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周围的人都纷纷看向了楚枭。
对此,楚枭自然不是信口开河,因为这“土地兼并”的问题不光是源自于大明,可以说历朝历代无不为之头痛。
甚至,大明王朝未来的命数,也逃不过这一点。
然而,却就在几百年后的另一个朝代中,当时的雍正帝为了不让前朝的灾难继续上演,便动手开始了针对性的改革。
当然,虽然改革的最终结果差强人意,但至少为当时的清政府确实解决了不少问题,只不过摊丁入亩并不是雍正帝的创造,而是完全照搬了明朝中后期一条鞭性的摊丁入亩,只是明朝没有坚持下来而已。
可随着楚枭笃定的话出口,在场的人却都下意识的陷入了沉思。
因为楚枭所说的解决办法虽然听上去震撼,然而实行起来却简直难如登天。
“呵呵!一派胡言!”也就是在这一刻,道衍看着楚枭那从容的面色,却忍不住冷笑了起来。
“按楚师所说,若我大明施行均摇、里甲与两税为一,丁随地起的政策,那便要一改往日按人头收税的旧法,实则是为按地收税,要进行大规模的检地手段!”
“核田归税,就是将历代相沿的田赋、差役和丁银全部整合,形成一切出于田赋的一条鞭法,但这谈何容易?!”
一边说着,道衍的表情越发激动,就像是要生撕了楚枭一般!
没错!
此刻,朱棣等人也都是忍不住摇摇头。
心中暗道,莫非楚枭整理的这些手段,也只不过如此吗?
要知道,按照他所说的办法来执行的话,那就等于是说要从永乐一朝开始,将施行了两千多年的人头税废除。
甚至在所谓的核田归税之后,无论是新生儿还是原本已经记名在册的人口,都要实行永不加赋的政策,这对如今缺钱缺到皮包骨的大明朝来说,简直就是断了根基!
更重要的是,若按照“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甚至是“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原则,那就等于是要直接废除士绅阶级的许多特权,让他们与普通百姓一样承担国家的徭役赋税。
如此一来,那些士绅阶级们会答应吗?!
如何答应?
现如今,哪怕是召开一场科举,已经要和那些世家贵族撕破脸。
若是士绅阶级们集体暴动,恐怕就算是永乐一朝也无法镇压吧?
想到关键处,这次没等道衍继续开口,而朱棣便忍不住焦急的问道:“国师!你可要想好了再说,若按照你之说法,朝廷首先就没有了足够的税银,朕何谈抱负?!”
“况且,若要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则会引起士绅阶级的暴动,从而导致各地民不聊生!”
此刻,随着朱棣开口,杨士奇等人全都不说话了。
楚枭也从他们的表情中,自然看出了个中为难,毕竟如果真的这么好解决的话,恐怕大明早就不用担心这些了。
对此,道衍也是神色癫狂道:“呵呵!连这条孽龙都如此说!楚师,恐怕你之说法并不是大道,首先就连这个规则的制定者他本身就不同意,更何谈执行下去?!”
“所以说,世间本就没有万全之法,让众生世人不再受苦之策,唯有集体成佛!”
说到这里,道衍似乎又要陷入疯魔之中,眼看着刚才稍微好转的脸色,再一次变得狰狞。
顿时,就连朱棣都要放弃了。
然而就在这时...
“摊丁入亩,记住,摊丁入亩!”
一时间,楚枭面色平静的看着道衍说道:“道衍,别忘了我从一开始说的,摊丁入亩便是最开始的基础,虽说永不加赋导致国库没有了丁银做税收,但朝廷可以把丁银作为一个固定不变的数额,平均摊入各地方的田赋银中,一体统一征收。”
“举个例子,杨大人,敢问我朝如今的徭役银两大概有多少?”
此刻杨士奇听得正入神,而被楚枭一提问他瞬间愣住。
回过神来后,杨士奇这才连忙答道:“大概...大概三百余万两...那!”
顿时,伴随着这句话出口后,杨士奇忽然下意识的看到楚枭就站在一旁不再接话,而在场之中除了张玉这等武将外几乎都是文官中的佼佼者。
几乎是一瞬间,他们就意识到了事情的重要性。
刚才楚枭说什么?
以大明三百万两的税银做例举,如此一来的话若按照各州郡地税的分摊来计算,那么虽然各省各地的情况不同,赋役比例也不同,因此导致分摊比数也各自有别,但基本不会相差太多。
一时间,杨士奇在心中快速的做了个计算,然而得到的结果却让他几乎目次欲裂!
没别的!
因为按照楚枭的说法,那么以直隶省每田税银一两平均摊入丁银两钱来排列,山东一钱,河南、陕西加起来三钱,湖广地区比较富饶一些,那就多加一些为三钱到五钱不等!
可如此一来,反而大明每年能收取的税银比之以往更胜百倍!
最关键的是,这些税银全都是从地中产出,而非百姓骨血!
难道说,这就是楚枭想表达的统一地丁制度?!
想到这里,杨士奇几乎是本能的朝着朱棣看了过去,而后就见朱棣此刻的表情比他还要狰狞!
而看到众人的变化后,楚枭也终于露出了满意的表情。
没错!
这从头到尾都是自己的计算,因为按照他对历史的了解,明朝之所以是这项政策的首创者,然而却没有改变三百年国祚的命运,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当时没有将官绅一体当差的政策推行下去。
如若能够执行下去,大明绝不可能仅仅276年而已。
然而即使是如此,在雍正帝抄袭了大明的作业后,依旧在清朝很快展现出了当时的威力。
不仅极快的增加了人口,更是在最短时间内极大地增加了清朝国库的收入。
根据历史数据记载,当时从雍正初年到末年,其财政增长了近十倍!
要知道,在雍正登皇帝位之初,为以往各种积弊所累,国库存银只有八百余万两。然而至雍正统治末期,仅在十余年间,基于包括摊丁入亩制度在内的善政实施,国库存银就已达六千余万!
与此同时,整个大清的社会人口,则在其后的一百多年中从两千多万人口,增加到了将近三亿人之多!
所以说,此法不光可行,并且是大大的可行!
唯一需要坚持的,就是皇帝必须要将这政策坚定实施下去,而就在楚枭思索之际,杨士奇等人也已经猛的回过了神来。
“陛下!此举可行啊!”
“陛下!按照国师的说法,此举实施下去的话,我大明今后的百姓就是有多少地交多少税,地少则少交,地多则多交!没有土地的就不交!”
“是啊陛下!如此一来,我朝便可大力减轻百姓之负担,百姓家中人口数增加,却反而不再会增加纳税负担了,少地或无地的百姓则压力骤减!”
“陛下,此举可让我大明国祚增加至少百年!”
一时间,随着杨士奇站出来,杨荣等人也都纷纷意识到了楚枭所说之策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