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重生四合院(1 / 1)玄诚道人舒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没有了 目录 下一章

7月,京城D城区交道口的南锣鼓巷95号四合院,前院正房中,房门口挂着烈士之家的牌子,刚高考完没几天的杨舒宁还坐在沙发上悠闲地吹着电风扇。

杨舒宁的灵魂来自于后世,七年前穿越到了还只有九岁的原身上,那时原身因为刚迁居京城水土不服而死,就被杨舒宁魂穿到了原身身上。

那时原身和母亲弟弟一起跟随父亲从江浙的老家迁居京城工作。

原身祖父是个富家子读书人,后来因为世道混乱而家道中落,四十来岁就撒手人寰。祖母也是因为思念祖父,不久就跟随而去。

不过这些都是已经成为烈士的父亲说的。父亲在母亲生下原身,给杨家留种后就毅然加入了新四军,因为本身有文化功底,外加敢打敢杀,从一名普通士兵成了连长。

母亲杨王氏,王素琴,原是清岛的一名大家闺秀,家道中落后跟随外公来到江浙,随后嫁给了父亲。生下了杨舒宁。据说在清岛还有亲人在世,就是不知道如何了。

现在是D城区供销社里的下属财务一科的科长,主管全社行政人员的工资发放,按照今年刚制定的24级干部工资标准,现在是行政17级正科干部,月工资101元。

主要是因为她的直属领导是父亲当兵时的老班长,后来成了D城区的供销社社长,在父亲去世后对杨家多有照顾。

有着父母亲的高工资,从小也算是生活物资不缺,唯一不满的就是没有穿越或者重生先辈们的系统或者空间,唯一能称得上金手指的就是他能随时翻阅前世的记忆。

可惜前世的记忆在这个年代唯一有用的就是他学过的知识,从小学到医学本科毕业,还有在医院工作时的临床经验。

杨舒宁从小受到母亲的教导,文化水平比同龄人出色,在魂穿后因为有着前世的记忆跳级上学,终于在今年16岁的时候考完高考。

“妈,今天周日,我们一家人要不要出去玩玩?”杨舒宁提议到。

“好啊,好啊,妈,我们一起出去玩玩吧。”弟弟杨舒浩听到能出去玩,也是开心不宜。

弟弟杨舒浩,现在才是10岁的小毛头,最是贪玩好动的年纪。

“宁儿,你带小浩去玩吧,我过会还得给晨儿寄点东西去,他才当兵没多久,我得去给他寄点衣物。”母亲说道。

“嗯,大哥去的是偏远地区,的确要给他寄点衣物去。那我过会带弟弟去北海公园玩好了。”杨舒宁听到母亲有正经事,也就只能一个人带拖油瓶了。

两人口中所说的晨儿就是杨舒宁大伯的儿子杨舒晨,大伯从军牺牲,大哥算是遗腹子,大伯母又在生产时难产去世,从小被父亲抚养长大。只比杨舒宁大一岁。初中毕业后去西疆当兵了。

“走喽,去玩喽。”小弟杨舒浩却是很开心,对他这个年纪来说有得玩就是开心的事情。

“别玩得太迟了,晚上还得去你老丈人那里呢。”母亲开始叮嘱。

杨舒宁有个娃娃亲,双方父亲是一个战壕出来的战友,父亲出事后老丈人也没有因为家里没了顶梁柱而嫌弃,反正更加看中杨舒宁。

杨舒宁知道自己未婚妻,两人从小一起长大,端得称得上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好,我会准时回来的。”

杨舒宁带上弟弟,推着二八大杠往四合院门口走去。

“舒宁,你又带舒浩出去玩了啊?”同住前院的三大爷闫埠贵看到两兄弟出来,就随口问道。

没错,我们的主人公住在人称禽满四合院的四合院。刚进京时他们一家住在部队里,后来因为父亲牺牲,就搬出了部队大院。随后被街道安排到了四合院。

因为母亲属于正科级干部,有些优待,所以他们一家分到了前院穿堂左边的正房两间外加东厢房两间。大哥杨舒晨因为是烈士之子,分到了前院穿堂的右边两间正房。一家四口六间房子住的也够宽敞了。

分到放到房子后被杨舒宁怂恿母亲直接买了下来,然后又搞起了大装修。大哥的两间被装成了两室一厅一厨一卫。自家的东厢房也是如此,不过正房倒是成了两个房间加一个书房外加两个卫生间。

杨舒宁作为长子,住着套间,一个卧室加内书房加内卫。

“是的啊,带弟弟出去玩玩。闫老师您今天不去钓鱼?”

三大爷闫埠贵作为斤斤计较的主,口头禅就是“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有点好处就会上杆子。

虽然如此,杨舒宁却不讨厌他,三大爷一家六口全靠他一人养活。工资虽然不是他口中的27.5,但估计也多不到那里去。按照他的猜测,三大爷作为旧制私塾出身的小学教员,教龄又长,还被评为过优秀教师,现在起码是7级标准,也就是41.5元。

但41.5的工资要养活六口人,也就比京城最低标准5元每月要高点,日子过得可想而知。三大爷能养活四个子女,后来又能买自行车买收音机,还有钱给子女买工作,都是精打细算省出来的。可惜成也算计,败也算计,算计到最后却是无人愿意给他养老。

“去啊,怎么不去,我还得靠着钓鱼卖钱开荤呢。”三大爷倒也直接。

“得嘞,祝闫老师您旗开得胜,调起大鱼。如果有两斤以上的大鱼的话帮我留一条啊,我回来了就给您钱。”想到晚上要去老丈人家,带条大鱼也不错。

现在的钓鱼工具可不像后世,能随便钓起十来斤的大鱼。现在如果能钓起两斤以上的鱼,都能被称为大鱼了。也不知道前辈们是如何用现在的简陋工具钓起十多斤的大鱼的,也不怕钓具断了。

“好,给你留着。”闫埠贵暗自高兴,又能有收入了。

“闫老师再见。”杨舒宁说完就带着弟弟往北海公园而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没有了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