绣是否真的如历史一样,会发生叛变,让曹操失去曹昂和典韦。
途中要是出了差错,林澜可不敢保证,曹操这个枭雄,会饶他这一次。
多半就会,拿他的项上人头,去祭旗!!
“先生说的倒也没错,是操有些着急了。”
曹操捋着长髯,眼睛快眯成一条缝。
就在这时……
曹昂急匆匆的闯进了营帐,“父亲大人,张绣有异动!”
“说,张绣做了什么!”
曹操站起身,指着曹昂的手指,有些颤动。
等了两天,可不就为了等这一刻!
“张绣调动了城内的兵马布局,让距离我们营寨的兵马数量,远远超过了之前。要不是我们,提前派人仔细盯着,还真不一定能够发现,张绣兵马的调动。”
曹昂满脸庆幸。
“哈哈……”曹操大笑,“张绣,这败军之将,倒是还有些骨气,我倒要看看,他要怎么背叛我!!”
“曹公不可大意,张绣不可小觑。”
林澜在这时,给曹操泼了盆冷水。
“你这是什么意思?”
曹操瞪向林澜,眼眸里闪过一道凶光。
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威严,如同排山倒海一般,向着林澜袭来,压得林澜有些喘不过气。
“曹公误会了,林澜并不是有意抬高张绣,贬低我们,是想告诉曹公,我们该如何反制张绣。”
林澜连忙低头,额头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汗珠。
别看曹操,知道了他穿越者的身份以后,对他和和气气,又拜他为军师祭酒。事实上,要是说差了一句话,惹得曹操不高兴,只怕要不了多长时间。
他就会人头落地!!
“那你说说,该如何反制张绣?”
曹操重新在案牍后面坐下。
营帐之内莫名的威压,也在这时荡然无存。
林澜在曹操对面盘腿坐下,“曹公,张绣很明白,有典韦将军这样的猛将,中军宿卫,他想要偷袭我们,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但是,只要张绣,找到机会,将典韦将军,骗出曹公你的营寨,张绣到时,也就有机会了……”
“他一定会想办法,诱惑典韦将军离开营寨……”
随着林澜的讲述,曹操和曹昂,也都明白了,张绣如果真的要反叛,将会使用什么样的计谋。
曹操也不愧为枭雄,听完林澜的话,当即就对曹昂下令道:“昂儿,你现在,就去调整中军布局,由你亲自领兵中军宿卫,典韦让他暂时休息几日……”
很快,随着曹昂离去。
宛城外,曹军的营寨布局,就出现了一些变化。
一直关注着曹军动向的张绣等人,立刻就发现,原本应该中军宿卫的典韦,暂时获得了休息。
曹军营帐的防守,也出现了极大的松懈。
曹操似乎已经对宛城,非常信任了。
张绣乐得曹军如此,也就没有去细细深究,一向治军严谨的曹操,为什么会突然,让防守松懈下去。
在当日就派了人,邀请典韦,进城饮酒。
“典韦将军,我家将军,特别敬佩你的勇武,现在我们也拜入了曹公麾下,今晚他在城内设宴,想请典韦将军小酌一杯……”
典韦早就得到了曹操的指示,当然不会拒绝张绣的邀请,很快就答应了,这名前来邀请的士卒。
“你告诉张将军,我马上就进城去。”
“好,典韦将军,张将军在城内等你。”
随着士卒回城,将典韦要进城饮酒的消息,送到张绣的将军府,整个宛城的暗处,都悄悄动了起来。
当夜幕降临。
典韦领着五十甲兵,进入了宛城。
只不过随同典韦,一起进城的,似乎并不只有这些甲兵,还有一位身穿儒袍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