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北望啊。”
丈母娘语气和缓不少,赶紧将钱揣进衣兜,又使劲压了几遍,这才开口:“既然这钱,你还上了,知道赚钱了,以后就别跟王癞子这帮人来往。”
徐幼琴态度更是急变,厌恶鄙夷的目光,已经变成羡慕。
自家男人死在矿上,老板补偿了2000块钱,早就被霍霍一空,自己又没啥本事,种地吃不得苦,打工又受不得委屈,还时不时回娘家住上十天半月,蹭吃蹭喝。
本来是过来兴师问罪,断然没想到还能拿到钱的二老,此刻情绪好了许多。
问罪变成了闲聊。
“我说北望,啥生意啊,利润这么高?你二哥整天待在地里,也没啥事,有好生意做,你得多带着他,咱们可是一家人!”
。。。
闲聊一阵,徐幼娘已经将饭菜端上桌。
幼娘厨艺不错,五菜一汤,三荤两素,色香味俱全。再加上难得在娘家人面前扬眉吐气一次,用料也不节省,瘦肉腊肉,鸡肉全给招呼上。
汤菜都是逢年过节才喝的上的紫菜蛋花汤!
一家人似乎忘了刚才这一出,其乐融融,推杯换盏,宾客尽兴。
饭后,陈北望也不多挽留,毕竟自家这小院子没多余的地儿安排住处,徐家村说远不远,不过对于乡里人来说,常年走惯夜路,倒没什么问题。
老丈人打着酒嗝,拎着马灯出门,临别还不忘叮嘱几句。
“北望,跟幼娘好好过日子,赌博这种东西别沾了!”
“北望,赶明儿有好事儿,记得给你二哥知会声。。。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的!”
。。。
送走二老,大姐二哥。
徐幼娘陪着脸色阴沉的陈北望回屋,妞妞早就已经熟睡,偶尔传来几声“咯咯”的笑声,估计又梦到什么好吃的了。
“幼娘,赶明儿我去趟镇上,找王癞子把钱讨回来,再看看是哪个王八蛋在背后搞事儿!”
虽说陈北望知道肯定就是王有德那王八蛋,但凡事讲证据,要收拾在咸城县这一带,还算有点影响力的王有德,也没那么简单。
王癞子这种角色,反而容易对付。
那种货色,就好比扒着门缝呲牙狠的狗,一旦脱离陈家沟,就屁都算不上,骨子里缺乏狠劲。别看平日里嚣张跋扈,带着几个小弟四处惹事儿,倘若真摊上事,绝对膝盖比谁都软。
陈北望现在想法很简单。
劳资上辈子唯唯诺诺,讲求不惹事不挑事,做人不可好勇斗狠,谦虚谨慎四平八稳,一辈子慌慌张张,窝窝囊囊,不还是碎银几两,凡事退一步海阔天空,但到头来咋了?
狗屁的海阔天空!
大多数都是我退一尺,别人进一丈。
退多了,都忘了自己拳头怎么握紧!
忘了什么叫得寸进尺!
最终都不需要别人推,自个儿退到万劫不复的深渊!
这辈子,劳资不怕死,反正原本啥子都没得,如果别人心狠手辣,那你是选择当条狼或者是狗?反正要获得更多,善恶两面必须都有。
管你哪路的神,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北望,要不算了吧。。。”
幼娘脸色有些担忧,不管是王癞子还是那王有德,她都不想去牵扯,能躲就躲最好,自家男人懂得体贴人了,赚钱顾家了,自己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幼娘,这事儿算不了的,我曾经是怂包窝囊废,如果我再退下去,怂包下去,别说我自己,就连你、妞妞都过不上安生日子。”
“这事儿你别担心,我自有分寸。”
“哎。。。那行吧,反正。。,北望,你若是冲动的时候,别忘了这院子里,还有你婆娘,还有闺女等你回家吃饭。”
幼娘知道劝不住他,也不再多说。
“我先去收拾下,你赶紧泡个脚,累了一天了。”
看着徐幼娘摇曳生姿的背影,陈北望有些躁动。赶明儿把这事儿处理好,要么搬进城里,要么搞张儿童床回来,这每晚亲来捏去,进不了本垒的感觉,实在有些躁得慌。
一夜相拥而眠。
第二天清晨,陈北望腰间别着一把镰刀出门。
徐幼娘抱着还有些起床气的妞妞,站在院外田埂上,目送很久,思绪万千。她知道,自家男人够爷们儿,这是去讨说法去了。
是要还自己一个清白,堵住那些拼命向自己破脏水的嘴,临行前陈北望那句话,让幼娘感动了好久。
“自家婆娘都罩不住,还当个屁的男人,不如死了干净!”
陈家沟镇,位于咸城县以北。
镇子不大,差不多抽两根烟,就能从街头走到街尾,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街道两侧道路还算宽阔,沿路摆摊的商贩不少,若是遇到逢场赶集,摊贩更多,几乎能霸占整条街道,别说过车,走路都显得拥挤。
镇上店铺林立,有些已经破旧不堪。
理发店、裁缝店、水果店、百货店这种老牌的商铺居多,当然也有一些近些年新兴流行的店铺,比如家电百货、售卖BB机、座机、电子手表的玩具店、通讯店,至于录像厅、溜冰场、迪厅,那得县里才有。
陈北望算了下时间,按照王癞子那家麻将馆营业时间,差不多还有一个小时,反正也不急,索性在镇上多转转。
一来熟悉环境,二来研究下有什么合适的生意可做。
在街上逛了一圈,熟人倒是碰到不少,不过大多都不跟自己打招呼,除了个别曾经酒友、牌友,但那种货色,陈北望不想搭理,反正别人也没拿自己当回事。
直到晃悠到二街那家服装店前,陈北望才停下脚步。
幼娘身上那几件衣服,不知道穿了多久,到处是补丁,款式也老旧,虽说幼娘本人不怎么在意,但陈北望看着总有些别扭。每次想着给她买几件新的换上,要么是不知道尺寸,要么不熟悉当下流行款式。
不过昨晚,倒是亲手测量了下大概三围。
也算心里有个底。
九零年代,是介于温饱和富足之间的年代。
那种吃不起饭,穿不起衣的,毕竟还是少数,大多数人家,尤其是城镇居民,解决完温饱后,自然就开始将目光投向生活的多彩多姿。
衣食住行乐,衣自然就是穿着打扮,从解决冷暖到追求时尚。
住这方面,体现最明显的,就是农转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