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研究室,
章平没有反驳蒙巴顿的要求。
满口答应。
对方见此,又从桌上取过来一份档案。
里面详细介绍亚格在被关押后对于沙虫问题的一系列猜测。
但事实上,
章平化身莽托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对方的思路存在问题。
档案里亚格主张以一种杂交的方式研究出新的能够适应戈壁环境的稻种。
但事实上,
大贤者沙赞培育的沙虫太过成功,无论是哪个绿洲城市都不需要寻找沙虫的替代物。
亚格自己最后也只是在达鲁的地牢里直到老死。
“尼卡,这个叫亚格的学者只是提出了一种可能。”
“事实上,我并不看好他所谓的新型稻种。到底需要怎么去做,你还得去城外亲自看看。”
蒙巴顿耐心嘱咐。
章平点头。
“好的,导师。”
“城外的看护所,我会亲自去瞧瞧。但我希望您能给我分配一些助手,光靠我一个人并不能解决这个难题,正如您的先行研究室需要我们一样!”
蒙巴顿取出一枚刻着他名字的长角令牌。
“这是代表我身份的角令,你可以带着去学院里找些帮手。”他停顿了下,补充说:“尽量别去找那些老顽固,他们看似渊博,实际上脑袋早就被各种无用的污垢填满,不可挽救!”
章平点头。
在尼卡的印象中,学院中确实存在很多不可理喻的老顽固。
主要还是卡纳苏人的人均寿命太长,普遍能活过百岁,以至于好多卡纳苏学者靠着资历混在学院中误人子弟。
此前,那个扎拉尔便算是典型。
这也是为什么蒙巴顿愿意拿出亚格档案的原因,本质上他对亚格所谓的谋杀罪并不关心。
米尔雅林作为绿洲同盟中学术氛围最好的城池。
学院的规模修建得很大。
整个米尔雅林的北城区都属于学院的范围。
先行研究室还不是最早设立的研究项目,在它之前还有数以百计的课题被学院的导师、贤者们提出。
因此专门建造的研究室已经达到了近百之数。
其中有关沙虫问题的研究室在尼卡的记忆中大概有九处,占了接近五分之一,但很多年也很难诞生一点成果。
九处沙虫研究室,
又有近半属于虚设,纯粹那些老导师们借着课题的名义来养老的地方。
章平根据现有的资料仔细想了想,最后裁定了三处地方——
沙虫问题研究中心、
沙虫屠宰中心、
米尔雅林新型耕作物研究室。
前两者都是比较大的机构,里面关于沙虫的资料数不胜数。
第三个地方则是一个处规模很小的新办机构,发起人是几个米尔雅林学院的普通学员。
不过在此之前,
章平还需要去一趟看护所,看护所内收容了很多慢性病恶化患者。
起初,
米尔雅林的管理层认为那些患者是感染了瘟疫,所以看护所被建在城外的戈壁上,用十来张帐篷组成了看护所的主体。
章平找了一头独角马作为代步,很快就到了城外的看护所。
放眼望见,
一座座蜡黄色的帐篷几乎与整个戈壁融为一体。
篝火熊熊燃烧,上面堆着各种形状的大锅,锅里煮着颜色各异的药汤。
不管是对于患者还是其他人,每一种药汤都算是新鲜事物,它们的功效无人尝试,但他们能够带给营地的患者们一种生的希望。
人群中也不时有几个卡纳苏人埋头祷告,但这种存在明显目的性的祷告并不能给章平带来任何沙盘点收入。
当然,
营地内不止有负责看护病患的医者。
还有各种身披明黄大袍的祭司穿行往来,他们吟诵着神明降下方舟拯救卡纳苏的故事,他们宣唱着大洪水时期创作的各种祈神歌曲。
但可惜,
效果并不是很大。
反倒是一旁几个医者鼓吹的“先行者论”更有市场。
他们做出承诺,学院的先行研究室已经开发出了普及性更高的先行者药剂,只要觉醒成为先行者,痛苦就会远去。
章平自然清楚这些人都只是饮鸩止渴,本质上还是起到一个安慰的作用。
他缓步走进营地,亮出了自己胸口的先行者纹章以及蒙巴顿给他的大贤者角令。
全场肃然。
“大贤者不朽!”
“大贤者不朽!”
不知是谁起的头,营地内开始欢呼着蒙巴顿之名,他们希冀着大贤者蒙巴顿能够挽救他们的性命。
章平抬手示意他们停止,鸿声讲道:
“我叫尼卡!伟大的大贤者蒙巴顿命我来到这里解决你们面临的问题。”
“但是很可惜,我并不擅长这种治病救人的事情,所以我需要你们好好配合我,好让我回到学院寻找各自擅长的专家。”
然后,
在章平的有序安排下。
一个个患病的卡纳苏人排成长队接受章平的问询。
还有十来个情况严重的卡纳苏人,章平亲自走到他们的身旁询问了他们的状况。
上天眷顾善良的人。
章平的善意之举居然为自己赢得了数百沙盘点的入账。
【人们开始歌颂先行者尼卡的事迹,沙盘点数+1+1+1……】
数百沙盘点对于现在的章平来讲可有可无,但无疑这又是促进了他对沙盘点来源的认识。
章平的本意倒不是挽救这些可怜的卡纳苏病人,而是想要探究一下这类营养问题的解决办法,对于他来讲卡纳苏并不是终点,兴许以后沙盘上会兴起新的文明,那些新文明的物种也许也会遇到相同的难题。
事物的发展都存在相似。
这也是为什么现实世界与卡纳苏人的社会存在诸多共通点。
一番检查,
章平无奈地发现了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问题。
百分之六七十的营地病患其实病得并不严重,他们有一部分人处在这种绝望的环境中,不自觉地就觉得自己也病得很严重。
还有一部分更是可恶,他们纯粹是为了在营地白吃白住,这才装作一副病入膏肓的样子。
章平摇了摇头,并没有揭穿这批人。
尼卡的记忆里有他一生的经历,包括了他小时候在城西贫民窟长大的经历。
卡纳苏人过得并不好。
沙赞大贤者虽然解决了卡纳苏人的温饱问题,但却解决不了日益滋生的社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