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章 抓拍葬礼的瞬间(1 / 1)无面者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周四早上四点半,李教授家中,陈平生正在观看那位王老爷子的生前作品。

他们即将前往葬礼现场,今天凌晨王老爷子家里人才把相册的电子文件发过来。

陈平生正抓紧一切时间仔细观察其作品的风格。

他发现这位王老爷子很喜欢抓拍一些人物表情的瞬间,或是人物动作的定格,哪怕是因此造成的残影或构图混乱也在所不惜,颇具有关键性瞬间的摄影风格。

既然要给人家拍摄家庭相册,那么风格最好趋于统一,陈平生打算模仿王老爷子的风格拍摄,这也对得起人家给的价格。

毕竟一场葬礼拍摄3000元,时间自定,只要18张成片,因为相册只有18张空位了,这价格放在任何时候都是慷慨的。

也正好完成系统的第一阶段任务。

如果不是李教授的面子,陈平生断然不可能接到这种报价。

所以即便是车上,陈平生也依然沉浸在构思中,李教授见他沉默无言,知道这位学生正在认真思考,便没有打扰他。

王老爷子的葬礼并不是在小区楼下举行,而是找个专门的场地,搭了个灵棚。

老爷子生前也是教书育人的知名教授,不仅亲戚多,学生更多。听到噩耗,五湖四海的学生们,纷纷从外地赶来。如果是楼下,会给小区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到了现场,陈平生发现这里的车辆已经停了许多。

今天他穿着一身黑衬衫和深色西装裤,李教授则是一套黑色连衣裙。

老爷子的大女儿,也是现在家里的顶梁柱,接待了他们。

见到李教授,大女儿穿着一身缟素,眼眶微红,能看出哭过的痕迹,但仍然声音稳定的说道:“李姨,谢谢您能来。”

“没事,孩子。”李教授轻拍着她的肩膀。

大女儿又看向陈平生客气道:“您就是李姨推荐的摄影师吧,这么年轻,未来肯定不可限量。”

陈平生也客气道:“是老师抬爱,我现在就进去吧。”

“好,我带你们进去。”

三人一路走进灵堂,这里和传统的棚子也不太一样,更加简洁,也更大气。以原木色为主,感觉更偏中式的旧灵堂。

因为时间太早,此时家人们还在准备着各项事宜,陈平生没有说话,先是对着黑色的遗像拜了拜,然后直接举起相机。

或许是老爷子平时的拍照让他们都习惯了,也或许是葬礼的悲伤让他们没有精力去理会更多事情。

所有人都无视了陈平生的存在,只有几个孩子好奇的看了看这个陌生摄影师。

而对于陈平生来说,这种透明的状态更好。

这是摄影师梦寐以求的状态,因为每一位拍摄者都在追求着能够拍摄毫无防备的被摄者。

只有卸下防备,回归自然的状态,被摄者才会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美的姿态。

这和商业摄影不一样,商业摄影需要效率,需要完成的是甲方的要求,因此摄影师往往承担了更多指导的身份。会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教模特如何展现出商品,或是妆容最好的一面。

可最好,不代表美。

艺术摄影更想表达的是人类自然的美丽,更想拍摄的是被摄者在一定环境下的某种情绪,某种思考,某种表情。

可能不一定最美,但一定最真。

世俗意义上美的照片实在太多了,太“好拍”了。甚至快形成了固定的模版。观看者在享受一瞬间的美感后,立刻又进入到了下一张的刺激观感中。这已经和短视频无异了。

不过陈平生对于这种摄影倒是没有什么恶感,任何拍摄风格都有其目标受众和潜在需求,谁不愿意看美的照片呢,哪怕仅仅是人美,也足以抚慰一个观看者的心灵。

俗是俗了点,但一时的欢愉还是需要的,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强烈的求知欲。

艺术与世俗共同良性发展才是硬道理。

虽然脑子里的想法很多,可一旦进入拍摄状态,陈平生就下意识地排斥掉了所有嘈杂的声音。

开始抓拍家属们,以及前来吊唁的来客,他们脸上的神情和动作。

这次他继续使用尼康F5,还备了3卷胶卷,也就是加在一起108张。

这和数码相机的张数不能做比较,因为胶片摄影是非常考验摄影师单张拍摄能力的。

每一张基本都是深思熟虑下的产物。

不过在拍摄过程中,陈平生也发现了自己的弱点。

他的拍摄视野和瞬间抓拍能力,比起以前弱了很多。之前拍摄窑村的时候,因为想得很清楚,所以难度都在指导上。

而第一次街拍,也是靠着耐心和基础审美,并不需要太多瞬间的抓拍。

但到了葬礼上,耐心和思考已经不能起到作用了。因为每个来客都是很快进来,很快离开,他必须要时刻盯着现场每个人的动向,并在瞬息万变之间找到那些最值得拍摄的瞬间。

一旦错过,很可能就再也找不到了。

尤其是环境光随着太阳升起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更加考验一位摄影师的构图能力。

陈平生第一次感到力不从心。

这让他深刻的意识到,属性点究竟对他来说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尤其是他打算拍摄用来参加格赛的那组作品,甚至可以说比眼前的葬礼还要困难一百倍。

如果说葬礼的画面可以等他几十秒的时间找到并拍摄,那么那组作品的画面,只允许他用0.5秒的时间抓拍。

因此他接下来必须要不断接商单,来获得属性点,提高自己的基础能力。

否则那组作品对他来说只能镜花水月,空中楼阁。

时间渐渐推移,往来的吊唁者越来越少,陈平生终于感觉得心应手起来。

此时,阳光投射到屋内,在墙上恰巧形成了一道分明的明暗界限,老爷子的大女儿因为过于劳累,跪坐在门口,身体被阴影覆盖。

陈平生刚把镜头挪到她身上,忽然在取景器里看到一个人的影子由远及近,正好处于明暗的另一段!

他立刻用手快速调整好参数,眼睛却始终没有脱离取景器。

大女儿似乎听到了什么,她扭头看去,动作于一瞬间暂停,此时印在墙上的影子因为距离接近也显露出了真实姿态,略微佝偻,身材臃肿,似乎是一位老人。大女儿的表情一瞬间变了几种状态,最后定格在看似平静,微微出神,又感觉哀伤的状态,看着从光里走出的人,她张张嘴好像要说什么话。

“咔嚓”陈平生果断抓拍下了这个画面。

果然,仅仅零点几秒后,人影就快步走了进来,大女儿也回过神来,恢复了客气。

如果陈平生再慢一点,就要错过这个关键的瞬间。

如果没拍到,他一定会后悔。

因为他觉得没有任何一张照片能比刚才那张更能诠释这场葬礼。

还好,他拍到了。

陈平生擦擦额头的汗水,相机忽然传来提示音。

原来不知不觉间,3卷胶片已经拍完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