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张一凡,听到这个消息,当然是惊喜的了。
驸马都尉,竟然是和公侯一个地位了。老朱同学,对亲戚是真得不错!
朱五等人,自然也是高兴起哄,跟着朱棣派来报信的侍卫一起起哄讨喜钱。
最终,张一凡按照后世的习惯,给他们包红包之外,还带他们下馆子请客,吃一顿大餐。
对于朱五这两個朱棣拨给他这边的侍卫,张一凡其实是起了心思,想要把他们留住,就当他的侍卫。
不但是因为朱五两人和他相处很好,也因为他们两人都是军中汉子,厮杀出来的精锐,才会护卫藩王的。
他去向朱棣讨要,就算是雇工好了,估计是没问题的。但是,除此之外,以后的身家性命都是要靠朱五等护卫的,感情上也是要拉拢一番的。
一起下馆子的,还有大牛和二牛两人。一个瘦得和猴一样,但是脑子比较灵;另外一个壮得和牛一样,脑子缺一根筋。
这两个人,还缺少历练。他们爹求着张一凡给培养下,他也就带在身边了。
亲不亲,家乡人,能放心!
这种请客,肯定不能太寒酸。至于钱,朱镜静给得还有不少,回头等水泥开始卖了,也不愁没钱。
因此,张一凡便找了主街上一家名叫太白楼的酒楼。就因为朱五说过,以前燕王殿下带他们来过一次,对这里的太白酒记忆犹新。
离中午人多的时间还早,张一凡便要了一间偏僻点的雅间,一行五个人点了酒菜开始吃喝起来。
这个太白酒,不是白酒。白酒在古代这会儿,那是低档次的酒,俗称穷儿乐。也就是没钱的人,为了解解馋,少喝一点都能醉的。
太白酒其实是黄酒,虽然是到五月份了,可还是用酒壶在炉子里加热之后开喝。
一喝起这个黄酒,张一凡便不由得有点怀念后世的酒了。原因无他,啤酒喝惯了。
这个啤酒,一开始喝得时候,那是真难喝,据说像马尿。但是喝习惯了呢,就又喜欢这个味道。
有点类似榴莲,闻着臭,喜欢吃了,那是真香!
看着大牛和二牛在埋头吃,张一凡便笑着对朱五说道:“等回头,我在别院置一个酒庄,放上各种类型的酒,回头你们再尝尝,看哪个酒最合口味?”
一听这话,朱五明显就稍微愣了下,回过神来,便一下热情了起来,当即热烈地回应他。
张一凡一见就知道,朱五怕是从这个话里明白了自己的意思,要拉他过去。很显然,朱五有点动心,要不然不会这么热烈回应。
对于其中的道理,张一凡和他们熟悉了,也能猜到一二。
像朱五这样的汉子,在朱棣那边,那是有一堆,他并不算拔尖的。
而朱五要是到张一凡身边来,那朱五绝对就是骨干,领头的了。
两者之间的区别,虽然说跟着燕王更尊贵,但是跟着驸马都尉更实在不是!
此时,虽然没有说破这层关系,但是双方已经差不多明了。郎情妾意之下,气氛是非常好。
不知不觉间,酒喝得差不多了,桌子上的菜上了两回,大部分都入了大牛二牛的肚子。
于是,酒饱饭足,便准备走人了。
结果,好巧不巧的是,刚走出雅间,就听到边上雅间里传来了叫骂声:“他娘的凭什么,老子真刀真枪,流血拼命,结果一个乡下小子,就凭一首词,就骑到老子头上去了?”
“什么?你再说一次?老子见了驸马都尉后,还得给他磕头?”
“听说陛下准备下旨,让燕王和驸马都尉领兵清剿倭寇?”
“就他们两个乳臭未干的,练了几天兵就能打仗?笑死人了吧!”
“……”
几个声音在那直着嗓子说着,能听出来,明显是酒劲上来了。
朱五等人,也是喝了酒的,有酒劲,平时又在燕王麾下,谁都不怕,此时觉得快要到张一凡麾下听令。一听有人对张一凡不敬,自然是想有所表现的。
这不,他们两个侍卫看了张一凡一眼,然后一脚就踹开了那雅间的门,一边闯进去,一边厉声喝道:“谁在大放厥词,敢对陛下旨意有意见?”
