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1知恩图报(第二更)(1 / 1)叫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一凡在前殿与世皆敌,就是为了娶她!有夫如此,此生足矣!

说完之后,朱镜静才回过神来,又连忙对张一凡介绍道:“快来见过我母后!”

马皇后看得不由得摇头,这个镜静,亏她还记得自己在呢!

说真的,她也挺欣赏张一凡的。为了镜静,竟然这么豁出去,不得不说,如果镜静嫁给他,该是能幸福的吧!

这么想着,她见到张一凡在给她行礼,便微笑着说道:“快去换了衣裳吧,别着凉了!”

丈母娘见女婿,越看越喜欢;丈人看女婿,烦!这个规律在这皇家,似乎也是有点的。

张一凡知道眼前这位是马皇后,还如此亲切和善,心中大喜,连忙谢过,又给太子妃也见礼之后,才去换衣裳了。

朱镜静看着他的身影消失了之后,才转身骄傲地对马皇后说道:“母后,他在前殿把那些人都比下去了,不愧是大明第一才子!”

“……”马皇后听了,不由得无语。

天下第一才子,还真敢这么说啊!

不过话说回来,就凭他在前殿舌战群儒,抗住了那些文武官员的压力,确实算是一等一的人才了。

他为了镜静,如此之拼,也不枉镜静在后宫发的脾气了。

此时,在马皇后这里,她其实是已经认可张一凡了。但是,最终决定的,还是朱元璋。

对此,朱镜静很有自信,对马皇后说道:“母后是没去过那柳家村,父皇去了之后,绝对会震惊的!”

柳家村一行,她肯定是没法去的。甚至从此以后,在事情有個结果之前,她估计都出不了宫了。

但是,这不妨碍她已经在想象,他爹震惊之后肯定会把那么好用的水泥定为国宝,然后要重赏张一凡。

张一凡肯定不会要别的赏赐,只求能当驸马。这么一来,自己就能如愿了!

想着这个,朱镜静就把自己给甜化了。

……………………

在张一凡去换衣裳的时候,那个被抢了马的侍卫,终于赶回来了,给朱元璋禀告了情况。

张一凡的急切,朱元璋已经有印象,如今更是加深了这个印象,感觉这个张一凡为他女儿竟然如此在意,好感又多了一分。

而等张一凡换了一身衣裳出现在他面前时,又让他眼前一亮,好感再多了一分。

不得不说,朱元璋其实也是一个颜控。他之前开设科举时,原本排名第一的才子郭翀就因为相貌不为他所喜,就点了另外一个人吴伯宗为状元。

张一凡的长相不错,过了他的这一关。

随后,朱元璋带着一大群文官武将,赶往柳家村。

虽然雨是停了,但是,道路的泥泞那是免不了的。

不知道多少快马在这条官道上踩踏,泥水飞溅,让不少已经开始养尊处优的文官都受了罪。

好在只是三十里路而已,快马赶路,并不需要太久时间。

等他们到达柳家村时,这里早已为禁卫军控制,所有村民,都在村头这边迎驾。

朱元璋坐久了金銮殿,难得这么跑一次,让他回忆起了当初还是红巾军时候的南征北战。遥想当年,意气风发起来,身上的热血仿佛又燃了起来,让他的心情很是不错。

到了地头之后,只是抬头看到柳家村时,他便愣住了。一如之前的太子妃、朱棣等人一样,震惊了!

不得不说,在这个普遍都是平房的年代,特别是在从未见过水泥的人面前,突然出现一个村子全部都是水泥修建的两层楼,隐于许多已经长出嫩绿枝叶的柳树间,真得是非常震撼的。

水泥修建的房子,在外观上也和这个时代的房子不一样。

朱元璋领着一大堆文武大臣,驱马踏上了水泥路时,一个个也都低头去关注那水泥路,眼神中都是好奇。

在经历过三十里的泥泞官道之后,踏上这水泥路,绝对有一种鲜明的对比感受。

就见朱元璋敏捷地翻身下马,双脚踩到水泥路上,感受到实地之后,甚至还用力跺了跺脚,然后再查看跺脚的地方。

这种从未见过的水泥路,让他非常地惊讶。回过头来,他便想去水泥房看看情况。

站在村头第一家,朱元璋当即吩咐道:“把此间主人叫来,说朕要看看他的房子!”

边上侍卫听了,立刻答应一声,就准备去跪地那边的人群中叫人。

“不用了,这房子就是我的。”张一凡在边上听到,当即站出来说道。

朱元璋一听,稍微有点意外,不过没有对此说什么,只是背着手,踱步走了进去。

在他进去之前,已经有近卫先行进去戒严了。

朱元璋当然不管这些,进了门,是个院子,地上大部分都是水泥铺就,进入房子,摸摸墙壁,四处转转,甚至还去了楼上,到了阳台,眺望下附近的景色。

整个过程中,他一句话都没说。

至于其他文官武将,也皆是没有说话。只是如同朱元璋一般,在打量着眼前的新鲜事物。

不得不说,除了这个水泥房让人稀罕之外,其他算是家徒四壁了,真穷!

