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不到的功夫,赵光美的“高见”就传遍了整个禁军的军营。
这个年代在军营里的兵卒,其本身素质还是远高于普通百姓的,甚至连识字率也都非常的不错,以至于在有心人的有意传播和讲解之下,大多数人居然还真的都能听得懂赵光美讲的这些东西。
最后传着传着,就给浓缩成了两条:
一,之所以唐末五代以来兵头们造反作乱不断,就是因为军阀和君主没有建立一套能够切实保障军人利益的制度,大家作为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阶级群体却只能通过原始的朝廷赏赐来获得那份他们本来就应该得到的收益,所以他们才会动不动就造反,通过换将军,换皇帝这样的方式来赚取赏钱。
二,原来他们所代表的市民阶级,和那些文官所代表的地主阶级,是针尖对麦芒根本不能相融的,那些個酸儒,所谓的什么礼乐崩坏,原来本质上还是希望重建地主社会,让他们承受地主阶级的剥削,通过剥削来实现国家稳定。
我呸!
怪不得他们反对秦王殿下搞商行呢,这帮读书人实在是太坏了!
秦王殿下就不同了,据说他要建设商行来敛天下财富,不过赵宋皇室却只分四成的股份,剩余的六成,那是要分给咱们的。
这殿下,一看就知道是明君,长得就像什么尧舜禹汤,谁敢反对殿下,谁就是奸臣,谁就是大大的奸臣!
五代的兵,平日里都是嚣张跋扈惯了的,现在一个个的又全因此事而义愤填膺的了,也已经明白了他们与文官集团水火不能相容的本质,难道还能对他们客气么?
王彦升死了,难道别的禁军就不会半夜敲门么?
打听一下呗,看看此前谁骂殿下骂得最狠,谁最反对殿下成立商行,咱以后天天晚上去你们家喝茶呗。
喝茶的时候顺便问一问,什么特么的叫做与民争利?老子算不算民?老子刀头舔血,保家卫国,凭什么不算是民?
一时之间,张霭家的大门口一到了晚上就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巡检营听说他们家这一片遭贼,嗷嗷热心的全上他们家抓贼去了,折腾了一晚上愣是没让他们全家睡上觉,把老头直接给气得卧病在床了。
还是赵匡胤严加训斥,甚至赵光美都特意备了厚礼去张府探病,亲自给他赔礼道歉,这才算是保住了这张家满门的平安。
然后,那些原本非议赵光美的声音,几乎是一夜之间便销声匿迹,这帮文官,面对赵匡胤的时候他们一个个的据理力争,仿佛他们全都是硬骨头,敢于死谏,为公理不惧一死一样,但当这些个混不吝的兵痞把刀子抽出来之后,一个个的却是比兔子还乖巧,就连那属鸭子的张霭都偃旗息鼓,借着生病的理由连家里大门都不敢出了。
一时间,赵光美在禁军中的威望扶摇直上,如日中天,赵匡胤老大他老二的这么个风头愣是被生吹了起来。
当然,满朝文官中许多人现在真的有点恨他不死的那个意思了,明面上不敢说什么,但背地里把他骂成桀纣,咒他不得好死的人简直多了去了。
文官也不傻,相反他们很聪明,赵光美现在的意思,根本已经不是与民争利的事儿了,分明就是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建立一套前人未曾设想过的政治制度,建立商行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呢?
既然要打压地主阶级,那么下一步,是不是就要废除科举考试了?这不是生死仇敌是什么?