张一凡想拦,却是没来得及,便只好不拦了,跟着进去。
这进去一看,他便有点惊讶。就见这里面的酒席上,竟然坐着一个倭人。
毕竟发饰非常特别,一眼就能认出来。
其他人,倒是大明人,不过身穿便装,但是一个个人高马大,孔武有力。只看一眼,就能看出这些人大概是军伍出身。
此时,这些人被朱五那么一喝,都是愣了下。
不得不说,朱五等人能在燕王府做事,也不会是莽撞之辈。这一进去,直接扣了顶帽子下去,贼大的那种。
这不,这些人刚才还嚷得起劲的,一下都没了声音。
不过他们也很快就缓过来了,其中一人,大约二十多岁的样子,站起来大着嗓子喝道:“休要血口喷人,我等都是军中之人,讨论军国大事可有什么问题?”
说完这些话之后,他似乎是缓过来了,又接着大声说道:“陛下要让燕王殿下和那个驸马都尉去清剿倭寇,我就认为不妥,容易损兵折将,怎么了?我还会上书,也是这个说法!”
“就是,燕王殿下还只是在中都练兵,全无沙场经验;而那个驸马都尉更是个写词的文人,他们领兵,谁能服?”另外一个人也跟着附和。
虽然他们一个个喝得脸红,但是也没到喝醉了乱来的地步,说话的分寸显然是有的。
明明是因为驸马都尉的地位高过他们太多,一个个不服气的,但是在张一凡等人进去之后,就一口咬定是从军事角度在说这个问题。
这么一来,就算闹到了御前,估计也不会怎么他们。
张一凡听了,没理这个问题,而是指了那个倭人问道:“他是什么人?都在一起喝酒议论朝政,你们不会是倭寇内奸吧?”
没说的,要说扣帽子,李善长他们会,张一凡也会。
最开始说话那人一听,顿时一拍桌子厉声喝道:“休得血口喷人,此乃倭国使者,一直在京师等待陛下召见,今日只是刚好撞见而已!”
听到这话,张一凡想起来了。倭国南朝确实有使者派来大明这边,但是朱元璋知道了南朝其实是伪王,就拒绝接见,不想和南朝这边建立关系。
而后倭国的使者,一直在南京晃悠,结交大明朝的文官武将。
以后朱元璋砍人的时候,有勋贵,也有文官的罪名之一,就是勾结倭寇,估计和这个倭国使者的结接也有关系。
他在想着这事时,那人已经开始反客为主问了:“你们又是何人,不问青红皂白就血口喷人?要是不说清楚,今日休想出了这个门!”
他的话一说完,酒席上的几个壮汉,立刻站起来,成包抄状来堵门。
朱五一见,立刻侧身一步,挡在了张一凡的面前,然后冷声喝道:“我是燕王府的人,你们好大胆,想要干什么?”
说着话的时候,他同时从怀里掏出了腰牌一亮。
对面人多,且一看就是能打的人。朱五明白,好汉不吃眼前亏,就马上亮出来身份。
至于张一凡这边,如果他自己愿意亮身份,那他当然会自己亮;如果不愿意亮,有燕王府的招牌也是足够了。
果然,他燕王府的身份一亮出来之后,那几个想堵门的汉子便立刻站住了,都转头看向那个为首的壮汉。
“原来是燕王府的人!”那人并没有惧意,一拍胸脯说道,“你回去禀告燕王殿下都可以,就说我们不服他领兵。特别是还有那个只会做词的驸马都尉为副,更是不服。军国大事,岂同儿戏,我们要上奏!”
说着话的时候,他眼睛瞄了一眼张一凡。很显然,他知道张一凡的身份,肯定比说话的这个燕王府的人要高贵一些。至少是重要人物,才会护在身后。
但是,他虽然没见过燕王,可也见过太子等人,从兄弟这层角度看,他看不出张一凡像朱元璋儿子的样子。
不管是谁,他把这话交代出来,就都不怕被人打小报告。
张一凡听了,其实也能理解。毕竟这时候的朱棣才十六岁,刚成年娶了个媳妇。在军中,特别是开国军将中没有一点威信。
而自己也才十六岁,并且市井上传闻,都是自己写得那首词写得好,才当了驸马都尉的。
就这样两个绝对的毛头小子,要想让这些开国军将服气,那也是不可能的!
如果按照原本历史发展的话,朱棣要到三十岁的时候,才成为一方统帅出征北元。
如今,因为蝴蝶效应,竟然提前到了十六岁。虽然只是对付倭寇,但要想服众,确实是有点难度的。
心中想着这些,张一凡便开口问道:“你又是何人?可敢报上名来?”
那壮汉一听,有点犹豫,可当他看到张一凡看他的脸色,似乎是有点轻蔑时,顿时,他就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