一直到朱元璋参观完了张一凡的家,再沿着水泥路一路走下去。这其中,也随即参观了另外几户人家,等到走完柳家村的主干道,看到所有的房子皆是一样布局后,他才看向张一凡确认道:“用水泥修建这个村子,花了多少时间,用了多少钱?”

“回陛下,我们村老少齐上阵,又雇了周边村子的壮年劳力帮忙,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翻修。全部费用大概在三百贯左右。”张一凡马上回答道,“因为要赶在雨季之前完成,花费就贵了一些。而且这水泥房和水泥路都有不足之处,当下也只能将就而已,等过了雨季,有时间了再修修。”

花在水泥方面的费用就达两百贯左右,其余一百贯上下则是雇工、食物以及原料方面的支出。

燕王朱棣在边上听到,给他补充道:“父皇,儿臣见过翻修前的村子,都是茅草房!”

其实,元末明初的大部分汉人聚集的村子,偏僻一点的,都是以茅草房为多。

对于这种情况,朱元璋心中有数。也是如此,他看到这两层水泥楼才会多一分震惊。

朱元璋听了,在心中合计着,一百多户人家,大约是一户人家出三贯,大约干个一年的收入,省吃俭用之下就能住上这样的房子和环境,真得是可以啊!

他在想着时,张一凡已经主动说道:“陛下,可移步去河边一看,那边有一段河道是用水泥修了的。”

听到这话,朱元璋立刻想起张一凡说这个水泥用在兴修水利方面也是有很大作用的。

大明朝在这个时候,正是百废待兴之时,朱元璋下旨在全国范围内开荒种田,兴修水利等措施,如果水泥真得好用,那就正好用上。

于是,他当即一挥手,就带着文武官员前往河边。

就在水泥作坊的外围,那些水力设施所在的河道部分,就是用水泥加固的。

朱元璋带着人过来,不用说,立刻就看到了水泥修筑的河道,和那些没有水泥修筑的河道对比。至于结果如何,自然不言而喻了。

胡惟庸一直跟在朱元璋的身后,看着朱元璋的表情,他就知道朱元璋很满意,但是,他不满意啊!

如果这个水泥被朱元璋定为国宝的话,他多没面子,被打的脸,过去这么久了,只要一想起来,就还隐隐作痛呢!

可是,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个水泥真得是闻所未闻,对于朝廷来说,绝对是个非常有用的东西。包括修筑边疆长城以及城池等等,都能用到。

那怎么办?就不做点什么?

眼珠子一转之下,胡惟庸便立刻抢先一步,在朱元璋定性之前,就奏道:“陛下,微臣以为这个水泥的价格也是关键,不能光听这水泥多少钱,总要眼见为实,估算出真正成本才行!”

朱棣在边上听到,便开口答复他道:“这个简单,边上这个就是水泥作坊,不妨让他们现烧制一遍,父皇便能知道个大概了!”

朱元璋一听,当即点头。这个水泥这么好用,那是如何烧制的,他当然也是有兴趣了解的。

结果,让人意外的是,去传旨水泥作坊的那些人过来开工,却没找到人。

“陛下,据村里人说,那些人担心张一凡,就在张一凡赶去京师之后,也跟着去京师找他了!”

张一凡并不知道这事,一听之下,不由得有点感动。

亲不亲,还是老乡亲啊!

朱元璋听了,也是有点意外,在派人去找的过程中,便好奇地问起张一凡的情况。

张一凡当然不会隐瞒,便把他在村里吃百家饭长大,有了钱之后,回报村里,成立村社,翻修房子等等,都说了一遍。

在这个过程中,他并没有说朱镜静,只是说钱是朱棣给得。反正确实是朱棣给得,朱棣也在身边,可以证明。

朱元璋听着这些细节,知道张一凡竟然把感恩图报看得那么重,这让他对张一凡又多了一份好感。

这不,听得差不多之后,他都有兴趣和张一凡聊天道:“你为何会想到要成立一个村社这么奇怪的东西呢?”

张一凡听了,毫不犹豫地回答道:“草民就想着,用全村的能力来建设村子,把村子建设为大明最为富有的村子。如此一来,他日陛下便能根据柳家村的做法在全国进行推广,到时候,全大明的村子,都能像柳家村一样,丰衣足食,衣食无忧!”

朱元璋一听,不由得眼前一亮,顿时被张一凡描述的前景给吸引了。

真要是那样的话,他开创的大明帝国,那是远超汉唐,而他,也会是千古一帝,不为过吧?

他正高兴着呢,却听李善长忽然一声冷喝道:“好大胆,你乃一介草民,位居乡村之下如何能想到陛下?该不会是想着以此吸引刁民造反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