事实上连赵匡胤都被赵光美这一招给晃得不轻,有一种被他架在火上烤的感觉,同时也意识到,自家这个十四岁的弟弟非但已经长大了,就连翅膀也已经渐渐的硬了。
这个公开课,虽说是自己因势利导逼着他下场的,但他却也是顺水推舟,直接通过这样的把自己的政治目的挑明,分明就是在逼着自己认可他,他此前所设想的种种改革禁军之法,也不可能饶得过赵光美了。
不夸张的说,赵光美现在至少,拥有了和赵普争夺相权的资格,而且赵匡胤看得出,他对他的新政是有执着的。
长大了啊,真的长大了,不但拥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还有一定要实现政治理想的决心和手段。
当然,也越来越难管了。
嘿,真不愧是我的亲弟弟。
其实封建王朝,本质上确实也就那么点事儿,本质上北宋能够结束五代乱世,靠的就是抑制禁军,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地主经济,地主中少部分再通过科举进入朝堂掌握国家权力,朝廷则不遗余力的抬高他们的地位,具体表现在朝堂上自然就是重文轻武,因为禁军本质上已经完全是一个新兴的社会阶级了,文与武的矛盾说到底是旧阶级和新生阶级的矛盾,这不是谁多吃一口谁少吃一口的问题,而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而等到蒙元入主天下将一切砸了个稀巴烂之后,明清两代君主实际上做的事儿就是彻底压制,甚至将新兴阶级斩草除根,完全恢复地主经济,拽着社会回到了唐代以前,换取天下稳定而已。
如果不考虑民族区别的问题,满清的八旗和关中府兵,真的有什么区别么?
马圣曾说,先进生产力必然取代落后的,那肯定是因为马圣不了解国内历史,实际上强力的政治压制,宗教化的理学抑制,变态般追捧“文气”却抑制商贾的社会风气,都能将本已经发展起来的生产阶级再被强行给摁回去,让经济和社会在一潭死水中保持长久的稳定。
这样的历史赵光美已经看过一遍了,他穿越之前,地主经济复苏,他穿越之后要是还是地主经济复苏,那他不就白穿越了么?
满朝文武的反应自然都在他的预料之内,不过稍微让他诧异一点的,却是薛居正,作为一个科举上来的文官,居然愣是在短短三天之后,将赵光美的授课和一些平时有意无意教授他的知识,给整理成册,加上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又从六经中找出一些牵强附会的注解愣是给解出来,还发表了。
用薛居正的话说,三司是财官,基层官吏本来也多是从算科上来的,所学,所用,本来也跟其他的行政官员是有一定区别的,经济学这个东西,不可以不学,不可以不会,同时,他还积极联络,然后催促着赵光美这个三司副使继续给三司官员们上第二课。
然后这满朝文官的炮火就一股脑的全都倾泻到了薛居正的身上,私下里骂他是奸贼,甚至还给薛居正这一帮三司的人戴上了一个秦王党的大帽子。
这帮人现在不敢拿赵光美怎么样,甚至也不敢明着骂他,但是骂薛居正的胆子他们还是有的,而且很大!
就在这满朝文武都在为赵光美逆天的言论惊为天人,舆论场已经乱做了一团的时候,赵光美对这些动嘴皮子的事却是一点也不关心,依然在薛居正的全力配合之下推动商行在三司的建立,很快的,名为大宋皇家商行规章章程的东西便已经在得了赵匡胤和赵普的批阅之后,开始在禁军之中,乃至于整个开封府内流传出来了。
甚至还有秦王府的幕府官员在禁军各营中拿着册子在做宣讲。
“大宋皇家商行的初始投资资金为一千二百万贯,这笔款项将统一存放于殿前司军营,建立商行钱库,独立于三司之外不受朝廷盘查,抽调殿前班直负责守卫。”
“二,商行中的股份,由赵氏皇族独占四成,其余六成分于军中有功老卒、退休将军等。”
“三,商行在日后经营中凡是花费超过十万贯以上的重大事项,必于禁军各营中张贴告示,使全体禁军都清楚钱花在了何处,每年年底进行财务盘点,财务报告将发放全军,欢迎质疑。”
“四,从退伍老卒之中组建督查组,负责监督核查商行账目,督察组若发现有股东、吏员贪赃枉法,中饱私囊之举,需掌握充分证据,可对贪赃官员先斩后奏,先杀后审,不受刑部与吏部掣肘,但若事后证明诬告,杀人者需全家偿命。”
“五,凡商行重大事项,皆需公示,必要时可召开股东大会,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纵是三省六部,乃至天子君主,亦不得违逆股东大会之决意,商行掌柜由全体股东票选,不受皇权、相权制约。”
“六,商行所得利润一分为三,一分归枢密,一分做福利,一分归股东。”
“七,商行所用伙计、工人,优先以禁军兵卒之家属,阵亡士族之遗孀进行录取。”
章程既出,天下哗然,尤其是那第五条,居然真的将股东大会的权力放置于君权之上!这简直是在冒天下之大不韪,官家他居然真敢批啊!
当然,股东结构中赵宋占了足足四成,另外六成代表的都是禁军,如果有一天当真出现另外六成都反对这四成的情况,基本也就相当于所有禁军拧成一股绳想要造反了,那样的话反而他们姓赵的主动下来还能体面一点。
赵匡胤是明白这个道理的,莫说是大多数,这年头,就算是只有一小半的禁军对皇帝不满,这皇帝差不多也就该当到头了。
牙兵阶级才是天下真正的主人,这话还真是一点错都没有的。
然而事儿是这么个事儿,明着将这东西说出来,还列为章程,公然将君主的个人意志放在了禁军集体禁军的意志之下,不得不说这对这个时代的人们来说依然是石破天惊。
文官那边依旧是哀嚎不已,痛呼着礼乐崩坏,礼法将乱,国必不国,禁军的兵户们却是欢天喜地,开心不已,甚至有那口没遮拦的二货,当众夸赞赵匡胤,懂事儿。
话不好听,可实际上可不就是这么一回事儿么。
只要朝廷能保障咱们这些兵卒的利益,谁愿意有事儿没事儿的换皇帝玩呢?大家卖皇帝逐将军,说到底还不都是为了那么点赏金么。
现在把赏金用分红的方式,建立一套长远的章程跟大伙儿商量着发,这样的皇帝大家肯定是要拼死拥护的啊!大家也不是不懂竭泽而渔的道理,只不过你以前都不让俺们钓鱼,那饿了的时候可不就得放水竭泽了么。
只要这个商行真的能维持得住,就算这赵宋的官家哪一天真换上一个六七岁的娃娃,大家伙儿也会心甘情愿的让他当这个天子的,别让小娃娃当掌柜的就行。
当然,前提是这个商行确实能赚到足够多的钱。
而如此一来,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却是比原本历史上还要容易得多,酒宴上,在按部就班的哭诉了一番,诉说了自己对他们这些人黄袍加身的担忧之后,石守信等人和历史上一样跪地叩头,请求一条活路,赵匡胤话锋一转道:
“你们知道,老三搞了一个商行,光是第一期的投入,就足有一千多万贯,特娘的,他怎么这么有钱?都快赶上朝廷一整年的岁入了。”
“他打算把六成的股份都分给将士们,我自然也是赞同的,不过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分给别人,都不如分给你们,在说咱们现在世代姻亲,你们也都算是我们老赵家的家人了,要我说,不如就多分给你们一些。”
“你们从现在的位置上退下来,不带兵了,去老三那做个什么……董事,我弟弟,岂不就是你们的弟弟?你们去帮我看着点他,把商行弄好,多赚一些钱,既能分给那些老弟兄们的遗孀家小,你们分了钱,置办豪宅,多养一些歌舞姬妾,岂不美满快活?咱们兄弟,共天下!”
众将士闻言,欣然受命。
数日之后,赵匡胤又如法炮制,将一众地方上的节度使也给叫了过来故技重施,又将他们的兵权尽数收回,换上了自信得过的亲信。
然后这些人就统统都踢给了赵光美。
然后这帮人,就都堵赵光美家门口来了。